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文化史》
作者 | 赵文润主编 编者 |
---|---|
出版 |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5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30607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8687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学校与科举21
第一节 隋唐学校教育21
一、隋代的学校设置21
二、唐代的学校教育23
第二节 隋唐科举制度33
一、隋朝科举制度的产生33
二、唐代的科举制度35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地位40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入仕途径42
一、科举入仕42
二、门荫入仕43
三、流外入流45
第二章礼仪与法典47
第一节 隋唐的礼仪47
一、隋唐的服饰47
二、唐代人的生活及仪俗63
第二节 婚姻制度与婚丧习俗66
一、隋唐的婚姻制度与礼俗66
二、隋唐丧礼80
第三节 律令格式84
一、隋朝的法律制度84
二、唐朝的法律制度85
三、隋唐时期的反佛思想95
三、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96
第三章隋唐饮食文化102
一、饮食品种102
第一节 丰富的隋唐饮食102
二、副食种类增多107
三、拼盘和食品雕刻108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酒108
一、隋唐时期的酿酒业109
二、饮酒习俗与饮酒观念113
第三节 隋唐的茶115
一、茶的种植及制造116
二、隋唐饮茶风习118
第四节 饮食风俗与中外饮食交流121
一、隋唐时期独具特色的饮食风习121
二、同西域、海外饮食融会发展125
第四章隋唐人的娱乐128
一、球戏128
第一节 各种体育活动128
二、棋戏133
三、武术与少林武技136
四、拔河137
五、角抵138
六、秋千139
七、游泳139
第二节 各种娱乐140
一、戏剧140
二、杂技143
三、郊游145
四、斗鸡147
五、投壶148
一、除夕、元旦和元宵节149
第三节 隋唐人的节 日娱乐149
二、寒食节 、清明节151
三、上巳节152
四、端午节154
五、七月七155
六、重阳节156
第四节 文人学士的雅兴158
一、饮酒赋诗158
二、诗相唱和162
三、登临胜迹163
四、琴棋书画165
五、登科之乐167
第一节 各种哲学流派170
一、隋唐时期的儒学170
第五章哲学思想与宗教170
二、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175
第二节 宗教的发展和各宗182
一、道教182
二、佛教各宗派185
第三节 法门寺的兴盛与七迎佛骨199
一、法门寺的兴盛199
二、七迎佛骨200
一、卢思道、薛道衡的诗203
第六章百花盛开的隋唐文苑203
第一节 隋代诗歌203
二、杨广、杨素的诗204
三、虞世基、王胄的诗205
第二节 初唐诗坛206
一、“上官体”与宫廷诗人206
二、初唐在野诗人207
三、初唐四杰208
四、陈子昂209
第三节 盛唐诗歌与李白、杜甫211
一、山水田园诗211
二、盛唐边塞诗213
三、“诗仙”李白216
四、“诗圣”杜甫218
第四节 白居易与中、晚唐诗人220
一、白居易221
二、中唐其他诗人223
三、晚唐诗人224
第五节 唐代古文运动与韩柳228
一、古文运动的兴起228
二、韩愈229
三、柳宗元230
第六节 唐词、传奇和通俗文学232
一、唐词232
二、唐代传奇234
三、通俗文学236
第七章隋唐艺术238
第一节 音乐舞蹈238
一、音乐238
二、舞蹈245
第二节 隋唐书法250
一、概述250
二、隋与唐初书法252
三、盛唐书法257
四、中、晚唐书法262
五、隋唐书论265
一、隋与唐初绘画267
第三节 隋唐绘画267
二、盛唐画家吴道子270
三、盛唐山水画272
四、仕女画与张萱、周274
五、隋唐禽兽、花鸟画277
六、墓室壁画278
第四节 石窟与雕塑281
一、石窟与佛教雕塑、壁画281
二、墓葬雕刻286
三、隋唐的雕塑家290
第八章科学技术的发展292
第一节 雕版印刷与书籍版本292
一、雕版印刷292
二、书籍版本294
第二节 天文与历法297
一、浑仪与浑象的改进297
二、实测子午线的成功298
三、历法的改定298
四、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行301
第三节 医学与算术302
一、医学、算术的机构与教育302
二、《新修本草》的颁定303
三、著名的医学家304
四、“十部算经”的注释306
五、二次内插法的创立和实用算术的发展307
一、唐三彩308
第四节 唐三彩与金银器308
二、金银器310
第五节 地理学与图经312
一、地理知识的扩大312
二、以图经为主要形式的地理著作的问世315
第六节 城市规划与都市建筑317
一、城市规划317
二、长安城与洛阳城318
三、大雁塔与小雁塔322
第九章历史学的辉煌成就325
第一节 隋代的史学325
一、加强对修史的控制325
二、隋代的史家与著述325
一、十分重视发展史学327
第二节 唐代修史制度的完善与成就327
二、史馆的设立与征集史料制度329
三、宰相监修史书制度的建立330
四、唐代注记制度空前完善332
五、唐代所修国史336
第三节 唐代史书体裁的创新337
一、刘知几与《史通》337
二、杜佑与《通典》341
三、会要体的创立343
第四节 唐代八史345
一、《梁书》和《陈书》345
二、《北齐书》346
三、《周书》347
四、《隋书》348
五、《晋书》349
六、《南史》和《北史》350
第五节 隋唐史籍351
一、职官书351
二、地理书351
三、杂史、故事、笔记353
四、类书356
第十章隋唐人的文化素质358
第一节 隋唐时期各区域的文化素质358
一、人才济济的长安358
二、人口素质雄居前列的北方360
三、人口文化素质有后来居上之势的南方362
四、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素质363
第二节 各阶层人的文化素质365
一、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365
二、人才荟萃的统治集团367
三、普通百姓的文化素质369
四、群芳争艳,不让须眉371
第十一章隋唐文化的历史地位375
第一节 隋唐文化对东方各国的影响375
一、隋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375
二、隋唐文化与朝鲜381
三、隋唐文化与东南亚诸国383
一、长安文化对中亚各国的影响384
第二节 长安文化与西域文明384
二、长安文化与阿拉伯385
三、长安文化与拜占廷386
第三节 隋唐文化与印度文化386
一、丝绸之路与印度387
一、纸与印刷术对印度文化的影响388
三、科技、医学、哲学、艺术的交流389
第四节 隋唐文化对宋明清文化的影响392
一、唐代儒学促进了汉学向宋学的转变392
二、科举、教育制度对宋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395
三、唐代史学对宋明清史学的影响397
四、礼仪、法典对宋元明清社会的影响399
五、市民文学的兴起与宋明清文学401
后记404
1992《隋唐文化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文润主编 1992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隋唐史话
- 1984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隋唐工艺史
- 1989
-
- 隋唐史 下
- 1982 北京:中华书局
-
- 隋唐五代文学史
- 195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 1956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函授教育处
-
- 隋唐史
- 1982 北京:中华书局
-
- 隋唐史
- 1986 三民书局
-
- 隋唐文化
- 1990 学林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
- 隋唐史 2卷
- 195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隋唐史话 下
- 1964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隋唐史 上
- 1982 北京:中华书局
-
- 隋唐史话 上
- 196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 1959 北京:中华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