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干部读本 1840-1949》求取 ⇩

第一章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英国发动“旨在维护雅片贸易”的侵略战争1

1 战前的中外形势1

2 罪恶的鸦片贸易5

3 林则徐与广州禁烟8

4 英国挑起雅片战争12

二 清政府从组织抵抗到卑屈求和14

屈辱、抗争、探索:近代中国史的开端21

1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21

2 民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24

3 战后社会的变化26

4 思想学术的变化30

第二章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32

太平天国起义——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32

1 洪秀全及其理想天国的蓝图32

2 天国的建立与巩固37

3 《天朝田亩制度》与各项政策42

4 天国悲剧47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外反动势力的结合51

1 英法联军的侵略51

2 “洋鬼”与“清妖”的勾结57

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59

1 后期的斗争与失败59

2 失败的原因和沉痛的教训65

3 历史意义71

第三章“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74

洋务派和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74

1 洋务运动的产生75

2 倡导和推行洋务运动的洋务派77

3 近代军事工业的建立80

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出现84

1 洋务派经营的民用企业84

2 商办近代企业的艰难问世89

三 新阶级和新思潮95

第四章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救亡图强的维新运动101

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严重的民族危机101

1 中法战争101

2 中日甲午战争107

3 严重的民族危机113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运动117

1 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118

2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121

3 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124

三 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气象127

第五章义和团反帝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3

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兴起133

1 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发展133

2 义和团的源流、组织和口号136

3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的兴起138

4 义和团在直隶京津地区的发展139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142

1 八国联军的入侵和清政府的宣战142

2 京津军民的奋勇抗战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145

3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150

三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153

第六章辛亥革命和封建王朝的终结15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159

1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59

2 新的社会力量在成长162

3 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164

4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165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及其与改良思想的斗争169

1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69

2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172

3 革命与改良的论战175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179

1 清政府推行“新政”179

2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81

3 立宪派在各地建立立宪团体183

4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184

5 立宪派的请愿运动186

6 皇族内阁的成立与立宪运动的破产188

武昌起义和清王朝的覆灭189

1 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189

2 群众自发反抗斗争和保路运动191

3 武昌起义与各省响应193

4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196

5 袁世凯窃取胜利成果199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及其经验教训202

1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02

2 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203

第七章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07

一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207

国内社会经济文化和国际环境的变化211

1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211

2 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214

三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219

四 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转换227

五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36

第八章国民革命兴起和北洋军阀统治崩溃243

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的推动243

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243

2 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推动作用251

二 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政变260

三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及其严重危害271

第九章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国革命的曲折发展279

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279

1 国民党政府初期的内外政策279

2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和国民会议的召开283

3 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加强285

4 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的形成287

革命低潮时期共产党人的不屈斗争288

1 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288

2 各地武装起义的发动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291

3 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古田会议292

4 苏区土地革命的开展295

5 中间政派的活动297

中共党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态度与结果299

1 瞿秋白、李立三的“左”倾错误与中国左派的活动和主张299

2 毛泽东的红色政权理论和红军反“围剿”的胜利301

3 王明“左”倾错误的出现和发展与苏区人民的艰苦斗争304

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06

1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306

2 遵义会议308

3 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和长征的胜利309

第十章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和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312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华北的侵略312

1 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312

2 伪“满洲国”的建立,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殖民统治314

3 日本帝国主义向关内的扩张316

二 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恶果319

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实现327

1 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327

2 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变化333

3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35

第十一章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和中华民族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340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英勇抗战340

1 卢沟桥事变340

2 日军侵华暴行344

3 中华民族共抗强敌349

抗日烽火中的国共两党351

1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351

2 国民党腐败的加剧357

3 共产党的全面成熟363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370

1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最终战胜德日意法西斯集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371

2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由失败到胜利的转折点,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77

3 抗日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378

第十二章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380

抗战胜利后和平发展时机的丧失380

1 和平发展时机的出现380

2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385

3 和平发展时机的丧失388

不同建国方案的政治较量与历史的认定391

1 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坛上的三种建国方案391

2 三种建国方案的政治较量与历史认定394

历史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南京政权覆灭403

1 历史性的战略决战403

2 国民党政府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405

3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413

1998《中国近代史干部读本 1840-1949》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龚书铎主编 199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1840-1949图画中国近代现代史(1991 PDF版)
1840-1949图画中国近代现代史
1991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  民国初年_10166732( PDF版)
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 民国初年_10166732
简明中国近代史  1840-1949(1986 PDF版)
简明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1986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  (1840-1949)(1994 PDF版)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 (1840-1949)
1994
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  (1840-1949)(1999 PDF版)
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 (1840-1949)
1999
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  太平天国( PDF版)
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 太平天国
红旗出版社
中国近代音乐书目  1840-1949(1960 PDF版)
中国近代音乐书目 1840-1949
1960
中国近代史通鉴  1840-1949  抗日战争( PDF版)
中国近代史通鉴 1840-1949 抗日战争
北京:红旗出版社
中国近代纺织史  1840-1949  上(1997 PDF版)
中国近代纺织史 1840-1949 上
1997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中国近代纺织史  下  1840-1949(1997 PDF版)
中国近代纺织史 下 1840-1949
1997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  1840-1949(1994 PDF版)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 1840-1949
199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税制概述  1840-1949(1988 PDF版)
中国近代税制概述 1840-1949
1988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1840-1949(1994 PDF版)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1840-1949
1994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简明中国近代史  1840-1949(1986 PDF版)
简明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198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近代中国历程  1840-1949(1997 PDF版)
近代中国历程 1840-1949
1997 西安市:陕西旅游出版社;北京市:经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