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研究》求取 ⇩

序言 杨发勋1

第一篇正确认识和研究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1

第一章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1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2

写在出版之际 毛余3

前言5

第二节党领导的武装斗争6

第三节 对民族历史遗产的批判继承12

第四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20

第二章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是党和人民智慧及经验的结晶24

第一节 全党全军及根据地人民实践的结果24

第二节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战争后勤实践中的理论创造26

第三节 毛泽东对人民战争后勤理论创立的卓越贡献31

第三章 人民战争后勤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41

第一节 革命战争后勤实践的成功,标志着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存在41

第二节 人民战争后勤与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同属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43

第三节 确立人民战争后勤理论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中的应有地位45

第四章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卓越贡献46

第一节 毛泽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人民战争后勤实践47

第二节 毛泽东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人民战争后勤的实践和理论问题51

第三节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发展.56

第五章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特性61

第一节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阶级性61

第二节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实践性64

第三节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创造性66

第四节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丰富性69

第五节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完整性71

第六节 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中国特色74

第六章 研究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方法论76

第一节 坚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76

第二节 坚持有的放矢82

第三节 坚持发展的观点84

第二篇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观87

第一章 人民战争后勤是人民战争的战略问题89

第一节 人民战争后勤对于人民战争全局具有决定性意义89

第二节 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是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94

第三节 把战争后勤提到较高的原则性上去解决,是研究战争战略问题的任务之一98

第二章 人民战争依赖人民战争后勤102

第一节 对战争依赖战争后勤的历史的考察102

第二节 党领导的人民战争依赖人民战争后勤107

第三章 人民战争后勤是决定人民战争指导的物质基础116

第一节 在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上,确定战争(战役)规模119

第二节 在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上,确定战略战术124

第三节 在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上,确定作战形式128

第四节 在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上,确定作战方法131

第五节 在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上,确定军队行动133

第六节 在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上,确定军队规模137

第七节 在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上,确定兵种军种构成142

第八节 在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上,确定供给制度146

第四章 人民战争对于人民战争后勤的反作用151

第一节 人民战争解放了根据地的生产力,为人民战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52

第二节 用打胜仗的办法直接增强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158

第五章 正确指导人民战争后勤实践,使革命战争物质基础由弱变强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161

第一节 正确理解“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思想161

第二节 革命战争中敌我战争物质基础完成相反变化的规律164

第三节 主观正确指导对人民战争物质基础由弱变强的决定性作用167

第三篇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战略170

第一章 全党注重人民战争后勤171

第一节 党始终抓住人民战争的重要环节——战争后勤172

第二节 提出任务,制定政策179

第三节 调查研究,指导革命战争后勤实践185

第四节 政治动员188

第二章 建立巩固的革命战争后方——根据地193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问题的产生193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对于人民战争后勤的意义196

第三节 根据地在士地革命战争后勤中的作用198

第四节 根据地在抗日游击战争后勤中的作用201

第五节 根据地在解放战争后勤中的作用205

第三章 坚持广泛的统一战线,聚积革命战争的物质力量208

第一节 统一战线是贏得革命战争胜利的法宝208

第二节 统一战线在革命战争后勤上的伟大作用212

第三节 华侨抗日统一战线在中国抗日战争后勤中的巨大作用218

第四章 发展经济,保障革命战争供给224

第一节 发展经济保障土地革命战争供给224

第二节 发展经济保障抗日游击战争供给244

第三节 发展经济保障解放战争供给264

第五章 全军动手创造革命战争后勤278

第一节 全军动手创造土地革命战争后勤280

第二节 全军动手创造抗日游击战争后勤285

第三节 全军动手创造解放战争后勤292

第六章 依赖敌人的军事工业296

第一节 取之于敌的意义296

第二节 取之于敌解决土地革命战争的武器装备300

第三节 取之于敌解决抗日游击战争的武器装备304

第四节 取之于敌解决解放战争的武器装备308

第七章 依靠人民群众从物质上支援革命战争312

第一节 人民群众对土地革命战争的物质支援314

第二节 人民群众对抗日游击战争的物质支援321

第三节 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物质支援329

第八章 保护革命战争物质基础,破坏敌之战争物质基础342

第一节 运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之基本原则于战争后勤的意义342

第二节 保护土地革命战争物质基础,破坏敌之战争物质基础346

第三节 保护抗日游击战争物质基础,破坏敌之战争物质基础353

第四节 保护解放战争物质基础,破坏敌之战争物质基础361

第九章 军民兼顾366

第一节 军民兼顾是解决革命战争物质基础问题的战略指导方针366

第二节 军民兼顾解决土地革命战争的物质需要370

第三节 军民兼顾解决抗日游击战争的物质需要379

第四节 军民兼顾解决解放战争的物质需要388

第十章 自力更生,争取外援393

第一节 自力更生是指导人民战争后勤实践的基本方针394

第二节 自力更生不是自我封闭399

第三节 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403

第十一章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07

第一节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义407

第二节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论和实践411

第三节 加强教育管理和法制建设424

第四篇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新发展431

第一章 毛泽东国防后勤理论是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新发展431

第一节 国防后勤理论与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的关系432

第二节 毛泽东国防后勤理论产生的必然性434

第三节 国防后勤理论的重要意义437

第二章 毛泽东国防后勤理论439

第一节 全党注重国防后勤的思想439

第二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民经济与国防后勤关系的思想444

第三节 建立合理的工业及国防工业布局和完善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的思想450

第四节 建设国防战略后方的思想454

第五节 集中有限物力财力发展尖端武器的思想458

第六节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思想462

第七节 质量第一的思想465

第八节 国防物资储备的思想467

第九节 国防后勤防护的思想470

第十节 国防后勤动员的思想472

第十一节 军队进行生产的思想475

第十二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477

第十三节 自力更生争取外援的思想480

第三章 新时期国防后勤理论的重要发展483

第一节 邓小平杰出的理论贡献483

第二节 新时期国防后勤理论的基石488

第三节 增强国防后勤潜力的“忍耐”思想494

第四节 国防工业加入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499

第五节 改革国防后勤体制的思想503

第六节 强化国防后勤质量建设的思想507

1993《毛泽东人民战争后勤理论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夏镇九著 199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毛泽东研究史论(1995 PDF版)
毛泽东研究史论
1995 北京:北京出版社
论毛泽东战争指导思想( PDF版)
论毛泽东战争指导思想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PDF版)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空军学术思想史( PDF版)
空军学术思想史
海湾战争后勤研究与思考(1991 PDF版)
海湾战争后勤研究与思考
1991
毛泽东同志论人民战争与人民军队  辑录(1961 PDF版)
毛泽东同志论人民战争与人民军队 辑录
1961
95  毛泽东同志论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PDF版)
95 毛泽东同志论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毛泽东邓小平发展理论研究(1999 PDF版)
毛泽东邓小平发展理论研究
1999 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研究(1992 PDF版)
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研究
1992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智慧的曙光  毛泽东早期、建党和大革命时期著作研究(1990 PDF版)
智慧的曙光 毛泽东早期、建党和大革命时期著作研究
199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同志论战争与和平(1964 PDF版)
毛泽东同志论战争与和平
1964 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主席论人民战争(1967 PDF版)
毛主席论人民战争
1967 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论调查研究(1960 PDF版)
毛泽东论调查研究
196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新闻理论研究(1984 PDF版)
毛泽东新闻理论研究
1984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论调查研究(1986 PDF版)
毛泽东论调查研究
1986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