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地震前兆观测台站场地条件研究》求取 ⇩

第一章 北京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背景1

第一节 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基本特征1

一、燕山台褶带(Ⅱ1)1

二、华北断坳(Ⅱ2)3

第二节 断裂构造5

一、深断裂5

二、大断裂6

三、一般断裂6

第三节 区域深部构造6

一、地壳结构的模式及类型6

二、深部构造特征7

第四节 新构造区的划分10

一、北京断陷10

一、延庆盆地北缘断裂11

第五节 北京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其活动特点11

二、太行山隆起11

三、山西断陷盆地带11

二、南口-孙河断裂12

三、二十里长山断裂13

四、黄庄-高丽营断裂13

七、顺义-前门断裂14

八、夏垫断裂14

六、通县-南苑断裂14

五、八宝山断裂14

第六节 地震活动性背景15

一、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分析15

二、历史地震活动性分析16

三、近代地震活动性分析16

第二章 地震前兆观测台站所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背景17

第一节 张庄地震台17

一、地质构造背景17

第二节 西拨子地震台18

一、地质构造背景18

二、地震活动性背景18

二、地震活动性背景19

第三节 十三陵地震台19

一、地质构造背景19

二、地震活动性背景20

第四节 东三旗地震台20

一、地质构造背景20

二、地震活动性背景21

第五节 大灰厂地震台21

一、地质构造背景21

二、地震活动性背景21

第六节 牛口峪地震台21

一、地质构造背景21

一、地质构造背景22

二、地震活动性背景22

第八节 西集地震台22

第七节 黄村地震台22

二、地震活动性背景22

一、地质构造背景23

二、地震活动性背景23

第九节 管庄地震台23

一、地质构造背景23

二、地震活动性背景23

第十节 马坊地震台23

一、地质构造背景23

二、地震活动性背景24

第三章 地电台站的场地条件25

第一节 岩石的电阻率25

第二节 地电场的噪声水平26

一、低频交流电场的频率特征26

二、低频干扰电场强度随深度的衰减27

三、地电台站场地噪声水平和信噪比29

第三节 地电台站电性层的划分及相应的地质层位29

一、张庄地电台30

二、黄村地电台32

四、马坊地电台33

三、西集地电台33

五、十三陵地震台34

第四节 地电场的长期变化36

一、地电阻率长期变化类型36

二、地电阻率的年变化36

三、地电阻率单一性长期变化39

第五节 地电测量的主要干扰源40

一、运行中的电气机车游散电流的干扰41

二、高压输电线路的干扰44

三、地下金属管线的干扰45

四、地电台站的主要干扰源45

第六节 地电前兆异常震例46

一、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46

二、1989年10月19日大同6.1级地震46

第四章 地磁台站的场地条件51

第一节 台址岩石的磁性条件51

一、岩石的磁化率51

二、地磁台台址的磁性条件52

一、北京地区地磁场背景53

第二节 北京地区地磁场的背景场53

二、北京地区各地磁台所处的区域磁场特征54

第三节 地磁台台址磁场梯度54

一、东三旗地磁台55

二、黄村地磁台56

三、西拨子地磁台58

四、马坊地磁台59

一、建筑物地面和墙体梯度60

第四节 地磁台磁测室,记录室磁场梯度60

二、仪器墩墩面的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64

三、各仪器墩的墩差66

第五节 地磁台站主要干扰源68

一、地磁台的主要干扰源68

二、地磁台的观测环境及干扰情况68

第六节 地磁前兆异常震例69

一、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69

三、1991年3月26日大同5.8级地震70

二、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70

第一节 断层位移测量台站72

一、八宝山断裂及活动性72

第五章 形变(应变)台站的场地条件72

二、跨八宝山断层形变台台址条件73

三、前兆异常震例76

二、洞体条件79

三、观测结果79

一、台址的地震地质、地貌概况79

第二节 洞体应变测量台站79

四、主要震例81

第三节 钻孔体应变测量台站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站82

一、观测井孔的布设82

二、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83

三、体应变观测的干扰因素85

四、体应变观测的前兆异常震例85

五、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站87

一、孔隙水89

第六章 地下流体观测台站的场地条件89

第一节 岩层中不同类型的地下水89

二、裂隙水90

三、岩溶水91

第二节 地下流体化学测量台站的井孔条件91

一、水化观测台网概况91

二、水化观测点的井孔条件92

第三节 地下流体水位观测台站的井孔条件98

一、观测网概况98

二、观测井的井孔条件及相关情况98

第四节 观测点的场地条件与监控能力104

一、管庄水化观测点106

二、东三旗水化观测点107

三、太平庄观测点107

第五节 地下流体前兆异常主要震例107

一、地下流体化学测量前兆异常震例107

二、水位动态前兆异常震例108

1998《北京地区地震前兆观测台站场地条件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方晓祥主编 1998 北京:地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深井地震波观测研究(1989 PDF版)
深井地震波观测研究
1989 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
地电异常与地震前兆引论( PDF版)
地电异常与地震前兆引论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PDF版)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1994 PDF版)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
1994 北京:地震出版社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PDF版)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9 PDF版)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9
北京地区地震史料选编(1976 PDF版)
北京地区地震史料选编
1976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西吉地震前兆总结(1971 PDF版)
西吉地震前兆总结
1971
建筑科学研究报告  北京地区强地震台网的建设(1984 PDF版)
建筑科学研究报告 北京地区强地震台网的建设
1984
多震区地震研究(1994 PDF版)
多震区地震研究
1994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地震台站观测规范  试行(1978 PDF版)
地震台站观测规范 试行
1978 北京:地震出版社
唐山地震前兆(1977 PDF版)
唐山地震前兆
1977 北京:地震出版社
地震前兆分析系统(1990 PDF版)
地震前兆分析系统
1990 北京:海洋出版社
国际震磁研究(1986 PDF版)
国际震磁研究
1986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地震前兆(1980 PDF版)
地震前兆
1980 北京:地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