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IVIM和T2WI评价宫颈癌宫旁浸润及放化疗疗效的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165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737.33 |
完成/联系人 | 曲金荣 李靖 张宏凯 刘翠翠 王莉1 李祥1 张首宁1 |
来源省份: | 河南 成果说明 ➫ |
完成单位: | 河南省肿瘤医院1 |
所属部门: | 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宫颈癌,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治疗, |
联系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东明路127号 |
传媒
任务来源: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T2WI和DWI相结合在评价宫颈癌宫旁浸润中的重要应用 项目编号:201203149。
该研究属于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新技术临床应用领域。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回顾性分析192例宫颈癌患者MRI资料。两名放射科医生分别采用T2WI和T2WI联合DWI两种方法评价宫旁微浸润,结果与病理做对照,ROC曲线判断两种方法诊断宫旁浸润的效能,并计算各自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值比较两名阅片者一致性。
(2)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宫颈癌患者宫颈正常患者DWI和双指数模型的IVIM序列资料。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正常宫颈和宫颈癌的IVIM参数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估宫颈癌组IVIM序列参数值诊断效能。
(3)对62例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 同步顺铂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MRI 常规序列和双指数模型的IVIM 序列扫描。测量治疗前后肿瘤最大径并根据疗效进行分组,测量并比较治疗前不同疗效组间IVIM 参数值差异和各组治疗前后参数值差异,探讨其在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价和预测的价值。
国内外文献对于宫颈癌微浸润术前评价较少报道,传统的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分期当中主要依据T2WI,常规的MRI序列对宫颈癌范围的评价准确性很高,但对于宫旁浸润,特别是与邻近器官关系密切时,判断邻近器官是否受侵时具有一定的困难。一旦有宫旁组织的侵犯,提示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小而应以放疗为主,所以准确判断宫旁组织的浸润非常重要。根据2012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IIB以上(包括IB2和IIA2)的病例应首先选择放疗+化疗,当宫颈癌存在宫旁浸润时依据指南,患者应接受同步放化疗。传统评价疗效方法依靠双合诊和三合诊,主观性强,传统MRI评价疗效依靠大小和信号强度,难以判断放疗后水肿和肿瘤真性进展,也缺乏定量指标,如何有效、准确而无创的评估、预测宫颈癌放化疗效果对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率先采用了T2WI联合DWI评价宫旁浸润,证实了联合评价这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采用多b值双指数模型的IVIM序列早期无创定量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为宫颈癌术前精准分期和治疗防范最优化的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和支持。
在该研究开展过程中,共发表论文5篇,其其中SCI2篇,中华系列杂志1篇,中文或科技核心2篇,获得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该技术已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多年,取得一定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成果说明
该研究使用3.0TMRI T2WI联合DWI评价宫颈癌患者宫旁微浸润,进一步提高了3.0TMRI对宫颈癌的术前诊断能力,得到更精准的分期和影像学评价,并采用T2WI联合DWI早期无创、定量评价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同时采用多b值双指数模型的IVIM序列早期无创定量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使早期IIb期患者避免了直接手术,得到了规范化治疗。可以精确的个体化评价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疗效,指导临床优化患者治疗方案。存在宫旁浸润的患者应选择同步放化疗方案,MRI早期评价治疗敏感的患者的可以延续该治疗方案,治疗效果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