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
作者 | 刘江著 编者 |
---|---|
出版 | 西泠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8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17142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8617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编吴昌硕生平及艺术概况3
第一章 流离奔波 名重艺坛——吴昌硕的生平3
一 青年艰辛 四处流浪4
二 壮岁好学 游旅苏杭9
三 晚年艺成 声名远扬16
第二章 诗书画印 融会贯通——吴昌硕的艺术概况25
一 书法26
二 绘画29
三 篆刻32
四 诗文35
第三章 篆刻艺术 独领风骚——吴昌硕篆刻艺术发展的几个阶段45
一 自发勤学时期45
二 继承借鉴时期47
三 变法酝酿时期50
四 风格成熟时期56
第二编吴昌硕篆刻艺术的特征73
第四章 方寸之地 气势磅礴——特征之一73
一 气畅势旺 生命再现74
二 气足势出 气象万千79
三 方寸之间 境界恢弘82
第五章 气韵生动 其味醇厚——特征之二92
一 朱白相生 其韵自成93
二 节奏自然 韵律生动97
三 刀笔相融 韵味醇厚103
第六章 字法多变 笔墨雄浑——特征之三114
一 字体多变 复归统一115
二 结字在体 笔亦随之120
三 笔力雄健 墨色浑融124
第七章 全印团结 浑然一体——特征之四137
一 因字而宜 顺势利导138
二 全局呼应 生动多姿144
三 对立统一 气势贯串149
第八章 边格独运 有助团结——特征之五159
一 多种样式 承而有化160
二 有宾有主 合聚有情164
三 调整布局 加强势韵169
第九章 善用残损 灵而增韵——特征之六180
一 小有破损 残而能全182
二 虚实调整 残可增灵184
三 残有节奏 更增其韵188
第十章 刀法丰富 为势韵用——特征之七198
一 冲切为主 不主故常199
二 残损用刀 意在表现205
三 边款刀法 异彩纷呈211
第十一章 边款继承 又有发展——特征之八219
一 善于吸收 化而能出220
第三编吴昌硕篆刻艺术特征形成探源225
二 形式丰富 承而发展229
三 款印结合 浑然一体233
第十二章 善承传统——成因之一255
一 印内求印 取其精神256
二 印外求印 融会其中262
第十三章 得力书法——成因之二272
一 小篆在印中的表现273
二 大篆对作品的影响276
三 楷隶对篆刻的滋养278
四 行草对篆刻的补益281
一 画之气势对篆刻的影响298
第十四章 借鉴绘画——成因之三298
二 画之章法对篆刻的影响303
三 画之笔墨对篆刻的影响309
第十五章 学养为本——成因之四329
一 深厚的学养330
二 丰富的生活334
第十六章 人品为先——成因之五340
一 浓烈的爱国思想340
二 可贵的尊师品德343
三 诚挚的为人之道348
第四编吴昌硕篆刻年谱及研究资料357
第十七章 吴昌硕生平及篆刻作品年谱357
一 吴昌硕生平与篆刻创作年表357
二 吴昌硕逝世后历年大事记381
第十八章 吴昌硕艺术研究资料汇编387
一 历年来出版的印谱387
二 出版的诗书画专集390
三 近年来出版的研究专著392
四 吴昌硕研究论文目录汇编393
1995《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江著 1995 西泠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吴昌硕篆刻及其刀法
- 1997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
- 黑非洲雕刻
- 1999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
- 吴昌硕年谱
- 1994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吴昌硕
- 1963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回忆吴昌硕
- 1986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吴昌硕谈艺录
- 1993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吴昌硕作品
- 1997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吴昌硕画选
- 1980 艺术图书公司
-
- 吴昌硕册页
- 1998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吴昌硕画辑
- 1978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吴昌硕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吴昌硕画菊
- 1997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
- 吴昌硕篆刻字典
- 1992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吴昌硕作品集:书法篆刻
- 1984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