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对TLR-4的表达与脓毒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研究》

点击下载 ⇩

课题来源于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课题编号:06KZ72技术原理及指标:该课题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ICU267例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监测内毒素血症小鼠血小板参数、生化指标、血小板对TLR4表达及中性粒细胞对其表达的影响、血浆TNF-α、M-CSF和sCD40L浓度的改变以及脏器病理表现;借助单克隆抗体阻断技术明确TLR4对LPS诱发体外血小板细胞因子释放的调控作用。前瞻、对照方法观察64例脓毒患者中合并TCP(27例)与非TCP(37例)患者和健康受试者15例血小板TLR4表达和血小板活化、循环中致炎因子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①脓毒症是TCP高风险独立致病因素,缩短TCP持续时间能显著降低出血发生;住院期间大于30%幅度的血小板计数的下降是ICU患者有显著意义的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血小板计数最低值的恢复与降低死亡率相关。②LPS攻击小鼠后其循环中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脏器功能受损,血小板对TLR4的表达及血浆TNF-α、M-CSF、sCD40L浓度显著升高,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抑制LPS诱发血小板对TLR4的高表达。③血小板表面TLR4能识别并结合LPS,诱导sCD40L、β-TG释放,但不影响血小板IL-8的释放。④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减低,同时伴有MPV、PDW增大及血小板TLR4及GPIIb/IIIa的PAC-1表达同时上调;血浆中细胞因子sCD40L和TNF-α浓度显著上升。TCP脓毒症患者PAC-1表位表达、TLR4阳性表达率、TNF-α浓度高于非TCP脓毒症患者;且TCP组出血发生率高、ICU住院时间长、APACHEⅡ评分差;TCP组28天病死率高于非TCP组.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研究结果首次证实:①在脓毒症发病中血小板TLR4表达呈中性粒细胞依赖性的上调并介导以血小板GPIIb/IIIa的PAC-1表位上调、循环中sCD40L、β-TG升高等为代表的血小板活化。②血小板TLR4-LPS相互作用诱发的血小板活化破坏及伴发高水平M-CSF的巨噬细胞过度活化是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脓毒症血小板减少发病率较高,研究结果具一定实用性。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