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三花间”水资源影响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34757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V213 |
完成/联系人 | |
完成单位: | 河南省气候中心 河南省气象档案馆 |
科研日期: | 2011 |
研究行业: | |
研究主题: | 气候变化,水资源,影响, |
传媒
主要研究内容: 1.根据黄河中游三门峡~花园口区间(简称“三花区间”)近50年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常规统计方法、线性回归、方差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全面系统地对区间及分区气温、降水量的区域分布规律、年内分配特征和时间变化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月、季、年、汛期、非汛期气温、降水量的年际、年代际、阶段性变化特点、变化的转折性、周期性、变化趋势及变化率。 2.以三花区间和分区实测径流量和天然径流量为基本资料,应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了径流量丰枯的气候背景,研究了水量丰枯变化的阶段性、周期性和突变性,探讨了区间径流量历史变化特点和承替规律。 3.基于水文学水量平衡原理,采用高桥蒸发量计算公式,计算出区间的蒸发量,并推算出区间可利用降水量,统计分析了年、季、汛期和非汛期蒸发量和可利用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年代变化特点。 4.根据计算所获得的可利用降水资源量和同期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水资源的影响因子,探讨气温、降水与可利用降水量的关系及随季节、年代的变化特点。 5.统计分析了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可利用降水量等气候因素与径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天然径流量计算公式,定量计算和分析了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区间径流量变枯主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影响量较气候变化影响量要大,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比例存在差异,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以来近7年的比例大体是3:7,而90年代则是4.5:5.5。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区间的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