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士财政学大纲 附中国租税史略》

总论1

第一节财政学之定义1

第二节 财政学之原则1

第三节 国家需要之性质4

第四节 财政学之内容8

第一部国家支出9

第一编国家支出之原理9

第一章国家支出之性质9

第一节 大旨9

第二节国家支出及个人支出之异同10

甲 相同之点10

乙 不同之点11

第三节 研究国家支出之方法13

第二章国家支出及本国政治情形与实业情形之关系13

第一节 国家支出及本国实业情形之关系13

第二节 国家支出与政治情形之关系15

第三节 国家支出与政治学说之关系17

第四节代表大陆派及英伦派学说之学子18

甲 英伦学派18

乙 德国学派19

丙 结论20

第三章国家支出之分类20

第一节 发凡20

第二节保护人民之支出21

甲 军费21

乙 保护生命财产名誉等费22

丙 保护人身及社会上流行疾疫之费23

第三节国家商务性质事业之支出24

甲 商务事业之种类24

乙 商务事业支出之趋势26

第四节发达国力之支出27

甲 教育事项27

乙 国民消遗之支出28

丙 关於取缔工商业之支出28

丁 调查之支出30

戊 关於发达国家财源之支出31

第五节 本章结论32

第四章近世国家支出之史略32

第一节 十九世纪以前欧洲国家支出之情形32

第二节 一八三○年後欧洲各国政府之支出33

第三节 国家支出与国富之关系35

第四节 地方自治经费(支出)之加增36

第二编预算及预算之法律37

第一章预算大意37

第一节 预算二字之意义37

第二节预算与宪政之关系38

甲 英国人民财政权39

乙 法国人民财政权39

丙 美国人民财政权40

丁 德国人民财政权40

戊 日本人民财政权41

己 本节结论41

第二章预算之编制42

第一节编制机关42

甲 英制43

乙 法制44

丙 德制44

丁 日制45

戊 美制45

第二节 预算年度46

第三节预算之起草47

甲 美制48

乙 法制48

第四节 预算之格式49

第三章通过预算案手续51

第一节国会研究预算时之组织51

甲 英制51

乙 法制52

丙 美制53

第二节各种之支用款项应否逐年通过54

甲 英制55

乙 法制56

丙 美制56

丁 德制57

戊 结论58

第三节 预算通过时之标准58

第四章收支不符之补救法60

第一节各方面之观詧61

甲 财政方面62

乙 行政方面62

丙 宪政方面62

第二节 修正预算案62

第三节 追加支费案63

第四节行政经费之融通64

甲 寻常筹补之法64

乙 挪拨之法65

丙 预备金66

丁 本节结论66

第五章财政之机关66

第一节 财政部之组织67

第二节 会计与预算67

第三节 金库制度70

第四节 会计监督72

第二部国家收入72

绪言72

第一节国家收入之分类72

第二节 国办实业与私办实业之异同76

第三节 善租税制度之标准77

第一编直接收入78

第一章国有土地之收入78

第一节 矿产78

第二节地产80

甲 国家自行耕种之利害80

乙 田租制度之利害81

丙 田产私有之利害83

第二章国有实业之收入84

第一节 国有实业之标准84

第二节国有实业之种类85

甲 因收入而办理之实业85

乙 以管理为目的同时兼有收入者87

丙 因公众利益而办理之实业88

第三节国办事业定价之原理89

甲 关於以收入为目的之事业89

关於以管理为目的而同时兼有收入者89

(子邮政)89

(丑铁路)90

(寅电车)90

丙 关於公共利益之事业91

第二编租税92

第一章租税大意92

第一节 研究租税之方法92

第二节 租税性质93

第三节 法律上之租税界说93

第四节财政理论上之租税界说94

甲 价格之说95

乙 利益之说95

丙 义务之说96

第五节征收租税之权97

甲 租税权之性质97

乙 租税权之渊源97

丙 租税权之限制98

第六节人民纳税之义务99

甲 本国人民住居不同之难100

乙 商务不限於一国境内之难100

第七节 免税之标准101

第二章租税分配之原理102

第一节 平均之意义103

第二节分配之理论103

甲 价格说103

乙 利益说104

丙 义务说104

第三节 税源105

第四节 比例税率与递进税率之比较107

第五节关於递进税之议论107

甲 递进税与社会主义之关系107

乙 递进税及负担平均之关系109

丙 递进税与实业发达之关系110

丁 结论110

第三章租税之分类111

第一节 租税分类之原理111

第二节所得税111

甲 劳心劳力之所得112

乙 产业之所得113

丙 受遗产之所得113

第三节产业税113

甲 人民115

乙 土地116

丙 资本116

丁 消费物117

第四节营业税117

甲 执照税118

乙 特权税118

丙 公司税119

丁 国产税及关税120

第五节 结论120

第四章租税之效果121

第一节租税转嫁及租税归宿122

甲 租税效果与归宿之分别122

乙 租税归宿与价格之关系122

丙 所得税与转嫁之关系125

丁 结论125

第二节租税与实业之关系125

甲 国民消费力与租税之关系125

乙 租税与工商业之关系126

丙 租税与物产价值之关系127

第三节 工商业对於租税负担公平之问题128

第四节租税与改革家之关系129

甲 道德之改革家129

乙 租税与财富平均之改革129

丙 租税与保护关税之关系130

第五章租税制度实行问题131

第一节单税问题131

甲 以所得税或产业税为单税之说132

乙 以国产税为单税之说132

丙 以地税为单税之说133

第三编公债135

第一章公债性质135

第一节 国家信用与商务信用之异同136

第二节公债与实业之关系137

甲 普通息率之公债137

乙 利息较普通息率稍高之公债138

丙 特别高利公债139

第三节公债用途140

甲 预算不足时所用之公债141

乙 特别事故政府可发行公债券142

丙 大工程之公债143

第二章公债用途143

第一节 紧急公债144

第二节 工程公债146

第三章公债办法147

第一节公债之发行147

甲 买债票人之心理147

乙 公债之条件148

第二节 公债之借换150

第三节公债之偿还151

甲 公债应偿还之原由151

乙 国家偿还公债之方法152

1932《亚当士财政学大纲 附中国租税史略》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秉麟译述 1932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财政史略(1926 PDF版)
中国财政史略
1926 商务印书馆
中国财政问题  第二编  租税论( PDF版)
中国财政问题 第二编 租税论
中国当代财政学(1999年11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当代财政学
1999年11月第1版
财政学大纲(1933 PDF版)
财政学大纲
1933
中国租税问题  中国财政问题  第3编( PDF版)
中国租税问题 中国财政问题 第3编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财政问题  第2编  租税论  下( PDF版)
中国财政问题 第2编 租税论 下
中国财政问题  第2编  租税论( PDF版)
中国财政问题 第2编 租税论
现行租税法规( PDF版)
现行租税法规
中国财政论纲( PDF版)
中国财政论纲
中等财政  经  学校财政税务专业教学大纲(1985 PDF版)
中等财政 经 学校财政税务专业教学大纲
1985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西方国家财政税收论纲(1993 PDF版)
西方国家财政税收论纲
1993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财政专业  税务类  考试大纲  中级(1997 PDF版)
财政专业 税务类 考试大纲 中级
1997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财政专业  税务类  考试大纲  中级(1987 PDF版)
财政专业 税务类 考试大纲 中级
1987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当代财政学(1999 PDF版)
中国当代财政学
199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财政学第2分册  租税论(1948 PDF版)
财政学第2分册 租税论
1948 文化供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