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惯性姿态测量与地质导向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48561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P212.9 |
完成/联系人 | 刘宇 欧毅 路永乐 许吉金 殷华湘 吴建 |
来源省份: | 重庆 |
完成单位: | 重庆邮电大学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重庆天箭惯性科技有限公司 |
科研日期: | 2015 |
研究行业: |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
研究主题: | 地质导向系统,传感器,智能仪表,结构设计, |
入选计划: | 863、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文路2号 |
传媒
成果简介:该项目属于高性能传感器和智能仪表技术领域。具有精确姿态与井迹测量功能的地质导向系统是实现高效石油/矿藏勘探的前提,也是资源二次开采和页岩气等新能源开发不可替代的高技术装备。中国与欧美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其重要原因是缺乏同时具备高精度、高抗冲击振动和超小(微孔)尺寸的姿态与井迹测量系统。这类系统工作环境极为恶劣,是国际公认的光机电集成尖端产品和技术难题,受国外封锁,是制约中国石油/矿藏勘探与开采技术跨越的瓶颈。项目组在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支持下,突破了高性能微小型陀螺及惯性测量单元、微地质导向测井仪及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主要发明:1.主要技术内容(1)陀螺仪是地质导向系统的核心敏感器件,针对井下恶劣环境下的高精度、高抗冲击振动和微小体积等严酷要求,首次发明了一种新型微小型惯性传感器,突破了高性能地质导向陀螺敏感元件设计瓶颈。为国内外地质导向测井技术提供了完全不同的基础传感器平台,解决了核心部件长期无法实现小型化和抗高冲击振动等技术难题。(2)首次运用多参数传感器集成制造与封装技术突破了测井仪的一体化结构设计等技术瓶颈,发明了阵列微传感器组合方位测量装置,方位测量精度在1.5°范围内,并显著缩小了系统外径,其安装尺寸小于两轴小型光纤陀螺组合,达到Φ26mm,综合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3)针对微小型振动陀螺及其测井仪精确测量问题,首次采用加速度辅助权重分配算法提高角速率传感测量精度,并运用恒温补偿技术、加速度敏感抑制技术、动态零位补偿技术解决了微小型惯性测井系统的技术限制,为微孔勘探,高效勘探及页岩气勘探等技术进步奠定了重要基础。授权发明专利等情况:获授权专利29项(含国际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SCI和EI论文106篇。技术经济指标:方位精度达到1.5°,井径小于26mm。成果正快速应用于国内各勘探研究所、地质施工队和振动传感系统研制等产品中。应用及效益情况:(1)成果应用于上海力擎地质仪器公司、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地质队等数十家系列姿态与测井仪产品,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技术垄断,极大提升了中国在该技术领域的整体竞争力。(2)与重庆本地企业共同开发了应用于井下测斜、水平钻进和地质勘探等恶劣环境下的地质勘探设备,提高了能源勘探与开采的技术应用水平。(3)成果已被多家单位采用,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