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新品种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与示范》

点击下载 ⇩

1.任务来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能源植物及液体燃料利用新技术研究示范”(2001AA514090);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高产能源植物选育及其资源高效利用(2006DFA63230);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能源型专用植物资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2007BAD41B01);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生物柴油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NK1003)。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2.1应用领域应用领域:高温高湿蓖麻品种的选育技术、丰产栽培技术、优良品种湘蓖1号的制种技术、丰产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技术原理:①利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不同温度和湿度对不同蓖麻品种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确定不同蓖麻品种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能力,从中选出适应性广的蓖麻品种作为育种的材料。②利用传统的方法与生物技术方法相结合,通过对蓖麻不断的纯化和选择,获得性状稳定,遗传性状较好的父本,通过化学方法或生物技术方法处理,获得纯雌株的母本,通过设计不同的杂交组合,从而获得适合高温高湿的杂交组合。③通过研究温度对蓖麻种子发芽确定蓖麻浸种温度和播种季节;研究播种深度、种植密度及不同追肥模式对蓖麻的影响,寻求最佳的浸种温度、播种时间以及种植密度和施肥模式。使蓖麻在高温高湿地区的栽培达到高产、高质和高效益。④通过品比试实验,经过主成份分析、相关性分和综合分析,确定适合高温高湿地区栽培的蓖麻品种及栽培模式,使蓖麻在高温高湿地区的栽培达到高产、高质、高效益的推广。3.性能指标:计划任务要求:1)开展高温高湿对蓖麻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病虫害的影响。2)筛选出适应高温高湿地区的蓖麻育种材料13个。3)建立适合高温高湿地区蓖麻杂交育种技术体系1套。4)研究温度对蓖麻种子发芽确定蓖麻浸种温度和播种季节;研究播种深度、种植密度及不同追肥模式对蓖麻的影响。申请新品种1个。5)在高温高湿地区建立蓖麻栽培丰产示范基地30公顷。经过8年多的研究,项目超额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1)在综合分析高温高湿对蓖麻品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病虫害的影响,基本确定了耐高温高湿的蓖麻品种为晋蓖2号、广西202等13个蓖麻品种。2)由本地方品种经化学处理、生物技术方面获得纯雌株,在该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杂交组合,从而筛选出适应高温高湿地区栽培的新品种湘蓖1号,纯仁率75.73%,种子含油率50.83%,籽仁含油率67.12%,蓖麻酸含量80.12%。高抗枯萎病、抗倒伏。3)研究蓖种植密度、不同追肥模及温度对蓖麻种子发芽影响。确定了蓖麻种子的最适宜发芽模式是35℃浸种温度和25℃发芽温度,蓖麻最适宜的播种深度为4-8cm。最经济和适宜的施肥模式:尿素(46%N)30kg,过磷酸钙(12%P)30kg,硫酸钾(50%K)30kg,40%作基肥施入,30%在6月20日施入,30%在8月20日施入。4)经品比试验,对气象因子对蓖麻种子含油分析,可知温度和湿度对蓖麻种子的含油率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参试的14个蓖麻品种方差分析、主成份分析、相关性分性和综合分析得出新选育出的新品种湘蓖1号最适合高温高湿地区栽培。5)长沙、浏阳、岳阳、郴州、永州、湘潭等区营建蓖麻示范基地30公顷。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通过查新比较,该项成果具有如下特点:①有针对性的研究高温高湿对蓖麻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病虫害的影响,确定了高温高湿对蓖麻的影响机理,并获得了13个适合高温高湿地区蓖麻品种的育种材料。②获得适合中国南方高温高湿的新品种湘蓖1号。③研究出高温高湿地区蓖麻种子浸种温度和发芽温度、蓖麻种植密度、不同追肥模式,解决了蓖麻在高温高湿地区推广示范的技术问题。④建立了高温高湿地区蓖麻品种评价模式及气象因子对蓖麻种子含油率影响模式。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①确定了高温高湿对蓖麻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病虫害机理;②建立了适应高温高湿地区育种体系;③筛选出适合中国南方高温高湿的新品种湘蓖1号;④建立了气象因子对蓖麻种子含油率的影响模式;⑤建立了蓖麻在高温湿地区丰产栽培技术及评价体系。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