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温幅高容量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3125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M912 |
完成/联系人 | 唐琛明 王兴威 茅海忠 沈晓峰 何耀 周建新 窦辉 丁兵 刘新天 |
来源省份: | 江苏 |
完成单位: |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
科研日期: | 2017 |
研究行业: | 电池制造 |
研究主题: | 锂离子动力电池,制备工艺,新能源电动汽车, |
联系地址: |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汇龙镇和平南路306号 |
传媒
(一)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产品宽温幅高容量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属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项目以18650电池数理模型为基础,设计构建以NCM811正极、硅碳负极、新功能型电解液的电池电化学体系与合理的极片与电池方案,并在试验电池及生产线上实效验证,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对电池高容量、宽温幅、长续航、高安全的使用要求。
(二)主要科技内容:该项目通过关键材料、工艺制备技术以及电池组合、电池系统与装车应用等研发,形成电动汽车用高容量动力蓄电池系列化产品规模生产能力,着重开展以下创新性研究:1、高性能正极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开发NCA、NCM811双材料体系,并研究正极材料的前驱体控制结晶合成技术、前驱体体相均匀掺杂、晶格修饰配方技术、富氧气氛二次固相合成技术、包覆技术,提升材料克容量和循环寿命等综合性能,满足18650电池放出足够的容量。2、新功能型电解液的研发与应用,设计匹配正负材料的电解液溶剂组成,添加新功能的添加剂,研究NCM正极钝化膜、硅碳电极界面SEI膜的有效构建,确保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安全性。3、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技术研究,在电池结构的设计方面,着重关注正负极对应面的状态,如何避免制作过程中的瑕疵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和热失控发生。4、动力电池及电池组系统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装备工艺条件下合浆、涂覆、轧制、注液、化成等关键工艺、质量监测与控制规范、产品性能稳定性与可靠性、低成本化技术等。
(三)技术经济指标及推广应用情况:产品技术指标:1)额定容量:3000mAh;2)额定电压:3.65V;3)工作温度:-20℃~60℃;4)-20℃放电恢复常温能量达75%、60℃放电恢复容量达95%常温能量;5)循环寿命:2000次;6)安全性:符合国标要求;7)系统管理:有漏电短路保护、故障诊断与事故电压分解控制。该项目产品用少量的电池组合,既减轻了重量和体积,又提高了体系的能量密度,还能达到组合电池设计所要求的能量和功率,突破动力电池高容量、大倍率、高安全性等瓶颈因素,有效地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突出问题。
项目核心技术已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2015年起至今该产品已在安徽广通、山东舒驰、四川野马、南京金龙、南京江铃、陆地方舟等车企电动汽车上成功推广应用,反映良好,因其特有高容量、高功率、长寿命以及安全稳定、低成本等特性得到用户肯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2015年至2016年新增销售收入22082.66万元,新增利税7085.2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项目产品已认定为2015年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该项目将全面自主掌握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的关键技术,有利于提高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增强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