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中英文对照》
作者 | 罗志立主编;赵锡奎,刘树根,宋鸿彪副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64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62580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84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Ⅰ编总论1
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罗志立1
试论中国油气盆地的形成和分类罗志立13
中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罗志立20
略论地裂运动与中国油气分布罗志立40
试论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罗志立等48
The Emei Taphrogenesis of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in South ChinaLuo Zhili,et al.61
黔中早二叠世晚期织金拉张盆地原型分析赵锡奎78
试论松辽盆地新的成因模式及其地质构造和油气勘探意义罗志立等93
郯庐断裂带嘉山一合肥段形成机制探讨吴天蒙等103
龙门山北段印支期碳酸盐重力流沉积与峨眉地裂运动王多义等116
试评A-俯冲带术语在中国大地构造学中的应用罗志立123
第Ⅱ编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131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 and its Influences on Formation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Accumulation of HydrocarbonLuo Zhili131
试论中国型(C-型)冲断带及其油气勘探问题罗志立140
龙门山中北段地史发展的若干问题龙学明149
川西拗陷的沉降与龙门山的崛起崔秉荃等157
彭县海窝子须家河组第四段研究杨季楷164
龙门山形成动力机制的地球化学信息张志兰等170
龙门山推覆构造变形特征林茂炳等179
龙门山中北段遥感图像解译的新发现张金熔等188
龙门山中北段重磁场特征与深部构造的关系宋鸿彪等195
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罗志立等204
一种新的陆内俯冲类型——龙门山型俯冲成因机制研究刘树根等220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E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Evidence from the Central Longmen Mountains Sichnan Province,ChinaP.H.G.M.Dirks,et al.230
The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SW,ChinaShefa Chen,et al.249
Strustural Observation from the Wenchuan-Mouwen Metamorphic Belt,Longmen Mountains,ChinaBrenton A.Worleyet,et al.265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rmal History and Tectonic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Sichuan Foreland Basin and Longmen Mountoins Thrust-Nappe Belt,Sichuan Province,ChinaD.Arne,et al.285
试论C-型俯冲带及对中国中西部造山带形成的作用罗志立等288
试论龙门山冲断带大陆科学钻探选址问题罗志立等304
龙门山冲断带的分区及其演化龙学明等317
龙门山冲断带西侧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类岩石年代学研究袁海华等330
四川盆地西缘冲积扇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李元林338
地球物理方法在龙门山造山带分析中的应用宋鸿彪346
龙门山C-型俯冲模式数值模拟研究李天斌等357
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及其在龙门山冲断带研究中的应用刘树根等369
第Ⅲ编四川盆地的形成和演化379
试从扬子准地台的演化论地槽如何向地台转化的问题罗志立379
川中是一个古陆核吗?罗志立386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ichuan BasinWang Jinqi,et al.394
川北晚二叠世大隆期岩相分异的古拉张背景宋子堂等418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的古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赵锡奎等422
四川盆地晚古生代至中三叠世古构造演化特征及找气意义金以钟等435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组合叠加及其对含油气构造的控制作用乐光禹等455
第Ⅳ编四川盆地油气藏特征481
川中油区下侏罗统的储油条件罗志立等481
国外天然气成因的研究及对四川勘探实践的意义罗志立等485
川中内江—合川一带地震反射异常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罗志立等498
从地裂运动观点研究川南和川西南古断裂对二叠系储层控制罗志立等504
中国陆相生油二元论—兼论中国陆相生油论的发展罗志立517
川南阳新统碳酸盐致密储层的非均质性及储层模式罗平等521
中国寻找大气田的前景及方向罗志立533
四川盆地与国内外盆地对比及寻找大—中型气田方向讨论罗志立544
加强四川盆地浅层天然气勘探是解决当前四川天然气能源短缺的一项重要策略罗志立等558
后记赵锡奎等562
1994《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中英文对照》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罗志立主编;赵锡奎,刘树根,宋鸿彪副主编 1994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武当山推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 1995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从盆地崛起
- 1989
-
- 华南黄金地带的崛起
- 1996 厦门:鹭江出版社
-
- 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地层古生物及沉积相
- 198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雪峰山的构造性质与演化 一个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模式
- 1999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准噶尔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形成
- 198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四川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
- 1992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辽河盆地天然气的形成与演化
- 1993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
- 199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西昆仑造山带与盆地
- 199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胶莱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 1994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 崛起的青山
- 1998 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
-
- 华南东部陆壳演化与铀成矿作用
- 1993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
- 1988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 造山带结构与演化的现代理论和研究方法 东秦岭造山带剖析
- 1991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