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毒攻毒疗法治疗泌尿系肿瘤的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基础与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095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737.1,R273 |
完成/联系人 | 周洁1 高文喜1 姜楠1 黄洁 冷静 刘祺1 王启辉2 徐杰1 曾令启1 侯菁1 李国浩1 |
来源省份: | 湖北 |
完成单位: | 湖北省中医院1 广西医科大学2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泌尿系肿瘤,中药治疗,给药系统,抗肿瘤药物治疗, |
入选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联系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花园山4号 |
传媒
项目是基于中医“以毒攻毒”疗法针对泌尿系肿瘤开展的长达14年(2004年至今)的研究工作的成果,是在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1项湖北省卫生厅项目资助下,以提高毒性抗肿瘤药物治疗效果而降低其毒副作用为目的的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以毒攻毒”疗法属于抗癌解毒治疗原则下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指使用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恶疮病毒的方法。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云:“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葛氏亦云:“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药行气,以毒攻毒是矣”。均是有关“以毒攻毒”疗法的记载。因为使用以毒攻毒疗法治疗肿瘤会引起严重毒副作用,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以毒攻毒”疗法的疗效:
1.对现有毒性抗肿瘤药物进行“减毒增效”的重新设计。
首先对砒霜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进行蛋白包裹实现药物缓释,通过抗体偶联实现药物的靶向杀伤,引入促进药物内化的穿膜肽进一步提高药物进入肿瘤组织及细胞的能力,制备的穿膜肽-抗体-蛋白微球偶联物系统经细胞和动物实验证实能够显著提高三氧化二砷对膀胱癌的抑制作用。
对于苦杏仁提取物苦杏仁苷,利用其毒性较低但被β-葡萄糖苷酶激活疗效明显增强的特性,开发了靶向传送β-葡萄糖苷酶的药物传送平台并进行了质量评价,分别在膀胱癌和前列腺癌两种癌症模型中实现了苦杏仁苷在肿瘤部位的靶向激活,使得苦杏仁苷达到了增强而精准的靶向肿瘤抑制。
2.联合中药膀胱灌注提高“以毒攻毒”药物疗效。
膀胱癌临床常用灌注化疗药物均可引起一定的毒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化学性膀胱炎等。对于这些“毒性”药物,联合使用中药膀胱灌注实现“减毒”而提高其疗效,使得常使用的化疗药物用量明显降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这些成果均是基于“以毒攻毒”疗法针对泌尿系肿瘤治疗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其创新点包括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开发、毒性中药对肿瘤靶向杀伤的实现和针对膀胱癌的新型中药给药方式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相关论文41篇,其中SCI收录7篇,这些原始创新为中国古代医学经验和智慧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提供了范例,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将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继续推进该成果的不断应用。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