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先进控制室关键性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996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M623.4 |
完成/联系人 | 孟庆军 江国进 孙永滨 季宗涛 张学刚 刘元 吴显东 王磊 陈卫华 范辉先 曾刚 林杰 刘志宾 王诗峰 韦志超 |
来源省份: | 北京 |
完成单位: |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电力生产 |
研究主题: | 核电站,控制室,核级设备, |
入选计划: | 863、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的集成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路5号院5号楼 |
传媒
核电是当今世界上最稳定的能源之一,在雾霾肆虐全国的大背景下,发展核电是改善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控制室是核电站的“大脑中枢”,是实现核电站启停堆、安全运行、事故处理、运行决策的唯一综合场所,直接影响到核电站的安全运营水平。1979年发生在美国的三哩岛核事故直接导致了美国核电的发展停滞了30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指出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核电站控制室设计存在缺陷和决策失误,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核电站控制室设计及工程应用的关键性技术包括标准体系、人因工程学研究及应用、设计验证技术、核级设备鉴定等,由于其安全性要求高、涉及专业多且综合型强、涉核等特殊原因,关键性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未全面实现自主化和国产化。
该成果依托国家863计划“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的集成”,掌握了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控制室的关键性技术,实现了100%国产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垄断,并在国内多个核电站实现了工程应用。
该成果创新点如下:
1)率先在国内制定了核电站控制室设计、核级设备制造与鉴定的整套标准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得到了工程应用和推广;制定并发布了1个国家标准和9个行业标准,为后续核电站控制室的设计应用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撑;
2)转变“以人适机”的传统,首次在国内引入人因工程理念进行系统性地设计和评价核电站控制室的长期可居留性,人机接口的一致性、可理解性和有效性;建立了核电站控制室人因工程设计及验证体系,开创性研发并应用了基于虚拟现实的控制室人因评价验证平台;
3)国内首次建立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先进控制室的运行概念和运行原则,完成了控制室功能分析和分配,建立了核电站先进控制室纵深防御体系,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4)国内首次自主设计制造了应用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先进控制室的核级设备,建立了一套核级设备设计、制造、鉴定的规范体系和质保体系,牵头制定商品级物项(CGI)应用于核电站安全级系统认定流程(CGD)的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成果实现了核电站控制室100%国产化,提高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控制室“大脑中枢”的信息安全水平,确保了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
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内2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机组,价格比国外引进低50%,截止2017年底已实现总收入逾7亿元、利润逾1亿元。
该成果共产生专利63项、论文62篇、软件和文字著作权14项,制定并发布了1个国家标准和9个行业标准。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