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统计》
作者 | 国家统计局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98 |
出版时间 | 195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4001·27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737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与壮大1
国土与人口6
人口数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7
各省、自治区、市人口9
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0
大、中城市日益增加11
1958年行政区划11
富饶的自然资源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12
工农业生产飞跃发展13
工农业总产值14
国民收入不断增长18
国家财政收入19
国家财政支出21
国家财政收入、支出的指数22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伟大胜利23
农业的合作化29
土地改革的彻底实现29
手工业的合作化30
社会主义工业的迅速壮大31
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2
社会主义商业的迅速壮大33
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4
私营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5
社会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居统治地位36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伟大胜利36
农村人民公社光芒万丈37
三 基本建设的扩大38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增加46
国家计划内投资额的增加47
国民经济、文化各部门的投资48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投资52
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54
新增固定资产55
新增工业固定资产57
重大工矿建设单位施工和建成个数58
新建成的主要水库59
铁路铺轨里程60
新建成的主要铁路线61
新建成的主要桥梁62
公路修建里程63
新建成的主要公路干线64
新增学校房屋建筑面积66
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67
地质勘探主要实物工作量68
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69
四 工业生产高速度增长70
工业生产的飞速增长和生产资料的优先发展76
现代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80
工业的部门构成81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82
手工业的发展83
少数民族地区工业的迅速成长83
主要产品产量的增长84
主要产品产量平均每年增长速度9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解放前最高年产量比较92
各年试制成功的主要新产品93
中国钢、生铁、煤、电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位次95
中国工业生产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96
各工业部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7
实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98
工业劳动技术装备程度的提高98
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98
工业产品成本的降低99
五 社会主义农业的巨大发展100
农业总产值的增长104
粮食和棉花产量105
粮食和棉花每亩产量107
粮食产量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比较108
棉花产量与美国比较108
大豆和主要技术作物产量109
茶叶、蚕茧产量110
水果产量112
耕地面积、播种面积及复种指数113
粮食和棉花播种面积114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115
主要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116
主要牲畜头数117
造林面积118
国营农、牧场的发展119
农业用拖拉机台数的增长120
农业事业机构的发展121
气象事业的发展122
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的发展123
六 运输、邮电事业的迅速发展124
运输线路长度的增加127
现代化运输的货物运输量迅速增长129
现代化运输的货物周转量迅速增长131
旅客运输量和旅客周转量133
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135
铁路机车、货车运用情况136
载货汽车运用情况137
运输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37
国营运输企业单位成本的降低137
邮电线路及业务总量138
乡村邮电事业的迅速发展140
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141
七 国内外商业日益发展142
商品零售额的增长146
主要商品零售量的增长147
农副产品采购额迅速增长148
主要农副产品收购量的增长149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总额的增长150
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量的增长151
特价指数152
少数民族地区商业的迅速发展154
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155
进出口贸易额的构成156
八 职工人数空前增加157
职工队伍日益扩大159
女职工人数的增加161
产业工人的迅速增加162
工程技术队伍的壮大163
生产部门职工的比重迅速提高164
先进集体单位与先进生产者165
九 文化教育事业突飞猛进166
在校学生数170
毕业学生数172
高等学校分科毕业学生数174
高等学校毕业学生数解放前后的比较175
参加业余学校学习人数和扫除文盲人数176
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177
工农成分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178
女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178
幼儿园有了很大发展179
科学研究机构与人员180
科学技术协会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180
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数181
电影事业的发展182
剧团、剧场数183
出版事业的发展183
有线广播站与喇叭数184
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情况185
打破世界纪录的体育运动项次185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186
十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87
农民收入的迅速增长191
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增加191
国家投资建设的职工住宅面积192
享受劳动保险的职工人数193
享受公费医疗的职工人数194
城镇居民储蓄的增加194
医院、疗养院的床位数不断增加195
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196
卫生技术人员的增加197
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198
1959《伟大的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统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国家统计局编 1959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 1996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年大事记
- 1980
-
- 祖国伟大的十年建设成就文选
- 1959 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年来的伟大成就 维吾尔文
- 1954 北京:民族出版社
-
- 战后苏联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 1951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 越南民主共和国十年来的成就
- 1956 世界知识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年财政的伟大成就
- 1959 北京:财政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年来的伟大成就
- 1952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伟大纲领
- 1987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成就
- 1956 统计出版社
-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十年来的建设成就
- 1959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 辉煌的十二年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统计
- 1960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出版社
-
- 胜利十年 上海市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统计资料
- 196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