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求取 ⇩

南极与全球变化[周秀骥]1

一、南极天气气候特征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6

近30余年来南极和邻近地区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陆龙骅、卞林根、贾朋群]6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气旋的研究[李玉兰、李鸿洲、杜长萱]14

南极地形及冷源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流体物理实验[李国庆、谷修函]22

南极冰雪覆盖变异对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陈隆勋、王予辉、缪群]36

南极冰盖和海温联合作用下的季风气候变率数值试验[缪群、陈隆勋]43

南极冰盖和海洋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试验[陈隆勋、缪群]51

南半球中的中期数值预报试验[宋正山、纪立人、李金龙]等59

南半球的动力延伸(月)预报试验[张道民、纪立人、李金龙]等68

南极大陆对中期过程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宋正山、杨辉、张道民]76

季风区5月南北半球相互作用的数值预报试验[杨辉、宋正山、张道民]87

南极海冰同我国汛期降水的统计研究[李鸿洲、鼓京备 刘瑞晨]97

南极海冰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汛期旱涝影响的初步研究[李鸿洲、鼓京备]104

南半球冷空气活动与1991年江淮暴雨[李曾中、钱传海、姚华栋]111

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对南海热带气旋活动的数值试验研究[薛纪善、王康玲、王在志]等116

二、南大洋海洋环流通量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21

近南极洲海域夏季潜热及感热通量计算[周明煜、李诗明、吕乃平]等121

50°S以南海域感热潜热通量的模式计算[周明煜、吕乃平、李诗明]等126

德雷克海峡绕极流和锋面的研究[蒲书箴、廖启煜、于惠苓]等132

南极普里兹湾近海域深层水的涌升和底层水的形成[于洪华、苏纪兰、苗育田]140

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环流特征与底层水形成的机制[于洪华、苏纪兰、苗育田]148

新西兰以南至南极断面上层500m温度结构特征[苗育田、于洪华、许建平]等153

南印度洋夏季锋的结构特征及其变化[于洪华、苗育田、待茂崇]159

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环流结构和海水运动[苏玉芬]169

非均匀密度场对南极绕极流的动力作用[董昌明、袁业立]176

南极绕极流的一个理论模式[张庆华、何文、乔方利]184

三、南极冰雪圈的特征及其与全球天气气候196

南极乔治王岛冰芯微粒研究[康建成、韩建康、温家洪]等196

柯林斯冰帽温度、降水特征及其对冰川发育和性质的影响[温家洪,康建成、谢自楚]等201

柯林斯冰帽排钻冰芯地层划分与物质平衡的初步研究[温家洪、康建成、韩建康]等210

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氧同位素分布特征[阎明、康建成、温家洪]等216

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小冰穹冰雪化学的成因分析[刘雷保、康建成、温家洪]等222

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主冰穹冰芯微粒分布特征[汪大力、康建成、温家洪]等229

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雪水化学特征[康建成、温家洪、韩建康]等234

极地海冰变化与全球大气环流的联系[彭公炳、钱步东、祁立新]240

南极海冰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鼓公炳、钱步东、祁立新]247

极地海冰变化对大气经向热量输送和交换的影响[钱步东、范钟秀、鼓公炳]等255

冰雪覆盖与气候相互影响的一个理论解释[李倩、彭公倩、祁立新]等263

南极海冰面积变化的统计分析[祁立新、彭公炳]267

四、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与边界层大气物理272

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辐射年变化特征[卞林根、陆龙骅、贾朋群]等272

中山站附近冰盖近地面湍流参数的观测研究[卞林根、陆龙骅、贾朋群]等282

中山站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湍流通量输送的观测研究[曲绍厚、高登义、卞林根]293

南极冰雪下垫面热量平衡和边界层数值模拟研究Ⅰ物理模型[刘树华]304

五、南极臭氧等大气环境特征的变化及对气候的影响310

近35年来南极地区臭氧的时空变化特征[陆龙骅、卞林根、贾朋群]等310

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和昭和站的中期振荡特征[陆龙骅、周秀骥、卞林根]等321

南极中山站“臭氧洞”和UV-B的特征分析[郑向东、陆龙骅、罗超]等327

南极中山站春季臭氧的卫星反演及其与BREWER观测的比较[胡筱欣、陆龙骅、张凤英]等333

南极大气温度的卫星反演及其与Davis站探空观测的比较[胡筱欣、贾朋群、张凤英]等337

南极臭氧洞形成机理的模拟研究[任传森、李维亮、周秀骥]341

六、南极天气及海冰监测和预报方法的研究355

南极考察航行的气象导航保障技术[余鹤书、刘有奇、张德祥]355

卫星微波辐射资料的再处理过程和产品[邹斌、解思梅、郝春江]362

南极海冰变化特征的研究[邹斌、解思梅、郝春江]370

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趋势[解思梅、邹斌、王毅]378

南极海冰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可预报性[邹斌、解思梅、王毅]385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南极海冰的研究和进展[郝春江、解思梅、王毅]等393

南极普里兹湾海冰变化特征及其监测[张林、李同娟、邹斌]397

1996《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秀骥,陆龙骅主编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南极的天气与气候(1989 PDF版)
南极的天气与气候
1989 北京:气象出版社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1997 PDF版)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1997
气候学研究:气候与环境(1998 PDF版)
气候学研究:气候与环境
1998
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991 PDF版)
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991 北京:地震出版社
火电厂工程环境影响研究(1989 PDF版)
火电厂工程环境影响研究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对检验的影响(1983 PDF版)
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对检验的影响
1983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1996 PDF版)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气候和环境预测研究中心研究公报  第1期(1994 PDF版)
气候和环境预测研究中心研究公报 第1期
1994 北京:气象出版社
大气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1998 PDF版)
大气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
1998 北京:气象出版社
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1979 PDF版)
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
1979 北京:科学出版社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985 PDF版)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985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气候学研究  “天、地、生、”相互影响问题(1989 PDF版)
气候学研究 “天、地、生、”相互影响问题
1989 北京:气象出版社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988 PDF版)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988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人工影响天气和气候(1985 PDF版)
人工影响天气和气候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1999 PDF版)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
1999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