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的反对派 陈独秀评传》
作者 | 朱文华著 编者 |
---|---|
出版 | 青岛:青岛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26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361579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7095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叛逆性格的萌芽(1879~1896)1
一、家庭身世和姓名字号1
目录1
二、祖父板子催发的叛逆心理5
三、“选学妖孽”的另一面8
第二章 青年“康党”分子(1897~1903)13
一、“抡才大典”的刺激13
二、维新思想的个体特点及潜在影响16
三、由维新趋向革命19
第三章 “乱党”的组织者和宣传家(1903~1911)26
一、“乱党”活动的基本轨迹26
5.任教于浙江陆军小学38
二、有特色的革命宣传家38
6.几个问题的探讨38
1.总理《国民日日报》编辑事务38
4.组织秘密革命团体“岳王会”38
3.参与暗杀活动38
2.创办并主编《安徽俗话报》38
1.革命宣传活动的基本情况和特色48
2.主要思想和宣传成绩48
3.作为革命宣传家的地位48
三、感情世界的底蕴48
一、治皖与反袁57
第四章 反袁的皖督秘书长(1911~1915)57
4.感情世界第一阶段的定性分析57
2.父子角色的转换57
1.夫妻生活及其他57
3.朋友之情57
1.佐孙毓筠治皖63
2.助柏文蔚讨袁63
二、通缉和流亡63
三、“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66
1.思索与抉择75
2.觉悟的意义75
第五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帅(1915~1920)75
一、倡导新文化运动75
4.全局指导和重点攻坚127
二、被捕前后的思想变化及相应活动127
5.在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特点127
3.文学革命:一场突破性的大战役127
2.北大文科学长:扩大新文化运动的联盟127
1.创办《新青年》:建立新文化运动的统帅部127
1.《每周评论》和政治性意见144
2.在背腹受敌中离开北大144
3.从被捕到获释144
4.离京前的思想特点144
三、怎样转向马克思主义144
1.意义重大的南下足迹152
2.政治思想的突破和飞跃152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首任领袖(1920~1927)152
一、创建中国共产党152
4.对于中共“一大”的积极影响178
3.建党过程中的政治思想论战178
二、中共“三大”前后的思想和活动178
1.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组织178
2.指导各地建立共产党组织178
1.基本的活动轨迹215
2.主持党的建设215
3.时事政论与文化评论及其特点215
4.怎样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215
5.特殊的政治领袖心态215
三、大革命运动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215
1.从三届二中全会到“四大”前后:基本正确的领导246
2.从国民党“二大”前后到北伐前夜:逐步退让246
3.从北伐到“四一二”:思想反复和右倾路线的推行246
4.宁汉合流前后:投降式的挽救246
四、被撤消总书记的职务246
第七章 共产党的反对派首领(1927~1937)256
一、怎样被开除党籍256
2.“八七”会议对陈独秀的批判和处理256
3.关于陈独秀的错误和责任问题256
1.排斥于“八七”会议的筹备工作256
1.反对派思想的形成282
2.接受托洛茨基的主张282
3.三封信:与党中央的重大争论282
4.开除与答辩282
二、领导“托派”组织的活动282
1.建立“无产者”社307
2.促成各“托派”组织的统一307
3.“托派”统一组织的建立及其瓦解307
4.“托派”言论的各个侧面307
三、南京监狱生活307
第八章 “不隶属任何党派”以来(1937~1942)335
4.减刑和释放335
一、为何宣布“不隶属任何党派”335
1.被捕和审判335
2.与狱外“托派”组织的联系335
3.生活·友情·著述·言论335
1.从南京到武汉345
2.拒绝接受中共的条件345
3.宣布“不隶属任何党派”345
二、抗战前期的言行345
1.多元的言论356
2.“独树一帜”的政治活动的流产356
三、所谓“托匪汉奸”案356
3.余波和影响371
四、“最后的政治意见”371
2.辩诬与论战371
1.引发的深刻背景371
1.蛰居江津的苦衷392
2.“最后的政治意见”的形成与“托派”的瓜葛392
3.“最后的政治意见”之要点392
4.几点分析:“背叛”、“倒退”和“终身反对派”392
五、寂寞谢世392
1.清苦的晚年生活404
2.暮年的感情世界404
3.病逝前后404
附录404
一、陈独秀年谱简编425
二、人名索引425
三、主要参考书目425
后记425
1997《终身的反对派 陈独秀评传》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文华著 1997 青岛:青岛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陈独秀选集
- 1990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陈独秀评论选编 (上册)
- 1982
-
- 陈独秀评论选编 (下册)
- 1982
-
- 陈独秀所谓托派问题
- 1938.05 新中国出版社
-
- 陈独秀评论选编 (下册)
- 1982年08月第1版 河南人民出版社
-
- 陈独秀研究
- 1985
-
- 名家解读《红楼梦》 下
- 1998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陈独秀评传
- 1990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陈独秀
- 1991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Softimage 3D高级手册
- 199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陈独秀传
- 1998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陈独秀传
- 1998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陈独秀评论选编
- 1982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陈独秀评论选编 上
- 1982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