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

第一章 从“准确、完整”到实践检验1

一 “准确、完整”与“两个凡是”的对立1

二 形势的发展呼唤实践标准9

三 实践标准的酝酿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前奏23

第二章 一个起了重大作用的小刊物36

一 《理论动态》的创办36

二 《理论动态》的办刊方针46

三 《理论动态》的特点和影响53

四 “特约评论员”的由来57

第三章 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大讨论66

一 《实》文的撰写和修改66

二 《实》文的定稿和发表96

三 最初的争论105

第四章 强大的压力与强有力的支持114

一 一段时间内“不明朗”的局面114

二 邓小平同志明确而强有力的支持122

三 在罗瑞卿同志支持下对“凡是派”的正面回答131

第五章 理论界新闻界密切合作有效推进讨论150

一 理论界和新闻界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的密切合作150

二 新闻界的勇气与机智154

三 理论界卓有成效的努力163

四 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积极行动174

第六章 《理论动态》发表的一系列文章181

一 阐述真理标准问题的第三篇主要文章181

二 其他若干篇重要文章的撰写和发表188

三 呕心沥血,精心组织210

第七章 “诸侯”的支持和参与217

一 黑龙江省委的龙头作用218

二 1978年秋季的中国政治形势228

三 人民解放军各部队领导同志的鲜明态度246

第八章 《红旗》杂志的“一花独放”254

一 所谓“不卷入”的背后254

二 “一花独放”放出了什么?268

三 《重温〈实践论〉》重温了什么?273

四 谭震林的文章中止了《红旗》的“不卷入”方针280

第九章 实践标准同“两个凡是”的决战和胜利289

一 以实践标准推倒“两个凡是”的重大举措289

二 对“两个凡是”的严肃批评301

三 对实践标准的明确肯定310

四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315

第十章 理论务虚会进一步分清是非(上)320

一 理论务虚会的由来和目的320

二 对“两个凡是”的全面揭露和尖锐批评327

三 几位同志的发言和与会者的评论334

第十一章 理论务虚会进一步分清是非(下)361

一 理论务虚会取得的成绩361

二 对理论务虚会的评价和再评价373

第十二章 中央党校结合教学深入进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85

一 毕业学员的生动回忆386

二 教学中突出和贯穿了真理标准问题396

三 一批撒向全国的“真理种子”411

第十三章 地方党校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的重要作用421

一 主动投入,在讨论中起带头和推动作用422

二 培训大批干部,使讨论广泛深入展开430

三 面向社会,积极宣传442

第十四章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课448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讨论的不平衡发展448

二 补课的部署和展开456

三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教育的大普及468

四 大讨论的结尾482

第十五章 大讨论总览488

一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发展阶段488

二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局面的形成496

三 这场大讨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501

四 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505

五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过程中的“14个最”509

附录一 1978年全国各地召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座谈会、讨论会512

附录二 中央和地方报刊关于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的社论、评论篇目辑览518

1997《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沈宝祥著 1997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