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旗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的社会情况》
作者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 编者 |
---|---|
出版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 |
参考页数 | 120 |
出版时间 | 195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202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部分历史情况1
(一)地理环境1
(二)人口2
(三)民族名称6
(四)使用驯鹿鄂温克人的故乡8
(五)列拿河时代与牙库特人,俄国人的关系9
(六)怎样迁来的?12
(七)与苏联境内鄂温克人的关系13
(八)俄罗斯人给于鄂温克人的影响14
(九)解放前的奇干地区16
(十)解放后的情况17
第二部分经济21
一、狩猎21
Ⅰ、生产力21
(一)生产工具的发展21
(1)扎枪与桦皮船22
(2)弓箭22
(3)燧石枪23
(4)快枪的出现24
(5)滑雪板24
(6)铁质工具的制造25
(二)猎人29
(三)狩猎技术与对象32
(四)猎犬39
(五)驯鹿40
(1)驯鹿的来源40
(2)驯鹿与鄂温克人生产及生活的关系41
(3)驯鹿的饲养42
(4)各种驯鹿的名称及鹿具43
(5)疾病及防治法:45
Ⅱ、生产关系48
(一)猎区占有及「乌力楞」公社48
(二)「乌力楞」的生产组织51
(三)男女劳动分工53
(四)「乌力楞」关于猎物分配的制度54
(五)家庭与个人财产57
二、捕鱼59
三、物质生活61
(一)衣61
(二)食66
(三)住68
第三部分社会组织74
(一)部落沿革74
(二)氏族的发展与分化76
(1)索罗共氏族78
(2)布利拖拖夫氏族79
(3)卡尔他靠了夫氏族80
(4)索罗拖斯基氏族81
(5)给力克夫氏族81
(三)酋长(基那斯)82
(四)氏族外婚制84
(五)氏族的友谊来往与血仇88
(六)亲属称谓90
(1)亲族称谓的说明90
(2)称谓92
(3)称谓表95
第四部分习俗98
(一)婚姻98
(二)丧葬100
(三)礼节101
第五部分精神文化101
(一)宗教观念形式101
(1)「玛鲁」101
(2)「萨满」105
(3)火108
(4)占卜109
(5)梦与吉、凶的观念109
(6)天、地、鬼110
(7)雨110
(8)驯鹿的奇形崽110
(二)民间知识111
(三)艺术与民间创作113
(1)歌舞113
(2)图案艺术114
(3)传说、故事、谜语118
附录:材料来源说明120
1958《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旗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的社会情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 195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内蒙古自治区
- 1951 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
-
- 鄂温克族自治旗辉索木34户牧民的经济情况
- 1959
-
- 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旗县概况
- 1985
-
-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概况
-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
- 胜利前进中的内蒙古自治区
- 1977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内蒙古自治区画集 哈萨克文
- 1956 北京:民族出版社
-
- 鄂温克民歌 蒙古文
- 1983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伟大祖国的内蒙古自治区
- 1955 新知识出版社
-
- 鄂温克族自治旗三十年
- 1988.06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