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药理论及其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8099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28 |
完成/联系人 | 王世范 史大华 陈石泉 |
来源省份: | 海南 |
完成单位: | 海南大学 |
科研日期: | 2017 |
研究行业: |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群药理论,临床用药,中医药,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 |
传媒
中医药和西医药是当今人类两大主流医药,它们独自发展,各成体系,迄今难以统一。西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而中药至今无法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阐释。中西药之间的壁垒始终无法打破,中医药的科学性也一再受到质疑。课题组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为依托,首次提出了“群药”概念,把化学药物、复合药物和中国传统药物统一到群药化合物集合中,系统性地研究了“群药基本原理”。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发现中药、西药、化学药物和复合药物能够被统一到“群药”之中。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用现代科学对中药进行了解析,证明了中医药不是伪科学。模拟中药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对中药里面的化合物分子进行切割和重组构建出大量的虚拟化合物库,通过筛选来寻找和优化先导化合物,再进行结构修饰来研发化学药物。研究结果发表在EJMC等著名刊物上。量化了中药和中医方剂的性味数值。利用“群药指数”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伤寒论》中60个单方中药和6个复方中药的性味坐标值。研究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阐明了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发现“群药”化合物集合中包含着一个或几个化合物群落,只有对证功效化合物群落才具有治疗作用,对证功效化合物群落是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开发出乳酸中超声波绿色合成方法。该方法可以为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和优化。研究结果发表在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等著名刊物上。基于“群药理论”已完成包含5亿个小分子化合物数据库的构建,初步建成神农数据(www.shnong.cn)网站。集教学、科研与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的“神农数据”网络数据库平台,不仅为教学和新药研发提供源头化合物,而且也能为养生保健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注:本数据平台尚未商业化,出于安全性考虑,只是上传少量数据)。该项目出版原创性药学理论著作《群药论》1部,被北京大学等60所重点院校图书馆认可和收藏,受到30多家媒体的关注而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建成神农数据网站,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支撑;发表代表性论文11篇;获挑战杯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6项。通过以上研究,课题组不仅仅证明了中医药不是伪科学,而且把中药、西药、化学药物和复合药物统一到“群药”之中构建出全新的理论体系,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理论和新思路。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