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良恶性病变银染核仁组成区蛋白的形态定量分析》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210963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730.4,R739.5 |
完成/联系人 | 王晓彦 王涛 王泽民 刘淑华 莎娜 王迎林 王晓彦 王涛 |
来源省份: | 内蒙古 |
完成单位: |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院 |
所属部门: | 内蒙古医学院 |
科研日期: | 2009 |
研究行业: |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皮肤癌,银染核仁组成区技术,形态定量分析,分子病理检验技术, |
联系地址: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通道北街1号 |
传媒
该课题为教育厅计划内项目,为基础医学及应用领域.成果名称为皮肤良恶性病变银染核仁组成区蛋白的形态定量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又增加了DNA原位定量,工作量较大。该课题以主持人为第一作者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7篇,分别发表在国家及省部级杂志上。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s)技术及图象分析技术是国内外近十年兴起的新技术,两者结合起来并进行多项参数测定,同时选定多个病种进行系列研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属于新内容。实验病种有银屑病(PS)、脂溢性角化病(SK)、鳞状细胞癌(SCC)等,总计蜡块126例,所有切片均经Feulgen及AgNORs染色,光镜下AgNORs呈黑色小颗粒位于核仁和细胞核内,细胞核背景为淡黄色,银染切片置于CMIAS真彩色病理图象分析仪上检测细胞核内颗粒数目(GN)、颗粒面积(GA)、颗粒变异系数(GV)及圆度,所测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请统计专家分析。结论及创新性:(1)皮肤良恶性病变相比,GN、GA、GV参数意义较大,GN较其他参数更敏感,提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通过观察GN即能准确反映出来;(2)AgNORs的定量分析揭示了皮肤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以鉴别不同的皮肤癌;(3)AgNORs图象分析及DNA原位定量可预测潜在的癌发生为该课题的创新性,对指导临床治疗、估计预后相当重要;(4)在技术上与文献不同的是,AgNORs染色时不复染核,效果更佳;图象分析测定30个病变细胞即可,与文献报道中测100-200个细胞差异不大。(5)现在正在着手做毛发上皮瘤及基底细胞癌细胞核的图象定量分析,因两者在病理上极难鉴别,所以研究工作仍在继续进行。该课题有较多反馈材料,并且还在收集中。AgNORs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分子病理检验技术应用在临床上无论在该院还是内蒙医院已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课题主要协作单位2个,有受益单位材料及证明,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