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诉讼法学》求取 ⇩

第一编绪论1

第一章 诉讼法概述1

第一节 诉讼法的概念和分类1

第二节 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8

第三节 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方法9

第二章 诉讼法的历史沿革15

第一节 诉讼法的历史类型15

第二节 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分离17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分离19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的形成和发展22

第三章 诉讼法律关系和诉讼职能29

第一节 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29

第二节 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32

第三节 诉讼上的法律事实40

第四节 诉讼职能的概念和分类44

第二编总论47

第四章 我国诉讼法的指导思想、任务和适用范围47

第一节 我国诉讼法的指导思想47

第二节 我国诉讼法的任务50

第三节 我国诉讼法的适用范围53

第五章 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56

第一节 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56

第二节 我国诉讼法的主要制度79

第六章 回避85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85

第二节 回避的种类、适用人员范围和回避的理由86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90

第七章 管辖93

第一节 管辖的概念和意义93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职能管辖98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主管与行政诉讼中的受案范围100

第四节 级别管辖112

第五节 地域管辖117

第六节 专门管辖与专属管辖127

第七节 移送管辖、管辖权的转移与指定管辖129

第八节 合并管辖、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协议管辖135

第八章 诉讼中的司法机关139

第一节 人民法院139

第二节 人民检察院143

第三节 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144

第九章 诉讼参与人147

第一节 诉讼参与人概述147

第二节 诉讼当事人148

第三节 其他诉讼参与人160

第一节 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166

第十章 强制措施166

第二节 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168

第十一章 附带民事诉讼180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180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183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186

第十二章 期间、送达189

第一节 期间、送达的概念和意义189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期间、送达194

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期间、送达198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期间、送达202

第十三章 诉讼费用204

第一节 诉讼费用的概念和意义204

第二节 诉讼费用的种类和收费标准206

第三节 诉讼费用的负担和减免211

第一节 诉讼证据的概念214

第十四章 诉讼证据概述214

第三编证据论214

第二节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216

第三节 诉讼证据的作用219

第十五章 法定证据的种类221

第一节 物证221

第二节 书证223

第三节 证人证言227

第四节 被害人陈述229

第五节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231

第六节 当事人的陈述233

第七节 鉴定结论234

第八节 视听资料237

第九节 勘验笔录、检查笔录、现场笔录239

第二节 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242

第一节 证据分类的概念和意义242

第十六章 理论上的证据分类242

第三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244

第四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245

第五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247

第六节 本证和反证248

第十七章 证明251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和意义251

第二节 证明对象254

第三节 证明责任265

第四节 证明方法278

第五节 证明要求284

第十八章 运用证据的指导原则288

第一节 实事求是的原则288

第二节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290

第三节 一切证据必须查证属实的原则293

第四节 必须忠实于事实真象的原则295

第十九章 收集证据和审查判断证据297

第一节 收集证据的概念和意义297

第二节 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299

第三节 证据的保全303

第四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307

第五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基本方法309

第四编程序论313

第二十章 诉讼程序概述313

第一节 我国诉讼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313

第二节 我国诉讼程序的种类317

第三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318

第二十一章 三种诉讼共有的程序323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323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346

第三节 审判监督程序353

第四节 执行程序359

第五节 涉外诉讼程序379

第六节 冤错案赔偿程序388

第二十二章 刑事诉讼特有程序395

第一节 侦查395

第二节 提起公诉411

第三节 死刑复核程序426

第二十三章 民事诉讼的特有程序436

第一节 简易程序436

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特别程序442

第三节 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444

第四节 非讼案件的审理程序448

第五节 督促程序460

第六节 公示催告程序469

第七节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474

编后记479

1994《中国诉讼法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于绍元主编 1994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民事诉讼法  上(1985 PDF版)
中国民事诉讼法 上
1985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1997 PDF版)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
1997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1997 PDF版)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
1997
中国行政诉讼法(1999 PDF版)
中国行政诉讼法
1999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行政诉讼法学(1990 PDF版)
中国行政诉讼法学
1990 北京:时事出版社
中国诉讼法学  第2版(1994 PDF版)
中国诉讼法学 第2版
1994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中国民事诉讼法(1996 PDF版)
中国民事诉讼法
1996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行政诉讼法学新论(1992 PDF版)
中国行政诉讼法学新论
1992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诉讼法(1981 PDF版)
诉讼法
1981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讲义(1982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讲义
1982 北京:群众出版社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1992 PDF版)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
1992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1994 PDF版)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
1994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新编中国刑事诉讼法学(1997 PDF版)
新编中国刑事诉讼法学
199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民事诉讼法(1985 PDF版)
中国民事诉讼法
1985 三民书局
中国民事诉讼法  中(1985 PDF版)
中国民事诉讼法 中
1985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