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求取 ⇩

第一章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与发展11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演替12

一、农业文明的兴衰12

二、星际生态文明假说对人类的启示16

第二节 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转变20

一、观念的转变: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20

二、生态文明和信息文明是脱胎于工业文明的双胞胎28

第二章人类生存支持系统的自组织39

第一节 自然地理系统分析39

一、自然地理系统与地球表层39

二、自然地理系统的层次分析40

三、自然地理系统的系统科学基础42

第二节 地球表层分析44

一、地球表层的概念44

二、地球表层的结构与层次45

三、地球表层的他组织和自组织46

四、建立全球模式的可能性与困境48

五、地球表层学及其应用50

第三节 生态环境与全球变化52

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52

二、全球系统的子系统与自组织55

三、全球变化的不可逆性与复杂性56

一、地球表层系统是复杂的开放巨系统60

第一节 熵理论在地球表层系统研究中的困境60

第三章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范型60

二、熵理论在地球表层系统研究中的困境61

第二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66

一、结构信息、交换信息和信息增殖的基本概念66

二、地球表层系统的广义信息68

三、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律70

四、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的进化论诠释73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范型——全球生态文明观74

一、确定全球生态文明观乃当务之急74

二、信息增殖和社会进步78

三、地球表层系统的协调在于信息增殖79

四、对工业文明的科学反思80

第四章科技进步的价值取向与生态危机的根源85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新特征85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二律背反性85

二、现代科学技术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89

三、人口膨胀加剧了生态危机92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取向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96

一、现代科学技术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所作的努力96

二、协调人与自然的机制——生命进化与意识进化的统一102

第五章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建构106

第一节 自然资源价值观与环境资源成本核算106

一、自然资源价值观108

二、可持续性的自然资源价值观110

三、资源环境成本核算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14

四、生态环境经济系统117

第二节 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演替模型123

一、自然过程和人工过程123

二、逻辑斯谛演替模型124

三、逻辑斯谛演替的改进模型127

第六章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走向131

第一节 确立生态文明观131

一、生态文明的发展观131

二、人的进化与复归——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取向134

一、研究现状140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140

二、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方略143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45

一、转变价值观念145

二、中国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147

第四节 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154

一、组建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会154

二、组建全国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会156

三、中国妇女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社会意义158

第五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作用159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世界性和时代性难题160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163

第一节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全国效益农业试点市——钟祥市效益农业建设实践168

第七章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68

一、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形成、发展及其相应的技术体系169

二、从生态农业到生态经济农业再到规模效益农业的阶梯发展模式173

三、钟祥市效益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77

第二节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郑州有机复合肥生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179

一、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180

二、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产业链模式184

三、项目意义187

四、工艺流程190

五、陇型堆肥的基本原理191

六、有机复合肥的效能分析194

七、原料供应与市场分析197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理论199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观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199

二、风景名胜是一种稀缺资源203

三、风景名胜资源是风景名胜区赖以存在的基础205

四、景观生态规划原则207

第四节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实践210

一、罗浮山的植被及景观特征210

二、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212

三、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213

四、开发罗浮山旅游大市场的指导思想216

结语 生态文明的理论一战略一实践:当代环境与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态化形式218

主要参考文献221

后记230

1997《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宗超著 1997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气象与可持续发展(1999 PDF版)
气象与可持续发展
1999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PDF版)
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1999年11月 PDF版)
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
1999年11月 商务印书馆
可持续发展论(1997年03月第1版 PDF版)
可持续发展论
1997年03月第1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减贫与可持续发展( PDF版)
减贫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99 PDF版)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1999 PDF版)
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
1999 北京:商务印书馆
西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97 PDF版)
西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97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998 PDF版)
中国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1998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1997 PDF版)
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
1997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生态经济与持续发展(1992 PDF版)
生态经济与持续发展
1992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持续发展与生态学  全国第一届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1993 PDF版)
持续发展与生态学 全国第一届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
1993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长江地区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1999 PDF版)
长江地区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1999 武汉:武汉出版社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999 PDF版)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999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99 PDF版)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999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