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县教育志》求取 ⇩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编教育行政机构20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县教育行政机构20

第二章建国后县教育行政机构20

第一节 教育科(局)20

第二节 工农教育委员会及其办公室21

第三节 招生委员会及其办公室21

第二编各级各类教育26

第一章学宫 书院 私塾 学堂26

第一节 学宫的兴废26

第二节 书院26

第三节 私塾28

第四节 学堂28

第二章幼儿教育29

第一节 概况29

第二节 城乡各类幼儿园29

第三章小学教育35

第一节 概况35

第二节 高、初等小学堂35

第三节 女子小学校36

第四节 小学教育的普及36

第五节 模范小学与重点小学40

第四章中学教育53

第一节 建国前的中学53

第二节 建国后的中学56

第五章师范、职业教育74

第一节师范教育74

一、清末的师范学校74

二、民国时期的师范学校74

三、建国后的师范学校74

四、教师进修学校77

第二节职业技术教育77

一、恩平县初级农业技术学校77

二、农业中学78

三、卫生学校79

四、“大跃进”期间的职业技术学校79

五、职业技术班80

六、劳动大学82

第六章成人教育83

第一节 概况83

第二节 农民教育84

第三节 职工教育87

第四节 干部教育90

第五节 电视、函授教育90

第六节 高等、中专教育自学考试91

第三编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实施93

第一章教育活动93

第一节 清末的教育活动93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教育活动93

第三节 建国后的教育活动93

第二章教学活动100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学活动100

第二节 建国后的教学活动101

第三章文娱体育与卫生108

第一节 文体卫活动108

第二节 体育卫生设施111

第三节 体育卫生成绩112

第四章升学考试与学科竞赛成绩122

第一节 升大学考试成绩122

第二节 升中专考试成绩122

第三节 升普通中学考试成绩123

第四节 学科竞赛成绩124

第五章 “三好”学生125

第四编教育体制126

第一章管理体制126

第一节 建国前的教育管理126

第二节 建国后的教育管理126

第二章学制与课程134

第一节 学制134

第二节 课程135

第三章几种基本制度144

第一节 招生制度144

第二节 成绩考查制度145

第三节 奖惩制度146

第四节 操行评定制度147

第五节 考勤制度148

第六节 学籍管理制度149

第五编教师队伍150

第一章建国前的教师队伍150

第一节 概况150

第二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150

第二章建国后的教师队伍152

第一节 概况152

第二节 教师的地位、工资与福利待遇153

第三节 师资质量与师资培训163

第四节 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166

第五节 离退休教师与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167

附:民办教师169

一、队伍169

二、地位与作用170

三、工资与福利待遇170

第六编教育经费与基建172

第一章教育经费来源与收支172

第一节 教育经费来源172

第二节 教育经费收支173

第二章 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办学176

第三章勤工俭学178

第一节 概况178

第二节 校办农场179

第三节 校办工厂179

第四节 公司与厂队180

第四章学校的基本建设181

第一节 校舍建设181

第二节 校园环境建设182

第三节 教师住宅建设184

第四节 教学设备184

第七编党群组织187

第一章 教育系统党组织187

第二章 教育系统的民主党派190

第三章学校共青团的组织191

第一节 组织概况191

第二节 活动概况191

第四章 学校三青团的组织193

第五章教师组织194

第一节 小学教师抗敌同志会194

第二节 教育会194

第三节 教联会194

第四节 教育工会195

第六章学生组织197

第一节 童子军197

第二节 少抗队197

第三节 少先队198

第四节 学生会201

第五节 红代会202

第七章 校友会组织203

第八编人物205

第一章 人物传205

第二章 人物表209

后记211

1993《恩平县教育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恩平县教育志》编写组编 1993 恩平县教育志编写组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