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伤寒论》铨稿》

序言1

平易《伤寒论》铨稿1

太阳篇 上1

太阳篇 中15

太阳篇 下57

阳明篇83

少阳篇113

太阴篇115

少阴篇117

厥阴篇133

阴阳易差后劳复篇149

霍乱篇152

《伤寒论》探稿157

前言157

伤寒的涵义160

六经的分类161

六经的传变163

树立了辨证论治的治疗规范164

如何认识“证”和“病机”166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167

以《内经》理论为基础169

医案172

伤寒温病案例172

太阳伤寒172

阳明经腑同病174

热结旁流175

少阳阳明并病176

少阳阳明合病177

邪留少阳179

直中少阴证180

热蒸汗出181

过汗伤阴182

过汗伤阳183

伤寒发斑184

误汗发斑185

邪留气分187

暑温发斑189

内科案例191

头痛(A)191

头痛(B)192

狂证(A)193

狂证(B)194

惊恐失神195

肝魂不守196

痫证198

咳嗽199

痰饮200

胸痹(A)201

胸痹(B)202

胃脘痛(A)203

胃脘痛(B)205

胃脘痛(C)206

胁痛207

黄疸209

食积腹痛210

泄泻(A)211

泄泻(B)212

痢疾(A)213

痢疾(B)214

痢疾(C)215

便血217

呃逆218

关格219

消渴220

血淋221

癃闭(A)222

癃闭(B)223

遗精(A)224

遗精(B)225

滑精227

痞证228

癥积229

痹证230

腰肢痛麻232

风湿233

偏沮234

伏热内结235

蛔虫证236

绦虫证237

气脱亡阳238

误下亡阳239

妇科案例240

闭经(A)240

闭经(B)242

闭经(c)244

闭经(D)245

倒经247

崩漏(A)248

崩漏(B)249

带下250

阴痒252

滑胎253

畸胎253

不孕症(A)255

不孕症(B)256

阴挺(A)257

阴挺(B)258

胞宫受损259

新产头痛260

儿科案例261

急惊261

麻疹263

脱疽264

外科、皮肤科案例264

乳癖265

乳痈267

无名肿毒268

流注269

肠痈270

肺痈271

内痈273

疮口不敛274

烫伤275

浸淫疮277

风疹块278

皮肤搔痒症279

五官科及其它案例280

暴盲280

鼻渊281

喉风282

多泪283

暴喑284

面瘫285

风寒入络286

笔者从医经历及五十年之临床体会288

致青年中医——共议如何学习中医问题293

(1)学习贵在立志293

(2)学习贵在有恒295

(3)学习贵在于博296

(4)学习贵在于约298

(5)学习贵在好问299

(6)学习贵在明理300

(7)学习贵在思考302

(8)学习贵在致用303

(9)学习贵在阐新304

(10)学习贵在品德306

(11)结语306

后记309

1999《平易《伤寒论》铨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田仁清 1999 香港: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