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育花·品花》
作者 | 金芝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56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40108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817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谢词1
惜花集3
论戏剧“三还”3
戏在变中生14
——从程长庚的艺术精神探寻中国戏曲的长生之道26
不断寻求与新的时代相结合26
——浅谈推陈出新”方针的现实意义31
剧团改革声中话创作31
别样的结局34
正确改革是戏曲振兴之魂37
——参与编撰《当代中国戏曲》的启示52
从黄梅戏《天仙配》重上舞台谈起52
风格就是剧种57
——学习黄梅戏小札62
来自民间的戏曲——黄梅戏62
宝岛传情一枝梅69
——安徽省黄梅戏首次赴台湾演出纪略73
剧目建设与戏曲振兴73
“全面获奖”后的沉思85
——从黄梅戏剧目创作与演出谈起85
——兼论“整体性”98
我们在写历史98
——关于《安徽新戏》的回顾与思考111
编剧人才培养散议111
——为安徽艺术学校校庆40周年而作121
试说“大黄梅观”121
育花集135
论戏曲表现冲突的独特性135
戏从变中来148
读《梁祝集锦》谈百花齐放161
既在情理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165
解放思想与繁荣创作173
——观摩献礼调演的启示179
现代戏曲的生命在于质量179
不拘一格创新格183
——安徽省首届艺术节观剧印象187
简论几种流行的“新观念”187
心有灵犀一点通198
——从黄梅戏“老三篇”谈开去198
——从创作角度谈当代意识与历史题材205
角度·力度·亮度205
——省第二届戏剧小品大赛获奖作品读后207
浪潮·浪头·浪花207
——漫话小品兼议《来访》210
改戏三谈210
无心插柳柳成荫223
诗·情·美239
——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手记239
——试探戏曲与电视的融合之路254
闲话“二金合作”254
攀登向上 滚动向前263
——三出名剧再登首届京剧艺术节舞台观后感268
论戏曲唱词的信息量268
论戏曲唱词的力与美282
品花集299
振兴京剧运动的“大管家”299
黄梅戏青年演员马兰319
——读高占祥京剧论稿联想录319
从京剧到黄梅戏328
——王少舫、黄新德现象的思考337
刘鹏春剧作的艺术个性337
戏曲剧本的三重属性351
——读《苏位东剧作选》358
历史的证词358
——读《中国当代十大悲、喜、正剧集》365
攀登者的足迹365
与戏曲创作共命运的理论家374
——读王鸿文集《文苑春秋》374
——读安葵同志三本书印象录382
史实论精 姿丰目秀382
——读于质彬力作《南北皮黄戏史述》391
一个新的历史课题的提出与探索391
——《论坛歌台唱剧神》(《程长庚研究文丛》第一集)编后话)请历史发言410
——《古今中外论长庚》(《程长庚研究文丛》第二集)编后话架起一座立交桥423
——《长庚精神照后人》(《程长庚研究文丛》第三集)编后话评小说《抱玉岩》438
美与爱——王忠瑜文学作品之魂443
把光明献给人间448
1999《惜花·育花·品花》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芝著 1999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家庭插花与花材培育
- 1990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花花
- 1934.04 改造社
-
- 花束&花嫁の花束
- 1988.08 六耀社
-
- 惜花小小子 中
-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 惜花小小子 上
-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 品花诗译
- 198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咏花诗品
- 1986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花非花
- 1988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 品花宝鉴
- 1999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 惜花人已去
- 1982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品花宝鉴
- 1993 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
-
- 商品花卉培育
- 1983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花谢花飞花满天
- 2020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品花宝鉴
- 1998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 体育花絮
- 1988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