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结构异常筛查、诊断和治疗规范化方案改进的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30971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459.7 |
完成/联系人 | |
来源省份: | 江苏 |
完成单位: |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
科研日期: | 2011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结构畸形诊断,抢救治疗, |
联系地址: | 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南路104号 |
传媒
探索建立地区性严重结构畸形的早期诊断、抢救治疗网络,探索严重结构畸形的早期诊断方法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标准,对分娩时间、方式、地点,治疗时间、方式、地点提出规范方案,制定严重畸形儿的转运抢救模式,提出成熟可靠的早期诊断、转运和内科支持治疗技术指标和常规。采用腔镜技术治疗以下发病率高、难度大的严重畸形:先天性食道闭锁、十二指肠狭窄、肠梗阻、长段型巨结肠、胆道闭锁、膈疝、腹裂等,提出可靠手术适应症和安全标准规范,促进中国严重畸形诊治的持续发展。创新点:(1)利用该院作为地区产前筛查中心的优势,构建严重内脏畸形产前多科综合会诊和早期诊断处理平台,建立产科―儿科绿色通道,形成学科交叉的新模式,小儿内科、ICU和小儿外科24小时接待就诊的危重、畸形病儿。(2)通过该院与首都儿研所的共同努力,现已掌握微创腔镜技术治疗十二指肠狭窄、肠梗阻、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膈疝、腹裂、肾盂积水等手术的可靠手术适应症和安全标准的手术规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3)不惜巨资在该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小儿内镜培训基地并顺利通过卫生部的验收。推广应用:(1)NICU每年转运危重小儿约250余次,该项工作已经开展6年,已经成功地进行了1000余次转运救治;(2)将所取得的成果向周边城市的数十家医院进行推广,开展业务讲座并进行技术指导;(3)自2007年以来,该院及首都儿科研究所小儿外科共开展小儿腹腔镜手术约7000台次,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4)对一些消化道畸形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索,并在省、市及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发表了40余篇论文,SCI收录3篇,多次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奖项;(5)2010年举办“2010年全国微创小儿外科新进展论坛”暨“新生儿和小婴儿腹腔镜手术演示与讲座”,及小儿外科新进展学习班均获得成功,到会300余人;(6)研究成果推动市级重点专科、实验室和国内唯一通过卫生部验收小儿内镜基地的全面建设。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