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信号》
作者 | 吴祖耀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83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530588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7807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绪论1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1-1电路的基本知识1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3
§1-3电阻元件4
§1-4欧姆定律6
§1-5 电路中各段电压和各点电位的计算8
§1-6功率和最大功率传输条件11
§1-7基尔霍夫定律12
本章提要14
习 题15
第二章直流电阻电路和线性网络定理18
§2-1简单直流电阻电路18
§2-2直流电阻Y型网络与△型网络的等效变换20
§2-3电压源与电流源24
§2-4线性网络的计算28
§2-5网孔电流法30
§4-20三相交流电路31
§2-6节点电压法33
§2-7弥尔曼定理38
§2-8迭加定理39
§2-9互易定理44
§2-10戴维南定理45
§2-11诺顿定理50
§2-12受控源51
本章提要55
习 题56
第三章动态元件62
§3-1动态元件的基本概念62
§3-2电容元件63
§3-3电容元件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65
§3-4电容元件的功率和贮能67
§3-5电感元件69
§3-6电感元件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71
§3-7电感元件的功率和贮能73
§3-8实际电容器和实际电感器的模型74
本章提要75
习 题76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和稳态正弦交流电路79
§4-1交流电的基本概念79
§4-2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81
§4-3正弦交流电的数值86
§4-4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87
§4-5趋肤效应91
§4-6 电阻元件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关系92
§4-7电感元件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关系94
§4-8电容元件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关系97
§4-9 R、L、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关系100
§4-10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关系104
§4-11R、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关系106
§4-12交流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关系109
§4-13多阻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110
§4-14复导纳和导纳法114
§4-15R、L、C并联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关系117
§4-16复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互换118
§4-17线圈和电容器的品质因数及其等效电路122
§4-18正弦交流电路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条件124
§4-19复杂正弦交流电路126
§4-21安全用电136
本章提要138
习 题143
§5-1互感现象和互感电压151
第五章互感耦合电路151
§5-2互感线圈的同名端154
§5-3互感线圈的串联157
§5-4互感线圈的并联158
§5-5耦合回路与耦合系数160
§5-6互感耦合回路的等效电路162
§5-7变压器耦合电路165
本章提要169
习 题170
§6-1串联谐振电路173
第六章谐振电路173
§6-2串联回路的频率特性177
§6-3串联回路的通频带181
§6-4 串联回路的电压频率特性186
§6-5并联谐振电路191
§6-6并联回路的频率特性193
§6-7并联回路的通频带196
§6-8一端口网络的频率特性199
§6-9复杂并联谐振电路203
§6-10双电感并联回路204
§6 11双电容并联回路206
§6-12部分接入的复杂并联电路208
§6-13互感耦合双调谐回路的谐振209
§6-14互感耦合双调谐回路的次级谐振曲线216
§6-15互感耦合双调谐回路的通频带221
§6-16电容耦合电路226
本章提要233
习 题239
第七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244
§7-1非正弦周期交流电的产生244
§7-2谐波分析法245
§7-3周期函数(非正弦周期波)的对称性250
§7-4非正弦周期交流电的数值253
§7-5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中的功率255
§7-6非正弦周期电流线性电路的计算257
本章提要261
习 题262
第八章磁路与变压器265
§8-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265
§8-2物质的磁性267
§8-3起始磁化曲线与导磁系数曲线268
§8-4磁滞回线与实用磁化曲线270
§8-5铁磁材料的种类272
§8-6磁路273
§8-7磁路定律275
§8-8恒定磁通无分支磁路的计算276
§8-9交流铁芯线圈280
§8-10实际变压器与理想变压器281
§8-11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作用282
§8-12磁屏蔽284
本章提要285
习 题287
第九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290
§9-1线性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及其换路定律290
§9-2RC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93
§9-3 RC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95
§9-4 RC动态电路的完全响应和两种分解方法298
§9-5RC动态电路的应用301
§9-6 RL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303
§9-7RL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05
§9-8多支路动态电路的响应307
§9-9三要素法309
§9-10零输入的LC自由振荡312
§9 11零输入的RLC阻尼振荡314
本章提要319
习 题320
第十章线性双端口网络324
§10-1网络的基本知识324
§10-2双端口网络的网络方程及其网络参教325
§10-3双端口网络的实验参数333
§10-4双端口网络的传输函数336
§10-5无源线性双端口网络的等效网络340
§10-6双端口网络的镜像参数343
§10-7阻抗匹阻网络350
本章提要357
习 题362
第十一章滤波器366
§11-1 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及其传通条件366
§11-2 K式滤波器368
§11-3 m式滤波器381
§11-4复合滤波器390
§11-5晶体滤波器392
§11-6阻容滤波器395
§11-7固体滤波器简介399
本章提要400
习 题403
第十二章传输线406
§12-1传输线和传输线方程406
§12-2传输线上的波409
§12-3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415
§12-4无损耗开路线420
§12-5无损耗短路线424
§12-6终端接任意负载的无损耗线的应用427
§12-7传输线的应用433
本章提要440
习题443
第十三章无线电信号446
§13-1无线电信号的概述446
§13-2周期性信号的频谱449
§13-3非周期信号的频谱456
§13-4傅里叶变换的特性463
§13-5调幅渡信号466
§13-6调角波信号471
本章提要478
习 题481
1989《电路与信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祖耀编 1989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电路、信号与系统 上
- 1981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工业自动化仪表制造技术 上
- 1982 第一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 电路、信号与系统 上 第1分册
-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电路与信号分析
- 199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电路、信号与系统分析For Windows
- 1997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 电路、信号与系统题解分析
-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电路信号与系统 上
- 1981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电路与信号分析基础
- 1991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无线电信号与电路
- 1988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 电路、信号与系统
- 1981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 198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教程
- 1989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 信号放大电路
- 1995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集成电路保护控制与信号
- 1997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