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 1949-1985》求取 ⇩

一、我国刑法的指导思想17

(一)如何看待刑法第一条17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哪些基本原理,对我国刑法具有指导意义18

二、犯罪与两类矛盾问题24

(一)“文革”前如何看待犯罪的矛盾性质25

(二)“文革”前“法律制裁”和“专政”的“原则区别”问题28

(三)“文革”前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犯罪的标准29

(四)要不要区分两类矛盾的犯罪32

(五)对各种犯罪的矛盾性质的看法38

(六)区分两类矛盾犯罪的标准39

(七)两类矛盾犯罪适用的刑罚有无区别41

(八)犯罪与阶级斗争的关系42

三、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45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45

(二)罪刑法定原则48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57

(四)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61

(五)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3

(六)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65

(七)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68

四、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问题71

(一)世界各国对待刑法的溯及力的原则71

(二)五十年代关于我国刑法溯及力的讨论72

(三)近年来关于我国刑法溯及力的讨论犯罪总论81

五、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81

(一)马克思主义的犯罪观81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85

(三)关于社会危害性问题96

六、罪与非罪的界限104

(一)为什么要区分罪与非罪104

(二)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105

(三)区分罪与非罪的方法106

(四)实践中几种具体界限的区分109

七、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113

(一)犯罪构成的一般概念114

(二)犯罪构成的分类118

(三)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121

(四)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123

(五)实践中运用犯罪构成应当注意的问题125

八、我国刑法中的法律类推126

(一)如何理解我国刑法中的类推126

(二)我国刑法为什么要设立类推制度129

(三)如何掌握适用类推的条件130

(四)适用类推的犯罪如何确定罪名133

(五)实践中适用类推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136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138

九、犯罪客体中的问题138

(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141

(三)犯罪客体的种类142

(四)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异同146

(五)犯罪客体的认定148

十、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问题150

(一)犯罪行为150

(二)犯罪结果155

十一、刑法学中的因果关系问题158

(一)刑法学因果关系概说158

(二)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概说164

(三)必然因果关系说168

(四)偶然因果关系说173

(五)关于刑法学因果关系性质的其他观点181

(六)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184

(七)原因和条件186

(八)因果关系中断188

(九)关于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因果关系190

(十)我国刑事立法中对因果关系的表述方式195

(十一)刑法学因果关系的考察原则197

十二、法人能否成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199

(一)法人能够成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199

(二)法人不能成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206

十三、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问题216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216

(二)刑事责任年龄问题217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和处罚问题223

十四、醉酒人实施危害行为应否负刑事责任233

(一)普通醉酒人实施危害行为应否负刑事责任233

(二)病理醉酒人实施危害行为应否负刑事责任234

十五、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故意238

(一)如何理解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238

(二)两种故意在认识因素上是否相同239

(三)如何看待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而“放任”的情况240

(四)如何理解“明知”242

(五)如何理解“放任”245

(六)间接故意犯罪的范围246

(一)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249

十六、我国刑法中的犯罪过失249

(二)如何判断行为人“能否预见”252

(三)过于自信过失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254

十七、故意犯罪中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问题256

(一)犯罪目的的概念256

(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区别258

(三)间接故意犯罪有没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260

(四)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对故意罪定罪量刑的意义261

十八、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性质、特征和形式269

(一)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性质269

(二)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特征270

(三)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形式272

十九、正当防卫问题277

(一)正当防卫概说277

(二)正当防卫构成概述280

(三)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284

(四)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288

(五)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291

(六)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295

(七)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301

(八)防卫过当的犯罪构成307

(九)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313

二十、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316

(一)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的性质与总称317

(二)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犯罪构成319

(三)“着手”犯罪的特征和认定321

(四)怎样理解“犯罪未得逞”326

(五)怎样理解“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的含义328

(六)间接故意犯罪有无犯罪未遂329

(七)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333

(八)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335

二十一、共同犯罪中的问题338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338

(二)共同犯罪的构成340

(三)共同犯罪的形式概说345

(四)共同正犯350

(五)犯罪集团352

(六)片面共犯355

(七)共同犯罪人分类概说357

(八)主犯360

(九)从犯362

(十)胁从犯364

(十一)教唆犯366

(十二)间接正犯370

二十二、一罪与数罪问题374

(一)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374

(二)非数罪并罚的几种情况概说376

(三)继续犯377

(四)想象竞合犯379

(五)结果加重犯383

(六)惯犯385

(七)结合犯387

(八)连续犯392

(九)牵连犯396

(十)吸收犯399

(十一)其他刑罚总论405

二十三、我国刑罚的目的问题405

(一)对于我国刑罚目的的表述405

(二)关于刑罚目的的内容407

(三)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内容411

(四)我国刑罚是否具有惩罚的目的413

(五)对“预防犯罪”或“预防和消灭犯罪”提法的质疑417

二十四、我国刑罚种类中的问题419

(一)我国为什么要保留死刑419

(二)孕妇可否人工流产后适用死刑422

(三)关于死缓制度的存废问题423

(四)死缓可否理解为一个刑种426

(五)如何掌握“抗拒改造情节恶劣”427

(六)关于无期徒刑的存废问题430

(七)如何看待拘役这一刑种432

(八)我国刑法要不要规定管制433

(九)我国刑法要不要规定罚金刑434

(十)如何理解刑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435

(十一)对死刑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有无意义437

(十二)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而未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服刑期间有没有政治权利438

二十五、定罪量刑与形势的关系440

(一)我国刑法中的累犯制度与《决定》是什么关系445

二十六、我国刑法中的累犯制度445

(二)假释以后又犯新罪是否可以构成累犯447

(三)缓刑期满后再犯罪能否构成累犯448

(四)前罪已受外国刑罚处罚,能否作为累犯构成条件451

(五)关于累犯从重处罚的根据452

(六)对累犯制度的立法建议452

二十七、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455

(一)自首的概念455

(二)成立自首的条件456

(三)关于“犯罪未被觉”问题458

(四)关于自动投案问题462

(五)关于自首的动机问题467

(六)共同犯罪的自首470

(七)数罪的自首473

(八)过失犯罪的自首478

(九)自首的阶段480

(十)自首从宽处罚的若干问题481

(十一)自首与坦白的关系485

(一)我国刑法规定的是什么样的并罚原则488

二十八、我国刑法中的数罪并罚原则488

(二)同种数罪是否并罚489

(三)不同刑种的数罪怎样并罚492

(四)数罪判几个无期徒刑的可否合并执行死刑495

(五)关于附加刑的并罚问题496

(六)既发现漏罪又犯新罪时如何并罚498

(七)数罪并罚交付执行后又发现漏罪如何处理499

(八)数罪并罚在判决上如何表述499

(九)数罪并罚是否适用缓刑500

(一)法条竞合的概念505

二十九、法条竞合中的问题505

(十)时效原则与并罚原则发生冲突怎么办罪刑各论505

(二)法条竞合的特征506

(三)法条竞合的法条适用原则506

(四)法条竞合的从重选择507

三十、反革命罪有无犯罪未遂问题510

(一)五十年代的研讨情况510

(二)《刑法》颁行以来的研讨情况512

(一)有关枪支、弹药方面犯罪的概念和特征520

三十一、枪支、弹药方面犯罪中的问题520

(二)刑罚及其适用原则524

(三)关于抢劫枪支、弹药行为的定罪526

三十二、交通肇事罪中的问题529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特征529

(二)对交通肇事罪的处罚533

(三)处理交通肇事罪应当注意的问题534

三十三、重大责任事故罪中的问题537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和特征537

(三)认定重大责任事故罪必须划清的几个界限541

(二)如何理解“情节特别恶劣”541

三十四、我国刑法中的走私罪544

(一)走私罪的概念和特征544

(二)关于逃汇、套汇犯罪的定罪问题549

(三)对走私罪的处罚原则553

(四)同走私罪作斗争应当注意的问题556

三十五、投机倒把罪中的问题559

(一)投机倒把罪的概念和特征559

(二)认定投机倒把罪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562

(三)投机倒把罪与走私罪的界限567

三十六、假冒商标罪中的问题570

(一)假冒商标罪的概念和构成570

(二)对假冒商标罪的处理572

(三)对修改假冒商标罪的建议575

三十七、杀人罪和伤害罪中的问题577

(一)间接故意杀人是否存在未遂577

(二)关于“过失伤害致死”问题579

(三)如何判断重伤与轻伤的程度580

(四)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581

(六)动辄行凶、不计后果的杀人、伤害案件怎样处理583

(五)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杀人的区别583

三十八、怎样理解诬告陷害罪的处罚原则585

三十九、强奸犯罪中的问题589

(一)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了几个罪名589

(二)强奸妇女罪的客体是什么592

(三)强奸妇女罪的犯罪手段593

(四)强奸妇女罪的主观方面594

(五)强奸妇女罪的特征问题595

(六)如何理解和认定“违背妇女意志”597

(七)奸淫幼女罪的主观方面601

(八)奸淫幼女罪是否以“明知”为条件603

(九)强奸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605

(十)认定强奸罪中的一些情况606

(十一)强奸罪处罚中的若干问题612

四十、拐卖人口罪中的问题615

(一)拐卖人口罪侵犯的客体615

(二)如何理解拐卖人口罪的客观表现616

(三)如何理解拐卖人口罪中被害人的意志617

(五)对“购买人口”者如何处理619

(四)如何理解拐卖人口罪的既遂与未遂619

四十一、抢劫罪中的问题621

(一)抢劫罪的犯罪形态是否属于结合犯621

(二)抢劫罪中的“致人死亡”是否包括故意杀人624

(三)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相区别的标准628

(四)理解和执行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中的问题631

四十二、盗窃罪中的问题638

(一)怎样理解盗窃罪中“数额较大”的规定638

(二)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641

(一)贪污罪主体的特征和种类647

四十三、贪污罪中的问题647

(二)怎样理解“利用职务便利”649

(三)经济联合体尤其是个体经济联合体中可否发生贪污犯罪650

(四)监守自盗案件应定贪污罪还是盗窃罪652

(五)贪污罪的定罪、量刑与数额655

四十四、流氓罪中的问题658

(一)关于流氓罪的本质特征658

(二)流氓罪的分类662

(三)关于流氓集团664

四十五、如何理解脱逃罪罚则中“加处”的含义670

四十六、传授犯罪方法罪中的问题676

(一)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犯罪客体是什么677

(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行为内容及其表现形式679

(三)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体问题681

(四)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观特征684

(五)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的区别684

四十七、重婚罪中的问题688

(一)重婚罪的主体是否必须已婚688

(二)重婚罪是否继续犯689

四十八、受贿罪中的问题690

(一)什么是贿赂690

(二)索贿是不是独立罪名691

(三)利用职务之便是否受贿罪的构成要件693

(四)如何理解利用职务之便694

(五)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695

四十九、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问题696

(一)关于《条例》和刑法的关系697

(二)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698

(三)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700

(四)军职罪条例的三个原则704

(五)具体犯罪中的几个问题705

(六)两个《决定》和《条例》的关系其他问题711

五十、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问题711

(一)非刑事法律中应否规定刑法规范711

(二)我国现行非刑事法律中刑事条款的分析和适用727

五十一、补充新罪名的立法建议746

(一)通奸罪746

(三)危害环境罪(环境污染罪、公害罪)748

(二)浪费罪(挥霍浪费罪)748

(四)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749

(五)掳人勒赎罪(绑架罪)750

(六)侵占罪751

(七)劫持交通工具罪(劫持飞机罪)752

(八)抢劫枪支、弹药罪752

(九)卖淫罪753

(十)抗拒改造罪或破坏监管秩序罪753

附录:新中国刑法学文献分类目录757

1986《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 1949-1985》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铭暄撰 198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  1949-1990(1991 PDF版)
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 1949-1990
1991 北京:法律出版社
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一九四九——一九八五)(1986 PDF版)
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一九四九——一九八五)
1986
1986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述(1987 PDF版)
1986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述
1987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法学研究综述汇编  1990( PDF版)
法学研究综述汇编 1990
西南政法学院科研处
中国帝王学  《贞观政要》白话版(1991 PDF版)
中国帝王学 《贞观政要》白话版
1991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刑法学研究综述(1993 PDF版)
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刑法学研究综述
1993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述(1987 PDF版)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述
1987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刑法修改研究综述(1990 PDF版)
刑法修改研究综述
1990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中国刑法研究(1988 PDF版)
中国刑法研究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刑法理论研究(1997 PDF版)
中国新刑法理论研究
1997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中国劳改法学理论研究综述(1992 PDF版)
中国劳改法学理论研究综述
1992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刑法史研究(1985 PDF版)
中国刑法史研究
198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概述(1989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概述
1989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综述(1989 PDF版)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综述
1989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新中国民法学研究综述(1990 PDF版)
新中国民法学研究综述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