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悸怔忡辨治》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病名概念1

第二节 学术源流2

一、先秦时期2

二、秦汉时期3

三、晋唐时期4

四、宋元时期5

五、明清时期6

[附]历代记载惊悸、怔忡医著书目7

第三节 现代研究12

一、辨证论治应用研究12

二、益气养阴法应用研究12

三、温阳法应用研究12

四、单味药及其制剂应用研究13

[附]主要参考文献14

第一节 病因病机15

第二章病因病机及转归预后15

一、心虚胆怯16

二、心血亏虚17

三、心气不足17

四、肝肾阴虚18

五、心肾不交19

六、脾失健运19

七、痰饮内停20

第二节 转归预后21

八、血脉瘀阻21

第三章诊断与鉴别诊断23

第一节 诊断23

一、诊断要点23

(一)心悸特征23

(二)伴见症状及脉象23

(三)其它24

二、惊悸、怔忡常见舌脉24

(一)常见舌象24

(二)常见脉象25

第二节 鉴别诊断30

[附]惊悸、怔忡表现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的脉象30

第四章辨证论治33

第一节 证治纲要33

一、辨证要点33

(一)辨惊悸与怔忡33

(二)辨虚实兼夹34

(三)辨脏腑虚损程度34

二、治疗原则35

(四)辨脉象35

第二节 分型证治36

一、心虚惊悸怔忡辨治37

(一)心气不足37

(二)心阳不足37

(三)心血亏虚38

(四)心阴亏虚39

(一)心虚胆怯40

二、脏腑兼虚惊悸怔忡辨治40

(五)心阴心阳两虚(心脏气血阴阳亏虚)40

(二)心脾两虚42

(三)心肾不交44

(四)肝肾阴虚44

(五)脾肾阳虚46

(六)心肾阳虚47

三、气血阴阳亏虚惊悸怔忡中辨治47

(一)气虚47

(二)阳虚48

(三)血虚49

(四)阴虚50

四、痰饮气血瘀阻惊悸怔忡辨治51

(一)水气凌心51

(二)痰饮内停52

(三)痰浊阻滞53

[附]痰迷心窍55

(四)心气郁滞55

[附]气滞(肝郁气滞)56

(五)血脉瘀阻(心血瘀阻、心脉痹阻)57

五、妇人惊悸怔忡辨治59

(一)妇科出血性疾病与惊悸怔忡辨治59

(二)带下与惊悸怔忡辨治60

第五章单方验方治疗66

第一节 复方应用66

第二节 单方应用68

(一)气虚74

(三)阴虚火旺74

(二)血虚74

第一节 针灸疗法74

一、体针74

第六章其它疗法74

(四)痰火扰心75

(五)水饮内停75

(六)血脉瘀阻75

二、耳针75

[附]针灸疗法文献摘要76

三、穴位注射76

第二节 食治及外治疗法78

一、食治79

二、外治法81

第七章历代应用方剂简介82

第一节 汉唐方82

桂枝甘草汤8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82

真武汤83

小建中汤83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83

灸甘草汤84

小柴胡汤84

四逆散85

茯苓甘草汤85

理中丸(汤)85

桂枝加桂汤86

奔豚汤86

小半大夏加茯苓汤87

五苓散87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87

半夏麻黄丸88

磁朱丸(神曲丸)88

人参丸(方一)88

大远志丸89

紫石英柏子仁丸89

道人深师增损肾沥汤90

石膏汤(方一)90

排风汤91

荆历汤91

大补心汤92

补虚调中防风丸92

薯蓣丸92

半夏补心汤92

竹沥汤92

茯神汤(方一)94

远志汤(方一)94

茯神汤(方二)94

补心汤(方一)95

补心汤(方二)95

小定心汤95

大镇心散96

荆沥方96

大定心汤96

天镇心散97

镇心丸97

紫石酒98

枣仁汤98

乐令黄芪汤99

肾沥汤99

远志汤(方二)100

古今录验五噎丸100

五石镇心丸101

七气汤方101

深师大定心汤102

犀角丸(方一)102

必效钩藤汤103

第二节 宋元方103

泻肝防风散103

附子散104

人参散(方一)104

甘菊花散105

人参散(方二)105

紫石英散(方一)106

沙参散106

远志散(方一)107

人参丸(方二)107

麻黄散107

羚羊角散108

葳蕤散108

犀角丸(方二)109

防风丸(方一)109

茯神散(方一)110

茯神丸110

镇心熟干地黄丸111

大柴胡汤111

白茯苓散(方一)112

人参散(方三)112

桂心散112

甘草散113

芎散113

人参散(方四)114

龙齿散114

茯神散(方二)114

防风丸(方二)115

酸枣仁丸115

紫石英散(方二)116

犀角散116

牛黄丸117

麦门冬散117

人参散(方正)118

酸枣仁散118

白羊心汤118

琥珀散(方一)119

韭子丸119

人参丹砂丸120

定心龙胆丸120

桂心汤121

前胡汤121

麦门冬汤122

石膏汤(方二)122

丹砂茯神丸122

沉香散123

木香丸123

羌活汤124

柴胡汤124

蕊珠丸125

人参汤125

羊心汤126

辰砂远志丸126

珍珠母丸(真珠丸)127

山药地黄丸127

定志丸127

龙齿镇心丹128

泽兰丸128

温胆汤129

定心汤(方一)129

小定志丸130

远志散(方二)130

当归龙胆丸130

远志丸(方一)131

益荣汤131

龙齿丹132

茯苓饮子132

宁志丸133

养心汤133

朱砂安神丸134

黄连安神丸134

姜术汤134

十味温胆汤135

第三节 明清方135

归脾汤135

镇心爽神丸136

天地煎136

镇心丹137

二宜丹137

秘传酸枣仁汤137

远志丸(方二)138

状元丸138

养血安神汤139

安神镇惊丸139

加味四物汤139

朱砂消痰饮140

白茯苓散(方二)140

琥珀散(方二)140

十四友丸141

天王补心丹141

止惊补心丹141

定惊补肾汤142

血府逐淤汤142

川连安魂汤143

牛黄豁痰丸143

惊悸养心汤143

加味温胆汤144

大安汤144

定心汤(方二)144

安魂汤145

加味状元丸145

人参归脾丸(黑归脾丸)146

一、调摄精神147

第一节 预防护理要点147

第八章预防与护理147

二、注意饮食起居148

三、适度锻炼148

四、防止病邪侵害149

五、坚持治疗149

第二节 养生概要149

一、养生法于阴阳和于阴阳150

二、辨体质阴阳改善禀赋不足151

三、调摄精神舒畅情志152

四、服天气顺四时153

五、食饮有节起居有常154

六、劳逸结合锻炼身体155

第九章验案举例158

第一节 心虚惊悸怔忡辨治案159

一、心气心阳虚案(三案)159

二、心血心阴虚案(三案)162

一、心胆两虚案(六案)166

第二节 脏腑兼虚惊悸怔忡辨治案166

二、心脾两虚案(八案)172

三、心肾两虚案(七案)181

四、肝肾阴虚案(三案)188

第三节 气血阴阳亏虚惊悸怔忡辨治案191

一、气血亏虚案(二案)191

二、阴阳虚损案(三案)193

一、水气凌心案(一案)196

第四节 痰饮气血瘀阻惊悸怔忡辨治案196

二、痰浊阻滞案(兼心气郁滞,八案)197

三、肝郁气滞案(七案)206

四、心血瘀阻案(一案)214

第五节 妇人惊悸怔忡辨治案215

一、妇科出血性疾病与惊悸怔忡辨治案(七案)215

二、带下与惊悸怔忡辨治案(二案)222

第六节 脑外伤后遗惊悸怔忡辨治案224

一、气血上逆脑窍瘀阻案(3案)224

二、气血损伤脑海空虚案(2案)228

1995《惊悸怔忡辨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丁南,彭可旭主编 1995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心悸怔忡专辑(1992 PDF版)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心悸怔忡专辑
1992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增补痘疹金镜录  上( PDF版)
增补痘疹金镜录 上
慢惊条辨( PDF版)
慢惊条辨
惊风辨误( PDF版)
惊风辨误
证治精辨( PDF版)
证治精辨
丹溪心法  卷9-10  痰饲  哮喘  喘咳  呕吐  翻胃  嘈杂  关格  婴气  痓症  癎症  惊悸  怔忡  健忘  咽喉  颠狂( PDF版)
丹溪心法 卷9-10 痰饲 哮喘 喘咳 呕吐 翻胃 嘈杂 关格 婴气 痓症 癎症 惊悸 怔忡 健忘 咽喉 颠狂
女科正宗  怔忡  卷3( PDF版)
女科正宗 怔忡 卷3
发热辨治(1997 PDF版)
发热辨治
1997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心痛与心悸(1995 PDF版)
心痛与心悸
1995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脑病辨治(1996 PDF版)
脑病辨治
1996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惊疳证治(1956 PDF版)
惊疳证治
1956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
乙肝辨治(1993 PDF版)
乙肝辨治
1993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心悸怔忡卷(1999 PDF版)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心悸怔忡卷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心病辨治(1987 PDF版)
心病辨治
1987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杂病辨治(1999 PDF版)
杂病辨治
1999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