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医学及基因大数据乳腺癌风险预测及综合诊治策略研究》

点击下载 ⇩

乳腺癌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庞大的患病人群成为了整个公共卫生事业的沉重负担。尽管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死亡率却呈现下降趋势,正是由于循证医学的发展使乳腺癌多学科治疗模式日臻完善规范,而分子病理的开展使乳腺癌生物学亚型被广泛认识并指导临床。

然而,大数据和后基因组时代导致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大量基因诊断技术的开展和新型药物的开发及临床应用为乳腺癌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和广阔的前景。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结合长期的临床经验和该领域研究现状,通过癌症基因数据库的挖掘分析和循证医学的多层次统计方法,就乳腺癌的“防、诊、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针对乳腺癌发病预后风险的分子流行病学机制和多级预防,以及临床药物干预策略和并发症管理方面形成并提出了诸多研究成果和见解,是对最新指南的深层次解读和补充。该研究取得了具有国际关注度的创新性成果,并初步在多家三级医院进行了应用,为辅助临床医师进行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解读,判断患者预后,制定合理的原发病治疗和并发症维护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创新性成果有:

(1)首次依据流行病学研究系统地阐发了膳食风险因素促炎饮食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的独立相关性,提升了乳腺癌一级预防策略。进一步基于基因大数据挖掘并构建了ceRNA调控轴LINC00466-hsa-mir-204-NTRK2以及风险预后模型,并且对HOTAIR rs4759314多态性与乳腺癌风险的显著关联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阐发。该成果有利于辅助乳腺癌临床的多基因突变解读,并在提示临床医师对乳腺癌易感人群筛查以及患者预后判断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阐明了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氟维司群联合CDK4/6抑制剂以及来曲唑联合唑来膦酸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面的高度有效性,并首次提出了双重抗Her-2靶向治疗中,帕妥株单抗和曲妥珠单抗加紫杉烷方案在改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均优于其他治疗方案。该成果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最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资源分配。

(3)系统地评估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12周骨调节剂降阶梯治疗与4周标准治疗方案相比的非劣效性,肯定了补充替代疗法针灸干预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临床价值并提出了与之研究相适应的科学思路。该成果对指导医师完善乳腺癌并发症及治疗副反应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临床应用对减少乳腺癌过度治疗,减少医疗浪费和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共发表论文134篇,SCI论文30余篇,10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JAMA》、《Annals of Oncology》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隶属JCR 1区论文4篇,JCR 2区5篇,JCR 3区1篇,最高影响因子47.661分,总影响因子达89.112分。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该项目成果依托支撑“国家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建设。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7人。该项目研究成果将使乳腺癌患者得到更为合理的治疗,降低了医疗成本与患者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成果说明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各大三级医院进行推广应用。其中补充替代疗法针灸干预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症状的治疗得到临床应用,研究成果在《JAMA》等众多高影响力SCI杂志发表。另外,对部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开展了骨调节剂的降阶梯治疗的相关临床管理与研究,减轻了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并降低了医疗工作中的临床压力。乳腺癌关键生物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得到了医院中心实验室的有效开展,指导了临床医师对乳腺癌易感人群的筛查以及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判断。该项目的应用对提高乳腺癌的多级预防策略,完善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掌控从而制定合理的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