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研究 第12辑》
作者 | 中国民族学学会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民族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24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503256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170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开幕词 宋蜀华1
贺信 马曜7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纪要 满都尔图13
前进中的中国民族学--对新中国民族学发展历程的回顾 马启成20
中国民族学的现状及值得思考的若干问题--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要点 满都尔图29
我国民族学的“本土化”及其未来 郭大烈37
中国民族学的世纪历程与未来任务 张有隽51
继承、综合、创新--世纪之交发展和完善中国民族学的思考 何星亮61
从比较的视角前瞻“世纪之交的中国民族学” 和少英84
略说新时期的中国民族学 詹承绪92
中国民族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宋涛110
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中国特色--世纪之交中国民族学的一点思考 夏之乾120
跨世纪民族学的重要课题 曹成章130
抓住机遇,推动新世纪的中国民族学走向世界 王筑生138
中国人类学的本土化及未来走向 徐杰舜143
略谈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地位 姜永兴155
世纪之交反思中国民族学 翁乃群164
21世纪:实践的社会文化人类学 纳日碧力戈177
民族学在贵州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陈国安188
我国民族识别的回顾与前瞻 李绍明201
论民族经济学 施正一212
少数民族法文化研究应与民族法制研究相结合 周星236
城市民族问题:21世纪中国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孙秋云、朱绍华251
论文化与民族关系 白振声259
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在民族学中的意义--兼谈满族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特点 张佳生269
研究和普及民族学的重要基础--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 解立红278
凉山彝族传统家支功能的现代调适 冯敏、伍精忠292
文化的多链共生 王晓丽308
对西部民族地区人才问题的理论分析 刘士儒、邓康宁321
论民族社会史研究及其在当代的几个问题 郑晓云330
傣族稻作文化体系中的农耕礼俗与精神观念研究 郭家骥344
论东巴教对纳西族社会的影响 杨福泉361
茶马贸易与边茶文化 聂静洁376
当代基诺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分区 吴应辉388
客家人生礼仪象征研究 曾少聪400
社会变迁中的民族地区电影事业--甘孜州电影事业现状调查研究 李宗放411
1998《民族学研究 第12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民族学学会编 1998 北京:民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民族学研究 第10辑
- 1991 北京:民族出版社
-
- 民族学研究 第十一辑
- 1995
-
- 民族学研究 第六辑
- 1985
-
- 民族学研究 第五辑
- 1983
-
- 民族学研究 第八辑
- 1986
-
- 民族学研究 第四辑
- 1982
-
- 民族学研究 第一辑
- 1981
-
- 国际汉民族研究(汉民族研究 第二辑)
- 1991年6月第1版 广西人民出版社
-
- 民族学院研究 第一辑
- 1981年08月第1版 民族出版社
-
- 民族学研究 第二辑
- 1981年12月第1版 民族出版社
-
- 民族研究丛刊 青海民族研究 第1辑
-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
- 民族研究 第12期
- 1959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