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的临床应用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28257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657.1,R242 |
完成/联系人 | 陈小勋 李水梅 韦振轩 周永淳 张伟 张兆明 郑逸川 杨喜光 苏芬莲 潘向荣 |
来源省份: | 广西 |
完成单位: | 贵港市人民医院 |
所属部门: | 贵港市科技局 |
科研日期: | 2016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黏连性肠梗,腹腔镜手术治疗,中药治疗, |
联系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山中路1号院 |
传媒
该项目由贵港市科技局下达,合同编号贵科攻12200014。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多能缓解症状,但反复发作。传统手术疗效肯定,但术后再发肠黏连梗阻机率高。腹腔镜手术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术,但术后也不能完全避免再发肠黏连梗阻。促使课题组立项研究该项目,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是否能够降低术后再发肠梗阻的问题。至2014年6月符合入组条件的91例患者中,腹腔镜手术(腔镜组)治疗44例,腹腔镜术后联合中药(联合组)47例。2组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05)。2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2组手术日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0.5~8.5年,腔镜组再发肠梗阻6例、联合组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腔镜组再次手术2例、联合组0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研究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能明显改善疗效,针对术后再发梗阻因素进行综合干预,是治疗肠梗阻和降低术后再发梗阻的有效手段,起到中医药学“治未病”的作用。如果掌握好手术指征和用药时机,可成为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比较理想方法。《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中药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等10篇科研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并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医院进行合作交流,该研究的科研成果已经得到承认并推广应用,疗效满意。课题研究为临床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有效的“个体化”诊治方案,降低了术后复发率,给患者带来福音,真正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给临床治疗肠梗阻带来观念上的更新,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该课题研究结论尚缺乏长期、大宗病例及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随访资料。项目创新点:腹腔镜手术后除常规抗感染等治疗,早期就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在肠道功能未恢复前,术后第1天即予中药1付浓煎至约200ml,保留灌肠,每天1次;肠道功能恢复后改口服。该技术针对术后再发梗阻因素进行综合干预,是治疗肠梗阻和降低术后再发梗阻的有效手段,起到中医药学“治未病”的作用。经广西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查新结果,在在国内未检索到其它密切相关的研究报道。经专家组鉴定结论为该研究提出的策略观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