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求取 ⇩

目录1

丁光迪教授1

医事传略1

一、奠定医学根基1

二、新学科的开创人3

三、培养人才结硕果5

四、学术活动中高屋建瓴5

学术思想与经验7

一、《诸病源候论》的研究及其养生导引说7

二、对《金匮要略》的研究和贡献12

三、对《各家学说》的研究和贡献16

四、临床经验述要26

论著目录36

一、著作36

二、论文37

干祖望教授39

医事传略39

一、学生时代39

二、浦南名医40

三、创立新科42

四、老骥壮心44

一、读书之道,博学深思46

学术思想与经验46

二、发皇古义,创立新论48

三、博采众方,贵在活用53

四、专科治法,自成系列58

五、擎拿、外治,名医绝技68

六、医案风采,杏林绝唱70

七、教学特色,提纲挈领72

论著目录72

一、著作72

二、论文73

一、幼承祖教步入岐黄76

二、攻读医籍 刻苦钻研76

医事传略76

王自强教授76

三、良师教诲学业益进77

四、留校任职初执教鞭77

五、编写教材 以供需求77

六、注重《内经》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78

七、提倡文献研究与实践结合78

八、国内外交流,促进学术发展79

九、发表论文与编写著作79

学术思想与经验80

一、论医《易》相通 阐发朴素辩证观80

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84

三、脾为孤脏,灌溉四傍85

四、脾胃相合,斡旋中焦86

五、枳术相伍,升降脾胃86

六、分析研究,总结经验87

论著目录92

一、著作92

二、论文92

王灿晖教授94

医事传略94

一、成才路径多,成功靠“自学”94

二、潜心研“温病”,理论多阐发96

三、学术成果丰,医技有特色99

四、学科重发展,育才颇有方101

学术思想与经验104

一、论述温病概念内涵,阐发病因学说实质104

二、研究温病诊断思路,阐发温病治疗原理108

三、阐述温病辨证理论,探讨其临床运用规律114

四、总结中医辨证学说,建立辨证学科体系120

五、致力临床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床风格125

论著目录135

一、著作135

二、论文135

一、勤奋好学青年成才137

王新华教授137

医事传略137

二、古籍整理硕果累累139

三、倡导改革立论求新140

四、交流讲学活跃于学术界141

五、重视学科建设提倡科学研究142

六、坚持临床实践诊学相长143

学术思想与经验144

一、论气血阴阳独具识见144

二、论脏象重视普遍联系147

三、肝病当有气虚阳虚证论150

四、肾病当有实证论151

五、命门即肾阳论152

六、述病因析微辨异154

七、论治则探源求真156

八、承古训不泥于古158

论著目录162

一、著作162

二、论文163

江育仁教授165

医事传略165

一、临证从主清转为重视运用温法166

二、发扬儿科治疗急性热病的特色,编著中医儿科教材167

三、从实践中总结经验168

四、培育桃李,甘当人梯169

五、关心中医,宣传中医171

学术思想与经验172

一、脾健不在补贵在运172

二、疳证的新分类180

三、调和营卫法防治呼吸道复感儿的临床经验183

四、运用热痰风理论指导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证治187

五、对麻疹逆证的防治经验190

论著目录192

一、著作192

二、论文193

朱秉宜教授195

医事传略195

一、幼承家学,“末代郎中”195

二、少从良师,临证读书196

三、放眼百家,立足实践196

四、衷中参西,融会古今197

五、继承发扬,积于跬步198

六、师古不泥,攻补随机198

七、不囿成说,勇于创新199

八、恪守医德,甘为人梯199

一、讲辨证施治,重清热调血200

学术思想与经验200

二、崇整体观念,重内外同治202

三、论痔的概念,免临床混淆202

四、效大禹治水,创“消痔”新说203

五、剖硬化机理,谈见解认识205

六、承传统疗法,巧临床运用207

七、究枯痔钉用法,探药钉“剂量”209

八、倡“四法并用”,补“系痔”不足211

九、扬“挂线”特色,为现代所用212

十、精手术操作,从细微着手213

二、论文214

一、著作214

论著目录214

许济群教授216

医事传略216

一、儒通医达,学贯中西216

二、投身教育,硕果累累217

三、精研医理,博采众长220

四、继承创新,科研建功221

学术思想与经验222

一、对中医教育体系和教材建设的构想222

二、对方剂教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贡献225

三、机圆法活的临床诊疗特色228

四、匠心独运的肺系病治疗方法239

一、著作246

论著目录246

二、论文247

沈凤阁教授248

医事传略248

一、沉潜力学,无所偏倚249

二、教材编写,力求创新250

三、发皇古义,融会新知252

四、言传身教,扶掖后学253

五、临证心得,独具特色256

一、《伤寒论》研究心法258

学术思想与经验258

二、温病学术思想撷萃266

三、历代温病学家研究心得274

四、临床经验举要281

论著目录288

一、著作288

二、论文289

宋立人研究员291

医事传略291

一、勤奋学习,注重实践291

二、学科建设,成效卓著293

三、精研本草,谱写新篇296

学术思想与经验297

一、对《伤寒论》的研究297

二、临证思路305

三、本草文献的研究315

论著目录326

一、著作326

二、论文327

陈亦人教授328

医事传略328

一、启蒙,立志,成精诚大医328

三、传道,解惑,育杏林英才331

二、探索,奋斗,创重点学科331

四、求实,创新,结科研硕果332

五、返本,求真,弘仲景学说333

六、疗痼,起疴,享万家愉乐334

学术思想与经验334

一、教育思想探微334

二、伤寒学研究撷英338

三、疑难病诊治举偶353

论著目录360

一、著作360

二、论文360

医事传略362

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362

邱茂良教授362

二、教学相长,学贯古今364

三、培桃育李,广布针道365

四、大胆科研,开拓创新365

五、学科建设,呕心沥血366

六、严谨求实,医德高尚368

学术思想与经验369

一、汇通“新学”,辨证辨病369

二、扩大病种,规范治法374

三、师古创新,博采众长376

五、临床经验382

四、新穴问题解惑382

论著目录394

一、著作394

二、论文394

吴贻谷研究员396

医事传略396

一、在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的教材编写中取得开拓性成果397

二、在中药学科领域长期艰苦努力,从事大型工具书的编纂工作,取得建399

设性成就399

三、科技和道德风范401

一、关于中药学的一些认识402

学术思想与经验402

二、重视辞书学的研究412

三、关于文献研究的一些观点421

论著目录423

一、著作423

二、论文424

孟景春教授425

医事传略425

一、博学成才425

二、学科建设426

四、科研工作427

三、人才培养427

五、学术交流428

六、临床实践428

学术思想与经验428

一、以经络脏腑学说指导实践428

二、治慢性病重视脾胃,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435

三、广集单方、专药,出奇制胜437

四、以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指导处方443

论著目录445

一、著作445

二、论文446

三、医学科普文447

一、漫长的从医之路449

医事传略449

孟澍江教授449

二、创温病学体系451

三、辛勤耕耘杏林453

四、提倡开展科研457

五、活跃于国内外458

学术思想与经验459

一、温病理论之发扬459

二、对表证独具慧识463

三、论清法别有心得465

四、用下法得其真谛468

五、温病用补重胃肾471

六、精析热瘀之证治473

七、温病方广治杂病476

八、临床经验拾零482

论著目录486

一、著作486

二、论文487

汪履秋教授489

医事传略489

一、苦读经典医著,基础理论扎实489

二、博取众家之长,辨证思路宽广490

三、勤思考,细揣摩,善于分析归纳491

四、多临床,勤实践,临床经验日丰491

五、继承发扬并举,反对墨守陈规492

六、辨证辨病结合,临床疗效卓著493

七、崇尚高尚医德,从不以医谋私493

八、孜孜不倦工作,悉心培养后学494

学术思想与经验495

一、治风温肺炎,宜散清养和495

二、清肠化湿治泻,调气和血止痢497

三、治中风,化痰开窍泻热,调气活血通腑500

四、治红斑狼疮,祛风清营治标,补益肝肾治本503

五、祛风通络止疼痛,化痰祛瘀除顽痹505

六、慢肝活动,首务清利湿热;迁延不解,重在健脾养肝508

七、健脾消水除胀满,调气化瘀治臌胀510

八、润肺清胃消渴止,健脾益肾糖尿除515

九、治肺胀,清肺化痰治标,养肺益肾治本519

十、辨高热,分外感内伤;论治疗,散清和补养521

十一、升阳健脾以化湿,温中清肠疗久泻524

论著目录525

一、著作525

二、论文525

杨长森教授527

医事传略527

一、艰苦的求学历程527

二、教材改革和创新528

四、执着的研究方向530

三、精心培养高层次人才530

五、医疗作风和特长531

学术思想与经验532

一、针刺补泻手法的探讨533

二、对针刺复式补泻手法与守气的认识539

三、针刺“放血”的临床应用体会542

四、对针灸处方的研究546

五、诊疗验案552

论著目录556

一、著作556

二、论文556

一、勤学博览 悬壶济世557

周仲瑛教授557

医事传略557

二、精研不倦 勇于创新558

三、勤于实践务求实效562

四、杏苑勤耕 乐育英才563

五、弘扬中医 驰名中外565

学术思想与经验566

一、审证求机论566

二、辨证五性论569

三、知常达变论571

四、复合施治论573

五、师仲景,创“三毒说”577

六、承天士,立“气营中心说”578

七、治血证创瘀热证型578

八、治厥脱注重理气活血581

九、出血热急性肾衰治予泻下通瘀583

十、病毒感染性高热治从清气凉营585

十一、肾炎从肺施治四法586

十二、温清通补治胃痞589

十三、乙肝当从瘀毒论治591

十四、难症顽疾责之痰瘀592

一、著作595

论著目录595

二、论文596

诸方受教授600

医事传略600

一、立志学医 兼学中西600

二、继承发扬 求实创新601

三、加强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603

四、积极开展科研工作604

五、注重学术交流605

六、严谨治学 医德高尚605

一、内外兼治606

二、调治气血606

学术思想与经验606

三、审虚实 施补泻607

四、功能治疗608

五、动静结合609

六、医患合作610

七、理伤手法611

八、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614

九、骨折功能锻炼疗法617

十、骨折药物治疗619

十一、颈椎病治疗620

十二、肩关节周围炎治疗624

十三、胸椎小关节错缝手法治疗626

十四、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626

十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及其治愈机理628

十六、增生性膝关节炎治疗632

十七、脑震荡治疗634

十八、胸胁内伤635

十九、外伤性癔病637

论著目录638

一、著作638

二、论文639

医事传略641

一、少年从医,学兼中西医药641

徐景藩教授641

二、医教相长,博采众家经验642

三、潜心脾胃,师古刻意创新643

四、言传身教,培养后继人才644

五、深入科研,勤求学术发展644

学术思想与经验645

一、脾胃学说探究645

二、食管病诊治特色650

三、胃病诊治特点653

四、久泻辨治经验670

一、著作673

论著目录673

二、论文674

彭怀仁研究员676

医事传略676

一、深入书山学海 终成医界栋才676

二、致力学科建设 长期奋斗不辍679

三、理论结合实际 著作等身堪赞682

学术思想与经验683

一、博识方药文献,编成时代巨著683

二、精于辨证用药,擅治疑难杂病692

论著目录707

一、著作707

二、论文707

1999《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项平主编 199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学  医学专业用(1977 PDF版)
中医学 医学专业用
197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药学  (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1984年06月第1版 PDF版)
中药学 (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
1984年06月第1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各家学说  北京中医学院(1964 PDF版)
中医各家学说 北京中医学院
196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山东中医药大学( PDF版)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中药专辑(1958 PDF版)
中医中药专辑
1958
中国医药学家史话(1977 PDF版)
中国医药学家史话
1977 北京:医药卫生出版社
中药学  供中医士专业用(1982 PDF版)
中药学 供中医士专业用
198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5(1999 PDF版)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5
1999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名老中医经验与临床研究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辑(1997 PDF版)
名老中医经验与临床研究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辑
1997 北京:学苑出版社
医学生物学  供中医、针推、中药专业用(1988 PDF版)
医学生物学 供中医、针推、中药专业用
1988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中医方药学(1973 PDF版)
中医方药学
1973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1996 PDF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
199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2(1995 PDF版)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2
1995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4(1997 PDF版)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4
1997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3(1996 PDF版)
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3
1996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