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百万亩棉花优质高产新品种引进与产业化开发》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1469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S562 |
完成/联系人 | 程志国 马宗海 庄生仁 马世军 冯克云 陈玉梁 白龙 闫富海 王学 杨涛 南宏宇 詹有俊 李忠旺 王宁 孙建船 张璇 闫富海 |
来源省份: | 甘肃 |
完成单位: | 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所属部门: | 甘肃省科技厅 |
科研日期: | 2016 |
研究行业: |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
研究主题: | 棉花,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联系地址: |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肃州路28号 |
传媒
该项目针对甘肃棉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体品种不明确,外源品种来源多,品种良莠不齐,存在"多、乱、杂"现象;良种供应不足,外来种子带菌,病虫害危害严重,自有知识产权品种的产业化开发能力较弱;棉花连年重茬,土壤养分比例失调,施肥、化控等关键技术落实不到位,棉花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的市场竞争力等突出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棉花新品种创新与研究、棉花新技术创新与研究、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和优质棉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棉花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棉花良种加工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棉花副产品综合利用等6个方面研究,并建立优质高效棉花生产技术核心试验区和示范区,进一步向周边地区辐射,推广综合科技成果,提高甘肃省棉花综合生产水平和产品的质量。通过3年的实施,共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共鉴定、筛选出可供利用的品种(系)、种质资源208份;自主创制具有特异性状的新材料、新种质资源25个;对76个品种(系)、种质资源划分为5个抗旱等级,筛选出抗旱性强的品种陇棉2号,并建立了棉花品种抗旱性回归预测模型;通过引进、合作和自主选育出常规棉花新品种(系)38个,机采棉新品种(系)5个,彩色棉新品系10个,通过省级审定白色棉新品种2个、彩色棉新品种1个;建立了棉花的高效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获得转CryIA基因棉花植株12株,经杂交转育,获得抗虫株系2个;研究、总结出了在超高产栽培模式的基础上平衡施肥、化学控制、化学打顶的新技术;研究、总结出了在机采棉栽培模式下品种选择、保苗密度、打顶时期、脱叶剂使用等配套农艺新技术;通过优质棉加工生产线、脱绒加工生产线技术改造,产品质量提高1.5个等级、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成本控制在700元/吨左右的目标,实现了产业升级;建立棉花原原种繁育、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累计示范新品种新技术41.74万亩,辐射带动66.20万亩;构建了棉花产业一体化开发体系,实现销售收入57063万元,并结合项目实施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报专利1项,发表相关科技论文13篇。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