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噪声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643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M63 |
完成/联系人 | 万保权 韩钰 吴晓文 王延召 胡静竹 徐禄文 徐锐 胡胜 聂京凯 刘珍兰 刘健犇 彭继文 刘震寰 刘华钢 万皓 |
来源省份: | 湖北 |
完成单位: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所属部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科研日期: | 2019 |
研究行业: | 电力供应 |
研究主题: | 变电站,噪声控制,计算方法, |
联系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43号综合楼 |
传媒
该项目属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输变电工程、声学技术等领域。
变电站噪声影响是公众重点关注的电网环境问题之一,掌握变电站噪声特性、计算方法及控制技术,是降低变电站声环境影响、解决变电站环境纠纷的必经之路。该项目针对变电站噪声测量、噪声预测以及控制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展了大量研究,构建了变电站噪声测量、预测、控制的完整技术体系。
(1)提出了基于盲源分离的变压器振动声信号分离方法,实现了变压器噪声的精准分离,揭示了变压器的声源强度、频谱特性、衰减特性及其与功率负荷之间的关系;采用非参数高斯核密度估计方法获得了变电站厂界噪声统计特性,建立了“超/特高压变电站厂界噪声数据库”。
(2)揭示了不同声源、遮挡物模型和参数对户外变电站噪声衰减及分布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遗传优化算法的主设备多点声源等效模型。
(3)揭示了变电站通风散热系统内空气流动场、温度场及声场的多场耦合机理,建立了户内变电站通风换热系统仿真计算模型,提出了户内变电站通风换热及降噪设计优化方案,开发了一套通用的户内变电站通风换热系统优化设计软件。
(4)研发了铝纤维板/亥姆霍兹共振器和聚酯纤维棉/亥姆霍兹共振器系列复合吸声结构,在100-500Hz频段平均吸声系数大于0.9,比传统吸声结构提高15%,已成功应用于变电站噪声的优化控制。
该项目获授权专利37项、软著7项、制定标准5项、发表SCI/EI及中文核心收录论文102篇、出版科技专著1部。该项目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中国多座110kV及以上变电站和换流站的降噪改造工程以及户内变电站通风散热优化设计,降低了变电站噪声排放水平,为解决变电站的声环境纠纷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减少了环保拆迁量,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近三年,新增销售总额为69843.44万元,利润总额为17826.47万元。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