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大规模光伏发电高效消纳关键技术及应用》

点击下载 ⇩

青藏高原是中国太阳能发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青海光伏产业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青藏高原特殊光伏资源禀赋和地理气象条件,如光伏资源广域分布、地形地貌多变、高海拔环境恶劣以及光伏电站地处偏远、工况复杂等,使得发展青海光伏产业面临源网匹配性差、电站布局困难、接入可靠性低、设备检测偏差大以及远程维护困难等诸多技术瓶颈,严重制约青海光伏发电的建设和消纳。为此,研究团队历经数年持续攻关,在青藏高原源网荷协调规划、灵活接入、移动检测、柔性控制及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等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五大环节实现了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自主研制了系列光伏发电核心技术装备与产品,关键技术创新如下:1.“源网荷”协调的光伏发电规划技术。创立了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工程博弈新理论,提出了光伏并网多主体多目标优化规划的博弈决策方法,研发了源网荷互动协调规划支撑平台,解决了青藏高原光伏电站-电网协调规划难题。2.灵活高效的光伏发电并网接入技术。攻克了光伏逆变器防风沙、抗寒、散热、绝缘保持等关键技术,研制了SUN2000系列光伏并网智能控制器,解决了逆变器在高海拔恶劣工况下可靠性低以及组串失配损耗大的难题。3.光伏电站并网性能移动检测技术。提出了基于电网端口特性的低电压穿越检测车阻抗参数设计方法,研制了世界首套涵盖集中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性能移动检测平台,解决了光伏电站安全并网性能现场测试的技术难题。4.高比例光伏的电力系统协同自律调控技术。首创了消纳光伏发电的电力系统多主体多目标鲁棒调度与光伏并网实时柔性控制方法,研发了光伏调控一体化能量管理平台,有效解决了青藏地区高比例光伏弱可控和难调度等难题。5.基于云平台的光伏电站远程智能运维技术。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的光伏电站智能运维方法,开发了光伏电站远程智能运维平台,攻克了光伏电站地处偏远导致的运维难题,实现了精细化监测与远程运维。项目研发的光伏发电规划技术支撑平台、高效可靠逆变接入装备、并网性能移动检测平台、调控一体化能量管理平台以及远程智能运维平台,已应用于青藏高原200多个光伏场站,覆盖光伏总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项目组所研制的SUN2000光伏智能控制器已出口到北美、欧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软著7项,编制国标5项、行标5项、企标8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EI论文112篇,其中SCI18篇。项目近3年新增销售额约18.3亿元,社会经济效益特别显著。青海电力调控中心统计表明,项目成果应用后,青海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占比近30%的情况下接近全额消纳,近3年的年平均弃光率低于4%,累计消纳光伏发电约222亿千瓦时,从未发生光伏电站脱网事故。项目成果为青藏高原大规模光伏高效消纳提供了坚强支撑,实现了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国际引领。项目获2014年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15年国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