《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标准及机制研究》

点击下载 ⇩

任务来源: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标准及机制研究是四川省卫生厅2010年立项科研课题《医疗机构财政及价格补偿体系研究》和《公立医院补偿标准及测算方法研究》成果。应用领域及意义公立医院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基础,决定着公立医院其它改革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补偿机制改革决定着公立医院经营行为和发展走向。该研究针对医改方案中设计的有关公立医院三大财政补偿:即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性亏损项目,药事服务费等三个领域的补偿方案设计、对补偿标准进行测算,为政府制定相应的补偿政策和价格政策提供了依据,对于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缓解群众看病贵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结论:药事服务费在中国最为恰当的解释为:医院为患者提供药事服务而收取的费用,它包括医师和药师为患者提供药事专业服务收费,还包括了药品在医院采购、储存及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该研究根据损失叠加法和成本法构建了药事服务费测算模型,利用成本法建立药事服务费的补偿标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稳健性测试表明:按照该研究建立的标准收费医院药事服务费收入将超过现今的药品加成收入水平,并且大多数医院(59%)药事服务收支将处于盈利状态,药事服务成本与医院的门诊服务量依存性最高,因此药事服务费的实施策略应该按照人次收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缺乏明确的规范,同级别、类型的公立医院间提供的服务存在较大差异,补偿范围窄、方式不明确是四川省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偿中的重要问题。基于成本法建立了公立医院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合理的补偿测算模型,提出了按照常规性项目和非常规性项目对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补偿的策略:对常规性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结果汇总、整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确定不同补偿标准,可采用预付制的形式,根据上一年度工作预测本年度工作量,按照项目编制预算进行补偿;对非常规性公共卫生服务,很难制定一个较为固定的补偿标准,可建立专项准备基金,对其全部成本开销进行成本测算后,政府采用按项目投入的方式给予补偿。医疗服务政策性亏损自然是由政府定价原因造成的亏损,但要区分其与公共卫生服务和经营性亏损相区分。该研究提出了按照科室和成该项目对政策性亏损进行测算的方案。按照科室进行政策性亏损测算时,首先按各医院政策性亏损科室每床位亏损额,确定各医院某科室平均每床位亏损额,以该平均亏损额作为政策性亏损的每床位补偿标准,其次以每床位平均亏损额为补偿标准,结合各医院对应科室的床位数,建立政策性亏损科室的补偿标准。按照项目进行政策性亏损测算时,研究结果表明医疗项目总收益呈现亏损状态,亏损影响较高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诊察费和治疗费上,剔除不符合政策性亏损特征的项目后建立补偿目录和标准。对政策性亏损的补偿,要将其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支出,对公立医院实行定额补偿,同时,不断完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稳步调整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成果的创新点、先进性:首次系统地对药事服务费,公共卫生服务和政策性亏损三个方面的补偿进行综合研究;根据损失叠加法和成本法构建了药事服务费测算模型,利用成本法建立药事服务费的补偿标准,国内未见报道;基于成本法建立了公立医院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合理的补偿测算模型,提出了按照常规性项目和非常规性项目对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补偿的方式,国内未见报道;首次利用科室成本核算理论建立了政策性亏损的补偿测算方法。作用意义:该研究推广应用,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采取有效方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该研究针对医改方案设计的有关公立医院三大劳务补偿:即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性亏损项目,药事服务费等三个领域的补偿标准进行研究,研究建议如能被采用,将为政府制定相应的补偿政策和和价格政策提供依据,保证药品管理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改变药品过度利用的现状,最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该研究的推广应用,也将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各项补偿方式的完善,将切实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这也必将提升医院的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该研究政策建议中对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中的要求,将提升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促使公立医院降低成本费用。总体来说,由此将会来带收入的合理提高和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不仅降低人民群众的就医费用,也将为医院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