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期预报的观测和物理基础》
作者 | 美国地质调查局编;马丽,张国民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8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80361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801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绪言 安艺敬一 W.斯图特1
有关的震例7
中期地震预报研究 马宗晋 傅征祥7
日本伊豆半岛中期地震前兆 K.岛崎邦彦23
加利福尼亚地区1975至1986年的中期震前现象及未来10年的初步地震预报 R.韦森 C.尼科尔森37
历史震例概述 M.怀思67
水文和地球化学71
水文前兆:评论 E.罗洛夫斯71
用于地震预报的地下水监测 大木清卫 平鹿四郎84
地球化学前兆 D.托马斯106
地震预报的气体地球化学方法 金继宇121
地球化学前兆:短期和中期异常 胁田宏 中村裕二等141
水文和地球化学概述 D.杰克逊150
地电、地磁和地震前兆155
地震前的电、磁变化:可能机制的一个探索 T.马登155
地震预报地电学——一种有希望的地震预报手段 F.摩根160
构造地磁和中期应力监测 M.格拉德温 M.约翰斯顿176
与地震发生相关的尾波散射和衰减的时间变化——对目前尾波研究的评述 佐藤次雄184
由特征地震高精度测量所得到的加州中部尾波时间稳定性的初步结果 W.埃尔斯沃思 L.迪茨等207
前兆性地震平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R.哈伯曼223
地震活动性图象223
日本俯冲带的一些浅源强震前地震活动的向下迁移——一种可能的中期地震前兆现象 茂木清夫246
前兆性地震平静 M.怀思R.哈伯曼256
地震活动性图象概述 R.韦森262
统计学方法267
地震活动平静和其它时间图象统计方法的研究 M.马修斯 P.雷森伯格267
前兆性地震平静:该假说的一个初步分析 P.雷森伯格 M.马修斯279
非均匀应力速率与时间相关破坏的地震复发概率 J.迪特里希304
统计学方法概述 R.哈伯曼319
室内岩石摩擦基本变化特性及其在地震监视预报领域中的应用 T.塔利斯325
室内实验和地壳形变测量325
中期地壳形变前兆的认识 J.比文343
构造块体旋转的运动学与力学 A.努尔 H.罗恩360
形变测量中的噪声分析:频域比较 D.阿格纽373
中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体系的中等地震前断层蠕变速率延迟 R.伯福德等378
室内试验和地壳形变测量概述 J.鲁德尼奇392
物理模型395
地震不稳定性和前兆过程的物理模型 J.鲁德尼奇395
南海海沟消减带上大震的预报模型 W.斯图尔特408
圣安德烈斯断层蠕动部分对邻近断层上地震的响应:两个实例 R.辛普森等424
物理模型概述 A.努尔438
1990《地震中期预报的观测和物理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国地质调查局编;马丽,张国民等译 1990 北京:地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1976
- 1979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人造卫星的观测和预报
- 1960
-
-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1977
- 1983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预报
- 1971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人造卫星的观测和预报
- 1960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日本的地震预报
- 1986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1982
- 1986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 1983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1979
- 1982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预报
- 1986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力学 地震临震预测预报物理基础
- 1995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观测与预报
- 1992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震预报
- 197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
- 1991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区域性油气预测的地球物理基础
- 198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