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的地图上》

第一辑 门外谈言3

作为方法的语言——“胡适之体”和“鲁迅风”3

文学发展的语言资源31

“文化失语症”的语言学诠释——“五四”语言革命的重审37

汉字作为诗歌媒介的特征60

释“某种”——“新时期”说话方式的一种考辨73

一种命名方式的终结82

珍惜命名的权力——也谈追“新”逐“后”的批评89

眺望语言93

王蒙:说出复杂性117

第二辑 二十今人志117

张承志:无神时代的精神圣徒126

张炜:民粹主义者的批判及其困境131

王安忆:感觉穿上了思想的外衣135

贾平凹:失真走调的纸上秦腔139

王朔:左右为难的一俗物143

刘震云:草民的立场与局限146

莫言:乡村知识阴郁的转述者150

韩少功:超越修辞学153

马原:以公开的形式营造神秘158

洪峰:荒漠时代的那希索斯162

朱苏进:绝望中诞生的精神165

李锐:“自己说话”及其限度168

孙甘露:酿造语言的烈酒174

陈村:都市弱型的抗议者179

胡河清:一个人的绝望182

刁斗:窥视者的叙述193

苏童:在过去时代的阳光下行走197

余华:面对苦难的言与默201

残雪:捏住“众数”的咽喉205

第三辑 文海杂语211

“二马之喻”和“冰之喻”——略谈鲁迅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学的分途211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间和大地252

“意识形态”与“大地”的二元转化——略说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270

匮乏时代的凭吊者——60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282

“拟家族体”和“拟历史体”306

还能重建“不朽”的信念吗?——略谈当代作家的创作心态313

容易失去的智慧——关于“道德理想主义”319

人文精神讨论之我见327

读鲁思屑334

横竖是水,可以相通——胡适的交游之道342

追忆李长之358

远远望去的印象——《朱光潜书话》编后记377

后记387

1999《在语言的地图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郜元宝著 1999 上海:文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高地上的寓言(1992 PDF版)
高地上的寓言
1992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在阵地上(1965 PDF版)
在阵地上
1965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1997年05月第1版 PDF版)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1997年05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在燃烧的土地上( PDF版)
在燃烧的土地上
在工地上(1954 PDF版)
在工地上
1954 平明出版社
在苏联地图上(1955 PDF版)
在苏联地图上
195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在醒来的土地上(1985 PDF版)
在醒来的土地上
1985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在地震的废墟上(1982 PDF版)
在地震的废墟上
198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地图在动(1997 PDF版)
地图在动
1997 珠海:珠海出版社
在祖国的地图上(1953 PDF版)
在祖国的地图上
1953 五十年代出版社
在地图上旅行(1988 PDF版)
在地图上旅行
1988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在苏联地图上(1955 PDF版)
在苏联地图上
1955 新华书店
在祖国的土地上(1976 PDF版)
在祖国的土地上
1976 大光出版社
在醒来的土地上(1999 PDF版)
在醒来的土地上
1999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苏联地理  在祖国的地图上(1951 PDF版)
苏联地理 在祖国的地图上
1951 天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