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县志》求取 ⇩

第一编 政区1

第一章 建置沿革1

目录1

第二章 行政区划4

第三章 县城26

第四章 区乡(镇)30

第一节 地层41

第一章 地质41

附:金华地区石门农垦场41

第二编 自然环境41

第三节 岩浆岩43

第二节 构造43

第四节 矿藏44

第一节 山地丘陵46

第二章 地形46

第三节 河谷平原50

第二节 缓坡岗地50

第一节 气温51

第三章 气候51

第二节 降水52

第四节 异常天气56

第三节 日照56

第一节 义乌江57

第四章 主要江河57

第三节 金华江59

第二节 武义江59

第四节 衢江61

第五章 水文62

第一节 水位流量径流63

第二节 输沙量含沙量65

第三节 水温水质66

第四节 地下水67

第一节 土壤分类68

第六章 土壤68

第二节 土壤分布及特点70

第七章 野生动植物72

第三节 改良利用72

第一节 野生动物73

第二节 野生植物75

第八章 自然灾害79

第一节 历代人口86

第一章 人口发展和分布86

第三编 人口86

第二节 人口分布89

第二节 性别家庭婚姻93

第一节 民族93

第二章 人口构成93

第三节 年龄94

第四节 文化程度职业95

第二节 归侨侨眷96

第一节 侨胞96

第三章 侨胞归侨侨眷96

第一节 主要措施97

第四章 计划生育97

第二节 专业队伍98

第一节 农民生活99

第五章 人民生活99

第二节 职工生活102

第一节 姓氏录104

第六章 姓氏104

第二节 万人以上姓氏来历105

第三节 迁徙缘由107

第一节 土地改革108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08

第四编 农业108

第二节 互助合作110

第三节 人民公社111

第一节 土地资源112

第二章 土地管理112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12

第三节 土地征用113

第二节 地籍管理113

第三章 主要农作物区域分布114

第四章 粮油生产116

第二节 春粮119

第一节 水稻119

第五章 科技推广和应用120

第四节 油料作物120

第三节 秋旱粮120

第一节 良种推广121

第二节 改良土壤122

第四节 栽培技术123

第三节 种植制度123

第五节 植物保护125

第二节 棉花蚕桑127

第一节 金华火腿127

第六章 名特产127

第三节 茶叶花卉129

第四节 水果蔬菜藕粉131

第五节 佛手药材132

第一节 猪133

第七章 畜禽蜂133

第二节 牛羊兔134

第三节 禽135

第四节 蜜蜂136

第五节 饲养技术137

第六节 疫病防治138

第一节 开发139

第八章 低丘红壤开发139

第二节 效益141

第一节 农具142

第九章 农机具142

第二节 农业机械143

第十章 场站企业145

第三节 农机管理145

第一节 植被分布148

第一章 森林资源148

第五编 林业148

第三节 树种149

第二节 面积蓄积149

第四节 利用150

第五节 资源消长154

第一节 采种育苗155

第二章 绿化造林155

第二节 造林育林156

第三节 基地建设158

第二节 护林防火160

第一节 山林权属160

第三章 管理保护160

第三节 病虫防治161

第四章 林业科技162

第一节 国营林场163

第五章 林场专业户163

第二节 集体林场164

第三节 专业户165

第一节 江河治理166

第一章 河道整治166

第六编 水利166

第三节 水土保持167

第二节 溪流治理167

第一节 蓄水工程168

第二章 水利建设168

第二节 提灌工程176

第三节 引水工程178

第二节 经营管理179

第一节 工程管理179

第三章 管理179

第一节 水电站建设180

第四章 小水电180

第二节 电站类别181

第一节 资源184

第五章 水产184

第二节 渔业185

第三节 渔业技术与管理186

第一章 概况189

第七编 工业189

第一节 经济类型193

第二章 经济类型与隶属关系193

第二节 隶属系统194

第三章 工业门类197

第一节 机械工业199

第二节 电力工业205

第三节 化学工业209

第四节 建材工业212

第五节 森林工业214

第六节 食品工业215

第七节 纺织工业219

第八节 缝纫工业221

第九节 皮革工业222

第十节 造纸工业223

第十一节 文教艺术用品工业224

第十三节 其他工业226

第十二节 冶金工业226

第四章 中央、省、地属在金企业228

第一节 铁路线230

第一章 铁路230

第八编 交通邮电230

第一节 公路建设231

第二章 公路231

第二节 铁路运输231

第二节 公路运输234

第三节 公路养护236

第五节 汽车维修237

第四节 安全管理237

第一节 河道238

第三章 水路238

第二节 水路运输和管理239

第一节 乡村道路240

第四章 民间道路240

第二节 民间运输241

第一节 桥梁242

第五章 桥梁渡口机场242

第二节 渡口246

第一节 驿站铺舍递运所247

第六章 邮电机构沿革247

第三节 飞机场247

第三节 邮政局248

第二节 民信局248

第五节 邮电局249

第四节 电信局249

第六节 邮电分支机构250

第一节 邮路251

第七章 邮政251

第二节 投递252

第三节 邮政业务254

第四节 军邮255

第八章 电信256

第一节 电报256

第二节 电话258

第一节 街道里弄262

第一章 城区建设262

第九编 城乡建设262

第二节 公共交通桥梁264

第三节 供水排水265

第五节 园林267

第四节 供电267

第六节 房屋建设268

第一节 汤溪镇269

第二章 建制镇269

第二节 孝顺镇270

第三节 琅琊镇271

第一节 集镇272

第三章 乡村建设272

第二节 农村273

第二节 设计施工274

第一节 建筑队伍274

第四章 建筑业274

第一节 公房275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275

第六章 环境保护276

第二节 私房276

第一节 污染277

第二节 治理278

第七章 白蚁防治279

第一节 建国前的私营商业280

第一章 私营商业280

第十编 商业280

第二节 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83

第二章 经营体制285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286

第一节 国营商业286

第四节 个体商业288

第三节 合作商店(组)288

第二节 机电设备289

第一节 金属材料289

第五节 其他商业289

第三章 生产资料购销289

第四节 化建材料290

第三节 农业机械290

第五节 化肥农药292

第一节 粮食市场293

第四章 粮油购销293

第二节 粮油购销294

第四节 储运298

第三节 饲料供应298

第二节 五金交电300

第一节 棉布百货300

第五章 日用工业品购销300

第三节 日用杂品301

第二节 石油303

第一节 煤炭303

第六章 燃料购销303

第一节 纺织原料类304

第七章 土特产购销304

第二节 饮食品类305

第四节 畜产品类306

第三节 花卉类306

第一节 畜禽水产品307

第八章 副食品购销307

第五节 废品回收利用307

第二节 蔬果豆制品309

第三节 其他副食品311

第一节 饮食业312

第九章 饮食服务312

第三节 其他313

第二节 旅馆业313

第一节 集市314

第十章 集市贸易314

第二节 物资交流315

第一节 出口商品316

第十一章 对外贸易316

第二节 经营方式318

第一节 市场管理320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320

第十一编 工商管理320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322

第三节 合同商标广告325

第一节 物价管理327

第二章 物价327

第二节 物价演变328

第三节 交换比价329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333

第三章 计量333

第二节 计量管理334

第三节 计量器具生产335

第四节 标准化336

第一节 机构沿革337

第一章 财税机构财政体制337

第十二编 财政金融337

第二节 财政体制338

第一节 民国时期财政收支339

第二章 财政收支339

第二节 建国后财政收支340

第二节 企业财务345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345

第三章 财务管理财政监督345

第一节 田赋制度346

第四章 田赋农业税346

第三节 财政监督346

第二节 农业税348

第一节 建国前工商税捐350

第五章 工商税收350

第三节 契税350

第二节 建国后工商税353

第一节 钱庄当铺银楼355

第六章 金融机构355

第二节 银行356

第三节 信用社358

第二节 法币360

第一节 银两银元360

第七章 货币360

第三节 人民币361

第一节 工商信贷363

第八章 信贷363

第二节 农业信贷364

第四节 存款367

第三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367

第五节 利率368

第七节 民间借贷371

第六节 结算371

第一节 金库372

第九章 金库债券保险372

第三节 保险373

第二节 债券373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和活动37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375

第十三编 党派群团375

第二节 党代表会议代表大会县委会380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386

第四节 纪律检查工作388

第五节 组织工作391

第六节 宣传工作393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395

第八节 党校397

第九节 人民来信来访398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399

第二章 民主党派399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400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400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401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401

第一节 工人组织403

第三章 群众团体403

第六节 九三学社403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409

第二节 农民组织409

第四节 妇女组织412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414

第六节 文学艺术界组织416

第七节 科学技术工作者组织417

第八节 个体劳动者组织418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419

第四章 其他党派419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420

第四节 中国青年党421

第三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421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常务委员会423

第一章 权力机关423

第十四编 政权政协423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426

第三节 清末民初代议机构434

第一节 解放前行政机构436

第二章 政府机构436

第二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权446

第三节 人民政府447

第四节 基层政权455

第五节 外事456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458

第三章 政协458

第二节 工作概要462

第一节 机构沿革464

第一章 公安464

第十五编 公安司法464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466

第二节 清查登记禁毒禁赌466

第四节 取缔反动道会门467

第六节 看守劳改468

第五节 打击刑事罪犯468

第七节 社会治安469

第八节 消防470

第二节 刑事检察472

第一节 机构沿革472

第二章 检察472

第四节 经济检察473

第三节 法纪检察473

第六节 申诉、控告检察474

第五节 监所检察474

第二节 审判制度475

第一节 机构沿革475

第三章 审判475

第四节 民事审判476

第三节 刑事审判476

第一节 调解477

第四章 司法行政477

第五节 经济审判477

第六节 申诉复查477

第三节 法制宣传478

第二节 乡镇法律服务工作478

第四节 公证479

第五节 律师480

第二节 普选481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选举481

第十六编 民政481

第一章 基层选举481

第一节 拥军支前484

第二章 拥军优属484

第二节 抚恤485

第三节 定期定量补助486

第四节 群众优待487

第二节 军队干部离退休安置488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488

第三章 安置工作488

第一节 生产救灾490

第四章 救灾救济490

第三节 军地两用人才开发使用490

第三节 城镇生产自救491

第二节 农村扶贫491

第四节 社会救济492

第五章 社会福利494

第二节 残疾人安置495

第一节 鳏寡老人供养495

第六章 殡葬496

第三节 孤儿弃婴收养496

第七章 婚姻497

第一节 移民安置498

第八章 移民498

第九章 收容遣送499

第二节 支援宁夏499

第一节 干部状况501

第一章 干部501

第十七编 人事劳动501

第二节 干部管理503

第三节 干部制度504

第二节 工人队伍506

第一节 用工制度506

第二章 工人506

第三节 定员定额507

第四节 职业培训508

第一节 工资509

第三章 工资奖金509

第四章 劳保福利514

第一节 劳动保护514

第二节 奖金514

第一节 失业与精简人员安置516

第五章 劳动就业516

第二节 劳动保险516

第二节 知识青年安置与待业人员安置517

第一章 武装建制519

第十八编 军事519

第二章 驻军520

第一节 募兵征兵521

第三章 兵役521

第三节 预备役522

第二节 志愿兵义务兵522

第一节 组织沿革523

第四章 民兵523

第三节 重要活动524

第二节 训练524

第五章 人民防空525

第二节 农民起义起事526

第一节 清代前重大战事526

第六章 战事526

第四节 红军时期战事528

第三节 北伐时期战事528

第五节 抗日时期战事529

第六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531

第七节 剿匪532

第一节 县学534

第一章 县学书院塾学534

第十九编 教育534

第三节 私塾社学535

第二节 书院535

第一节 幼儿园设置536

第二章 幼儿教育536

第三节 幼儿园选介537

第二节 课程设置537

第一节 学校设置538

第三章 小学教育538

第二节 教育教学540

第三节 小学选介543

第一节 学校设置545

第四章 中学教育545

第二节 教育教学547

第三节 中学选介550

第一节 中等专业教育553

第五章 职业教育553

第二节 中等技工教育555

第三节 职业中学教育556

第一节 学校设置557

第六章 高等教育557

第二节 院校简介559

第二节 职工业余文化教育560

第一节 农民业余文化教育560

第七章 成人教育560

第三节 干部业余文化教育561

第一节 队伍562

第八章 教师562

第四节 函授教育562

第二节 待遇565

第三节 培训567

第二节 活动568

第一节 组织568

第九章 教学研究568

第三节 成果569

第一节 经费570

第十章 经费设施设备570

第二节 设施设备574

第十一章 勤工俭学576

第一节 县级科研单位578

第一章 科研机构578

第二十编 科技科研578

第二节 厂办科研机构579

第二节 科技咨询与培训580

第一节 科普宣传580

第二章 科技普及580

第一节 科学研究581

第三章 科学研究及成果581

第二节 科研成果582

第四章 农村能源587

第一节 柴草资源和消耗588

第二节 省柴灶589

第三节 沼气利用590

第四节 太阳能资源591

第一节 解放前的文化机构592

第一章 机构592

第二十一编 文化592

第二节 解放后的文化机构593

第一节 文学创作594

第二章 文学艺术594

第二节 民间文学595

第三节 戏剧601

第四节 美术书法摄影604

第五节 音乐舞蹈605

第六节 民间艺术606

第二节 图书馆608

第一节 档案608

第三章 档案图书608

第三节 发行610

第一节 通讯报道611

第四章 通讯报刊611

第二节 报纸612

第三节 刊物614

第一节 电影放映616

第五章 电影广播电视616

第二节 广播617

第一节 名胜619

第六章 文物胜迹619

第三节 电视619

第二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1

第三节 古文化遗址古建筑623

第四节 文物625

第七章 部分著译书目627

第一节 县属医疗机构634

第一章 医疗机构634

第二十二编 卫生体育634

第二节 区乡村医疗机构636

第三节 地属、铁路、部队医院637

第四节 私人诊所638

第一节 中医639

第二章 中西医639

第二节 西医640

第一节 疫病防治641

第三章 卫生保健641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641

第二节 公共卫生645

第三节 妇幼保健646

第二节 药品经营648

第一节 药品生产648

第四章 药品生产和管理648

第三节 药政管理649

第一节 学校体育650

第五章 体育事业650

第二节 群众体育652

第三节 人才培养654

第四节 场地设施655

第一节 县级比赛656

第六章 体育比赛656

第二节 地区级以上比赛661

第一节 概况669

第一章 方言669

第二十三编 方言宗教风俗669

第二节 音系671

第三节 音节表675

第四节 词汇683

第五节 语法举隅688

第一节 佛教道教691

第二章 宗教691

第二节 天主教基督教692

第二节 生产习俗693

第一节 民风693

第三章 风俗693

第三节 生活习俗695

第四节 岁时习俗696

第五节 礼仪习俗698

第七节 畲族风俗699

第六节 庙会699

第八节 斗牛700

第九节 新风尚701

第一章 人物传略703

第二十四编 人物703

第二章 人物简介736

第三章 烈士英名录742

金华学派755

第二十五编 专记755

龙华会759

抗战初期金华文化762

台湾义勇队在金华771

战时政治工作队774

附录776

旧志考略776

旧志辩证778

统一共和党金华分部及其规约780

历代诗文选辑782

后记796

修志人员名录798

1992《金华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2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