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府大撤退 1937-1938》
作者 | 斯夫,王磊,王雨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团结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92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130201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082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17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17
“七七”卢沟桥枪响,“八一三”日本在上海动手。中国军队在上海英勇抵抗日军的进攻,日军寸步难进,日军统帅松井石根束手无策17
第二章34
石原莞尔献计,日军第10军出奇兵。34
金山卫日军登陆,中国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第10军开始研究进攻南京问题,并下令全军:“不失时机一举追击到南京”34
第三章51
上海局势急转直下,国民政府对守卫南京失去信心。51
南京国民政府中的各宗各派心态不一,但都吵吵嚷嚷要迁都。其实,迁都已有惯例。51
1932年“一二八”事变19路军奋起抵抗。南京国民政府作了一次迁都的大“彩排”51
第四章66
未雨绸缪。66
兵法云:未思进,先思退,始立不败之地。面对日寇强攻,蒋介石早已选好了退身之地。这就是四川。他称之为“民族复兴之地”。66
借“追剿”红军之机,蒋介石把势力打入西南各省。面对国民政府入川,四川军阀,是迎?是拒?都是无奈66
第五章78
蒋介石会见林森主席商谈西迁。78
林森率百官“衣冠西渡”。重庆,四川省政府主席为国民政府主席让出私宅。林老先生亲自规划“官衙”。78
南京,蒋介石电勉全国将领更坚决,更勇敢奋斗。汉口,汪兆铭(汪精卫)发表讲话:国民政府移驻重庆,主要意义78
第六章92
国民政府谋求与日妥协;蒋介石寄希望于国际干预。92
英国人耍手腕把“球”抛给美国,美国人一脚把“球”踢到布鲁塞尔。92
蒋介石寄厚望于布鲁塞尔会议,死令上海军队不许撤退。美国根本不想主持正义,会议毫无结果。中国首席代表顾维钧发表沉痛演说92
第七章109
南京,是弃?是守?蒋介石举棋不定。109
军事会议上,唐生智独持异议,主张南京非固守不可。109
蒋介石同意唐生智的意见,并问:“谁固守南京为好!”唐坚决地说:“我愿意勉为其难,我一定坚决死守,与南京共存亡!”唐生智被委任为南京卫戍司令109
第八章127
日本第10军决定追击到南京。127
松井石根认为,为迅速解决中国事变应攻取南京。大本营御前会议决定“进攻南京”。127
江阴弹丸之地阻塞日军进攻,为南京布防赢得时间。127
广德、泗安,扛土枪土炮的川军为装备精良的中央军掩护撤退。部下抗命,“饶菩萨”痛心疾首,举枪自戕127
第九章143
三个受宠若惊的帝国将军,统率30万疯狂的军人,扑向孤城南京。143
唐生智临危不惧,策定南京防御计划。调兵遣将积极防卫。143
并对记者发表公开谈话:“余为中国军人,愿为国家牺牲己身。”143
参谋处“纸上谈兵”修工事,外线军队不得已退守内线143
第十章155
城外炮声隆隆,蒋介石为何还不离开南京,难道他也想与南京共存亡吗?155
即使你想丧权辱国,人家还不答应呢。155
12月6日,蒋介石听说德日结盟,一切希望破灭。155
蒋介石要飞离南京了,但他却对自己的部下说:“守卫南京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155
第十一章167
蒋介石临行前问唐生智南京能守多长时间,唐生智却闪烁其词。167
松井石根恼羞成怒,下令三面攻城。蒋介石电令唐生智撤离南京,唐说:我不能只顾一人死活,不管军队167
第十二章184
日军攻城甚猛,撤退成逃命。。184
长江边人多船少,撤离困难,大批军人没死在阵地上,却死在撤离中。184
南京陷落,国民政府发表声明暴力永远不能打垮我们184
第十三章198
蒋介石行事不公,刘湘遂起反心。198
武汉,刘湘病中与韩复榘、宋哲元图谋拒蒋入川。韩、刘一拍即合,宋却说:做不得,做了遗臭万年。并秘电军委会。198
蒋介石借机一石三鸟,吓死刘湘,枪毙韩复榘,支解宋哲元。198
刘湘死后,四川群龙无首。蒋介石颇费周折才“摆平”四川军政各界,扫清国民政府撤退四川的最后阻碍198
第十四章221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221
长江航运业担起“西迁”的重任。这条“黄金水道”成为民族复兴的生命线。221
1938年元旦,卢作孚临危受命,把最后一批物资运入四川。这是一场比“敦克尔刻撤退”还难的撤退221
第十五章238
工业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南京国民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与日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238
因而,把东部沿海地区的机器设备撤入内地便成为首要任务。上海等地民族资本家踊跃报名内迁238
第十六章253
战争迫使中国的文化重心西移,几十所高校在炮火中向内地迁移。不用文字渲染,迁移本身就是一部激动人心的传奇。253
没有人提问,如此大规模搬迁高等教育机关是否适当,显然这是国家最有价值的资源253
第十七章264
浙江大学西迁历程,赢得了近七年的“长征”式的转移,在战争中得到长足的发展264
第十八章285
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西迁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285
第十九章302
国府西迁,武汉成为暂驻之地。302
为了抗战需要,军委会改组,周恩来出任政治部副部长。南京八路军办事处移至武汉,积极开展活动。302
大批文艺界人士奔赴武汉,人才荟萃,各种抗日救亡组织应运而生。武汉时期是抗日战争最辉煌的片断302
第二十章321
日军矛头直指武汉,准备两路合击。321
蒋在珍受命决堤放水阻敌,为武汉布防和撤退赢得时间。中日两军在武汉外围大打出手。日军迅速占领安庆、九江,气焰嚣张。321
9月后,薛岳、宋希濂南北两线屡挫日军321
第二十一章353
蒋介石撤离武汉,却在长沙抛出一纸文告。353
日军陷岳阳、逼长沙,蒋介石慌忙逃遁,却密令张治中毁城。一把大火焚去千古名城,蒋介石借人头平众怒353
南岳会议总结作战经验后,蒋介石和军委会迁至重庆,标志撤退结束353
第二十二章372
日本法西斯对南京人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大屠杀,集体枪杀和活埋了19万多人372
1998《南京政府大撤退 1937-1938》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斯夫,王磊,王雨霖著 1998 北京:团结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活着的士兵 南京大屠杀1938
- 1994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河南省政府行政计划大纲
- 1928 河南省政府
-
- 南京市政府图书室图书目录
- 1937 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出版社
-
- BIBLIOGRAPHY OF RESEARCH STUDIES IN EDUCATION 1937-1938
- 1940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 ANNUAIRE STATISTIQUE DE L'INDOCHNE HUITIEME VOLUME 1937-1938
- 1939 HANOI IMPRIMERIE D'EXTREME-ORIENT-EDITEUR
-
- 英国撤退前的香港
- 1994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南京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录
- 1988 北京:春秋出版社
-
- 敦刻尔克大撤退
- 1994 九州图书出版社
-
- 天理难容 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1938
- 199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南京国民政府纪实
- 1993.07 合肥市:安徽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