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园遐思》

第一辑文坛散步3

手枪、棍棒及其他3

“营养不良”的“时代症”6

《老井》获奖的启示9

“跳进去”与“跳出来”12

激活都市热情14

刀和磨刀石17

多做点“创造性的编辑工作”19

编辑的加减法21

编辑也要下生活23

重视名著的影印出版工作25

出版商的误区27

读书与发现29

别忘了母亲32

从张飞的心理战谈到创作34

“要读世间这部活书”36

话说路遥当矿工39

路遥之死留下的遗憾42

鲁迅的一件憾事44

“苦茶”与“甜茶”47

习字·绘画与作文50

提倡“见血”的文艺批评55

批评家迷失在哪里58

“武松打猫”及其他60

且说“看油画”64

“没有知识是根本不能当作家的”68

有感于茅盾的两个“未尝”71

茅盾批评《地泉》引起的思索76

“蒸笼里”写的书80

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次评奖82

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84

从《夕阳》到《子夜》85

不要“制造抱屈的、不满的人”88

第二辑创作漫谈93

我与客家文学93

情深而文明96

以情感人106

“世界的镜子”与“一小片玻璃”109

文学的思考与思考的文学114

爱情描写的新公式121

改革者形象刍议124

“五千字也许比十万字更好”127

且说小说的“底”130

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塑造人物132

发现:文艺批评的灵魂136

“把自己的人物看作活生生的人”143

要重视“短的艺术”149

重视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152

努力塑造多样化的新人形象157

典型漫谈165

奥勃洛摩夫的影子165

二 是冬尼亚,不是留巴!168

三 玛丝洛娃又黑又亮的眼睛171

四 从孔明与周瑜斗智谈起174

五 有感于重见“华威先生”177

巴金与《家》181

大哥与《春梦》181

二 《激流》的诞生183

三 最早评论《家》的文字184

四 巴金谈《家》的主题186

五 巴金对《家》的修改188

六 “众里寻她千百度”190

第三辑作品评论195

南国风情上笔端——读杨石诗集《东湖诗草》195

美丽的流霞——读关振东诗集《流霞》197

正气浩歌 激荡人间——读王曼、杨永的《怒海澎湃》199

深邃幽远的人生启示录——读贾平凹的中篇小说《腊月·正月》201

比翼奋飞——读卢建中的中篇小说203

绚丽的北国风情画——读郑九蝉中篇小说《淘金滩》205

引人深思的人物形象——评张抗抗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207

泥土的芳香——王润滋和他的创作210

超越自己——评叶文玲的短篇小说创作212

“路在脚下”——读叶文玲中篇小说《小溪九道弯》221

一个颇具新意的母亲形象——读韦君宜的《母与子》223

十里秦淮花一枝——读陆拂明的长篇小说《兰舟恋》225

通俗小说的新收获——读金振林长篇小说《蛇医游侠传》227

题旨深远 别具风貌——评陈建功的小说《飘逝的花头巾》229

人性的感悟——评智量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233

散文创作的新拓展——评《散文获奖作品二集》239

彩色人生 故国情思——读《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小说选》241

水墨如弦 扣之有声——读张省的江南水乡画243

写胸中逸气——读刘斯奋的文人画245

客家山村意趣浓——谈罗昌明的彩墨画《客家山村》246

意蕴深刻 别具一格——读冯骥才的中篇小说《神鞭》247

捕捉生活中的闪光——读冯骥才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249

品味人生——读夏马的《南遨掠影》251

一本洋溢生命激情的书——读戴木胜的散文集《望深圳望香港》255

他们和她们——上海青年作家作品印象258

转型期农民企业家的形象——评朱崇山报告文学《明天的早晨》277

来自特区的报告:品尝与展望——从朱崇山、李钟声等人的作品谈特区报告文学创作282

有这样一位女警官——读王明丽的纪实文学《女警官金小林》288

女警官的梦——读王明丽的纪实文学《女警官的梦》290

发自痛苦心灵的呼声——评刘云耕的纪实小说《怨书·恨书·情书》292

浪子的心曲——谈孙义民的《他,走出了一条新生之路》294

可喜的收获——读《来自白茅岭劳改农场的报告》296

旋转人生:转型期的特区人生心态——评陈伯坚长篇小说《滨海城的公关小姐》308

人缘与书缘——读弘征的《书缘》314

微型小说研究的新拓展——读江曾培的《微型小说面面观》317

乡情·亲情·世情——评张步真的《红墙内的桑梓情》和《故园行》320

情真意切 笔下生辉——致赵丽宏、赵小凡父子327

爱的甘泉——读赵丽宏散文集《爱之初》331

“李晓现象”的社会意蕴——李晓小说创作论334

漫谈郑芸的长篇小说《恐惧的情感》349

愿小鹰展翅高翔——王小鹰和她的小说创作359

客家文学:历史的沉淀与反思——致《我的故乡野猪坳故事》作者李西闽373

血玫瑰:客家山村的奇葩——读廖红球小说集《血玫瑰》381

读“诗怪”李金发写的小说《异国情调》385

散文不散——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艺术特色387

略论三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创作393

独遣春温上笔端——戴胜德创作论之一408

深圳河畔潮头涌——戴胜德创作论之二411

沃土幽香——戴胜德创作论之三415

蒲叶溪的情韵——古华小说论之一418

古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列——古华小说论之二434

噩梦醒来是早晨——张贤亮长篇小说《烦恼就是智慧》解读之一445

情感岩浆的喷发——张贤亮长篇小说《烦恼就是智慧》解读之二460

《我看广东》的创新意识——谈程贤章的“专访”写作472

对人生况味的整体性品尝——程贤章小说论之一475

改革文学的新拓展——程贤章小说论之二478

“把歌颂人民放在心中”——陈世旭作品论之一487

知识分子灵魂的裸露——陈世旭作品论之二491

陈世旭小说艺术论——陈世旭作品论之三502

性格的力量:《女巫》解读——竹林小说创作论之一529

现实主义的魅力:文学的回归释《女巫》——竹林小说创作论之二539

《挚爱在人间》:竹林创作的新追求——竹林小说创作论之三544

《挚爱在人间》:竹林创作的新意象——竹林小说创作论之四552

后记557

1996《玫瑰园遐思》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丘峰,张蜀君著 1996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野玫瑰(1989 PDF版)
野玫瑰
1989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玫瑰园故事(1999 PDF版)
玫瑰园故事
1999
玫瑰( PDF版)
玫瑰
春潮书局
金玫瑰( PDF版)
金玫瑰
红玫瑰与白玫瑰( PDF版)
红玫瑰与白玫瑰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玫瑰玫瑰我爱你(1993 PDF版)
玫瑰玫瑰我爱你
1993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红玫瑰与白玫瑰(1988 PDF版)
红玫瑰与白玫瑰
1988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玫瑰谷(1989 PDF版)
玫瑰谷
1989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玫瑰门(1989 PDF版)
玫瑰门
1989 北京:作家出版社
玫瑰海(1986 PDF版)
玫瑰海
1986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玫瑰笺(1985 PDF版)
玫瑰笺
1985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玫瑰(1998 PDF版)
玫瑰
1998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玫瑰玫瑰我爱你(1986 PDF版)
玫瑰玫瑰我爱你
1986 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玫瑰园(1978 PDF版)
玫瑰园
1978 星光出版社
红玫瑰与白玫瑰(1998 PDF版)
红玫瑰与白玫瑰
1998 北京:台海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