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体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2194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541.1,R363.16 |
完成/联系人 | 孙晓如 林宁 刘艳 石慧 杨世伟 黄鹏 喻荣彬 秦玉明 陈梅 王丽娟 封婕 |
来源省份: | 江苏 |
完成单位: | 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南京市儿童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因素,半胱氨酸代谢酶, |
入选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卫计委妇幼健康科研基金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西街277号 |
传媒
分析了儿童先心病发生的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了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相关的母体环境危险因素,和相关的叶酸代谢酶母体易感性基因位点。在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开展了江苏省卫计委科教基金项目《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同型半胱氨酸风险值及影响因素研究》,确定了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同型半胱氨酸诊断临界值。并在江苏省卫计委妇幼健康科研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江苏先天性心脏病母亲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及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的研究,明确了母代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以下简称:MTHFR)易感基因多态性为子代先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是由于其引起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对江苏五个县区内非孕期健康育龄妇女的抽样研究,发现与子代先心病相关的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中同型半胱氨酸(以下简称HCY)、叶酸的浓度之间有明显关联性,有可能成为个性化增补叶酸制剂的指针。以上研究为在育龄人群中全面推广个性化增补叶酸,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完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行方案。该项目的工作基础,即: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及环境因素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的研究成果,于2015年获得首届“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三等奖。
主要研究成果有:
1.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孕前及孕期环境危险因素,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患儿母亲有流产史、不良妊娠史、孕期农药接触史、孕早期患病、孕早期用药、孕期胎儿异常与生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关系显著(P<0.05)。
2.通过分析血液样本的3个与叶酸代谢密切相关酶的5个主要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发现和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相关的易感性基因位点为MTHFR rs1801131,与母亲MTHFR rs1801131位点AA和AC的基因型相比,母亲的MTHFR rs1801131位点CC突变,使其孩子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67%(OR=3.67, 95%CI=1.12-12.05)。发现了与儿童先心病发病相关的母代易感性基因位点为MTHFR rs1801131和rs1801133,单倍型分析显示携带TC突变与先天性心脏病存在显著关联。
3.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先心病患儿母亲和子代为正常儿童母亲血浆HCY进行检测,两组之间HCY浓度有明显差异,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相关HCY诊断临界值为8.9 umol/L。
4.发现与子代先心病相关的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中Hcy、叶酸的浓度之间有明显关联性。MTHFR rs1801133位点中,野生型和纯合、杂合突变基因三组之间HCY和叶酸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组Hcy高于CC、CT组,TT组叶酸低于CC组。MTHFR rs1801131AC与rs1801133TT的基因组合的复合突变个体HCY水平明显高于rs1801131AC与rs1801133CC、CT两个基因组合。
5.通过检测先心病患儿母亲MTHFR rsl801133、rsl801131多态性,和血浆HCY浓度。发现母代MTHFR rs1801133多态性使血浆中HCY水平增高,尤其是纯合突变型增高更显著。因此,除前期研究中发现的环境因素外,母代MTHFR rsl801133多态性为子代先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是由于其引起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