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县志》求取 ⇩

概述1

第一篇 大事记49

第二篇行政建置49

第一章 地理位置49

第二章 境域沿革49

第三章 建置沿革50

第四章 行政区划51

第三篇自然环境61

第一章 地质61

第一节 地质构造61

第二节 地层62

第三节 地震63

第四节 矿物63

第二节 山脉64

第一节 地势64

第二章 地貌64

第三节 丘陵65

第四节 平原66

第三章 气候66

第一节 光照66

第二节 温度67

第三节 降水68

第四节 风69

第五节 湿度蒸发70

第六节 霜雾71

第七节 雷暴71

第八节 物候72

第四章 水文73

第一节 河流73

第三节 地下水75

第二节 湖泉75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76

第五章 土地77

第一节 土地构成77

第二节 土壤性质77

第三节 土壤分布78

第六章 生物78

第一节 植物78

第二节 动物79

第三节 药材80

第七章 自然灾害80

第一节 旱灾81

第二节 涝灾83

第三节 风灾86

第四节 雹灾87

第六节 虫灾88

第五节 霜灾88

第四篇人口91

第一章 人口规模91

第一节 人口数量91

第二节 人口分布91

第三节 人口密度92

第二章 人口变动92

第一节 自然变动92

第二节 机械变动93

第三章 人口构成95

第一节 性别95

第二节 年龄96

第三节 文化97

第四节 民族98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99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计划生育队伍99

第四章 人口控制99

第三节 节育技术100

第四节 控制效果100

第五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100

第六章 婚姻家庭姓氏101

第一节 婚姻101

第二节 家庭101

第三节 姓氏102

第五篇政党10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新郑地方组织105

第一节 机构105

第二节 党员112

第三节 党的代表会113

第四节 建国前党的活动114

第五节 政事纪略117

第六节 日常党务工作130

第二章 国民党及其他党派地方组织133

第一节 国民党新郑县执行委员会133

第二节 其他党派134

第六篇政权政协139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139

第一节 选举139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40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142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145

第二章 人民政府147

第一节 政府机构147

第二节 政事纪略151

第一节 政协机构153

第二节 历届人民协商会议153

第三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53

第三节 历届政协会议154

第四节 主要活动155

第四章 旧政府 参议会157

第一节 清代县衙157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157

第三节 民国参议会158

第七篇群众团体167

第一章 工会167

第一节 组织沿革167

第二节 历届工人代表大会167

第三节 工会活动168

第二章 农民团体168

第一节 农会168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69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169

第二节 农民协会169

第二节 反帝大同盟171

第三节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72

第四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172

第五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173

第四章 妇女团体173

第一节 妇女会173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174

第五章 工商团体176

第一节 商务会176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176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177

第六章 学术团体177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177

第二节 中苏友好协会178

第七章 其他团体178

第一节 红十字会178

第二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78

第三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178

第八篇公安 司法181

第一章 公安181

第一节 机构181

第二节 侦查破案182

第三节 社会治安管理182

第四节 交通管理183

第五节 消防183

第六节 特种行业管理184

第二章 检察185

第一节 机构185

第二节 刑事检察185

第六节 控告 申诉检察186

第一节 机构186

第三章 审判186

第三节 法纪检察186

第五节 监所检察186

第四节 经济检察186

第二节 刑事审判187

第三节 民事审判187

第四节 经济审判188

第五节 甄别复查188

第四章 司法行政管理189

第一节 机构189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189

第三节 民事调解189

第五章 旧警察与司法190

第一节 警察机构190

第四节 律师190

第五节 公证190

第二节 司法机构191

第九篇军事195

第一章 主要战事195

第一节 清代以前战事195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196

第二章 驻军 过军199

第一节 清代以前驻军、过军199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过军199

第三节 建国后驻军201

第三章 兵役201

第一节 民国兵役制201

第四章 地方武装202

第一节 清代武装202

第二节 建国后兵役制202

第二节 民国时期武装203

第三节 建国后军事机构与武装203

第五章 民兵204

第一节 民兵组织204

第二节 思想教育与军事训练205

第三节 民兵活动205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211

第二节 经营管理211

第一章 经济体制211

第十篇农业211

第二章 经济结构214

第一节 区域结构214

第二节 产业结构215

第三章 耕地肥料216

第一节 耕地面积216

第二节 平整土地216

第四节 土壤改良217

第三节 肥料施用217

第四章 水利218

第一节 水利工程218

第二节 防洪排涝226

第三节 水产227

第四节 管理227

第五章 农业机具229

第一节 机具类别229

第二节 经营管理233

第六章 种植业234

第一节 粮食作物234

第二节 经济作物239

第三节 农业科技242

第四节 管理机构245

第一节 林木种类与分布247

第七章 林业247

第二节 植树造林248

第三节 枣树249

第四节 泡桐250

第五节 刺槐251

第六节 其他林果树251

第七节 林业技术253

第八节 管理254

第八章 养殖业256

第一节 畜禽饲养256

第二节 饲料259

第三节 品种引进与改良260

第四节 疫病防治261

第五节 管理机构264

第二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270

第一节 私营和个体手工业270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270

第十一篇工业270

第三节 县属集体工业271

第二章 工业生产272

第一节 电力工业272

第二节 机械工业276

第三节 建材工业277

第四节 化学工业279

第五节 烟草加工业280

第六节 食品工业281

第七节 纺织工业282

第八节 印刷工业282

第九节 其他工业283

第三章 工业管理284

第一节 管理体制284

第二节 管理内容285

第一节 工业289

第十二篇乡镇企业289

第一章 行业289

第二节 建筑业294

第三节 运输业295

第四节 商业服务业295

第五节 农业企业296

第二章 经营管理296

第一节 管理机构296

第二节 管理内容297

第十三篇交通301

第一章 公路301

第一节 线路301

第二节 桥涵303

第三节 交通工具304

第四节 运输305

第五节 管理305

第一节 线路307

第二章 铁路307

第二节 桥涵308

第三节 车站308

第四节 运输309

第三章 水路310

第一节 航道310

第二节 航运310

第三节 管理311

第四章 邮电311

第一节 邮路311

第二节 邮政313

第三节 电话314

第四节 电报315

第五节 管理315

第一节 私营和个体商业319

第十四篇商业319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319

第二节 国营商业321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322

第四节 集体商业324

第二章 商品购销324

第一节 生产资料324

第二节 农副产品及废旧物资326

第三节 日用工业品330

第四节 食品与副食品334

第五节 对外贸易335

第三章 粮油经营337

第一节 粮油购销337

第二节 粮油储运342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344

第一节 饮食业344

第三节 管理机构344

第二节 服务业345

第五章 集市贸易346

第一节 集市346

第二节 古会与物交会347

第三节 商场347

第十五篇财税 金融355

第一章 财政355

第一节 财政体制355

第二节 财政收支356

第三节 企业财务管理362

第四节 财政监察363

第五节 公债 国库券363

第六节 机构364

第一节 税种365

第二章 税务365

第二节 税收366

第三节 税收减免372

第四节 税政管理373

第五节 机构374

第三章 金融374

第一节 货币374

第二节 存款375

第三节 信贷378

第四节 保险382

第五节 机构382

第十六篇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387

第一章 县城建设387

第一节 总体规划387

第二节 旧城修建388

第三节 城区建设388

第一节 规划392

第二章 村镇建设392

第二节 集镇393

第三节 村庄394

第三章 建筑队伍394

第四章 环境保护395

第一节 环境污染395

第二节 环境质量监测396

第三节 保护与管理396

第五章 城乡建设管理397

第一节 管理机构397

第二节 建设管理398

第三节 市政管理398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399

第十七篇经济管理403

第一章 计划管理403

第一节 计划制定403

第一节 物价404

第二节 计划管理404

第二章 物价管理404

第二节 物价管理405

第三节 管理机构406

第三章 计划物资管理406

第一节 物资管理406

第二节 管理机构407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407

第一节 市场管理407

第二节 企业管理408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408

第四节 机构409

第五章 计量管理409

第一节 计量制度409

第一节 统计项目410

第二节 管理410

第六章 统计管理410

第二节 管理411

第十八篇社会保障415

第一章 劳动415

第一节 职工队伍415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415

第三节 劳动福利417

第四节 安全生产418

第二章 工资419

第一节 工资制度419

第二节 工资调整420

第三节 工资形式422

第四节 福利津贴423

第一节 优待 抚恤424

第三章 社会福利424

第二节 救济 扶贫425

第三节 孤寡老人赡养426

第十九篇人民生活431

第一章 农民生活431

第二章 职工生活432

第二十篇教育科技438

第一章 教育438

第一节 教育行政438

第二节 教师队伍440

第三节 教育经费441

第四节 学校教育446

第五节 业余教育456

第二章 科学技术457

第一节 科技管理457

第二节 科普 科技情报460

第三节 科技成果461

第四节 科技市场462

第五节 地震测报463

第六节 气象测报463

第二十一篇文化467

第一章 文化艺术467

第一节 机构467

第二节 文艺创作470

第三节 民间文艺471

第四节 戏曲474

第五节 电影475

第六节 图书477

第二章 新闻书刊477

第一节 机构477

第二节 广播 电视 录像478

第四节 刊物 志书479

第三节 报纸 通讯479

第三章 档案480

第一节 机构480

第二节 档案管理480

第二十二篇文物 古迹485

第一章 文物保护485

第一节 机构485

第二节 保护485

第二章 古遗迹486

第一节 文化遗址486

第二节 黄帝遗迹489

第三节 古迹490

第三章 古城491

第一节 郑韩故城491

第二节 华阳城492

第一节 凤台寺塔493

第三节 苑陵城493

第四章 古塔493

第二节 荆王石塔494

第三节 卧佛寺塔494

第五章 古墓葬495

第一节 子产墓495

第二节 渔父子冢495

第三节 许岗战国墓群495

第四节 战国葬马坑496

第五节 裴度墓496

第六节 五代后周皇陵496

第七节 欧阳修墓497

第八节 吕公著墓497

第六章 馆藏文物498

第一节 古动物化石498

第九节 高拱陵墓498

第二节 石器499

第三节 青铜器500

第四节 玉器501

第五节 陶瓷器502

第六节 石刻503

第二十三篇卫生 体育511

第一章 卫生511

第一节 机构511

第二节 卫生队伍与医疗器械513

第三节 疫病防治517

第四节 医疗520

第五节 卫生保健522

第二章 体育524

第一节 机构524

第二节 体育项目与设施525

第三节 体育活动527

第四节 体育竞赛529

第二十四篇民情 风俗533

第一章 宗教533

第一节 伊斯兰教533

第二节 基督教533

第三节 天主教534

第四节 佛教 道教534

第二章 帮会 社会弊病535

第一节 帮会535

第二节 社会弊病535

第三章 风俗习惯536

第一节 婚嫁丧葬536

第二节 起居饮食537

第三节 服饰发型538

第四节 人生仪礼539

第五节 岁时节日540

第六节 陋习迷信542

第四章 方言544

第一节 语音544

第二节 语汇548

第三节 语法565

第四节 标音例句566

第二十五篇人物571

第一章 黄帝571

第二章 人物传572

第三章 人物简介596

第四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608

第二十六篇 乡镇概况639

附录639

重要文献辑存639

二 历代诗文选653

三 关于黄帝故里的文选662

续篇685

第一章改革685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685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685

第三节 科技体制改革687

第四节 教育改革688

第二章 党政群团688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688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689

第三节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郑县委员会691

第四节 总工会代表大会692

第五节 妇女代表大会693

第六节 共青团代表大会693

第三章 经济693

第一节 农业693

第二节 工业694

第三节 乡镇企业695

第四节 城乡建设696

第五节 交通697

第六节 商业698

第七节 财税 金融699

第八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700

第九节 人民生活701

第四章 教科文702

第一节 教育702

第二节 科技703

第三节 文化705

第四节 黄帝故里、故都游览区开发706

第五节 卫生707

第六节 体育707

修志后记708

1992《新郑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文学主编;新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2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