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人的光环下 毛泽东和新中国文学》
作者 | 张炯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12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041479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961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前言1
第一章革命家、理论家和诗人毛泽东1
从《沁园春·长沙》谈起——毛泽东的革命历程——作为理论家与诗人的毛泽东的崇高历史地位第二章毛泽东与旧中国的新文学10
历史不能割断——毛泽东对中国新文学的参与和评价——《新民主主义论》对新文学发展的历史意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第三章毛泽东与新中国文学生长的土壤27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与建筑师——毛泽东与中国五十年代的思想文化——理想的纯洁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后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新中国文学的历史分期问题第四章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中国的发展45
建国前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形成——新的历史条件使毛泽东文艺思想获得新的发展——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第五章毛泽东与新中国文学思潮62
新中国文学思潮嬗变的历史原因 几次大的思想文化批判与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的推进及其日益左倾——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与文艺思潮多元化第六章毛泽东和新中国的文学理论建设82
“向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借鉴与初步建立 ? 新的努力——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尝试——文学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开放和深化第七章毛泽东与新中国诗歌95
新中国诗歌中的毛泽东颂歌——毛泽东与新中国新旧诗体双水分流——毛泽东对新诗发展的意见及其引发的讨论和创作实绩——毛泽东诗风的深远影响—毛泽东诗论在新时期诗歌发展中的投影第八章毛泽东与新中国小说124
毛泽东实际上十分重视小说——毛泽东与新中国小说题材的更新——毛泽东与新中国小说的艺术方法——毛泽东与新中国小说的人物形象第九章毛泽东与新中国戏剧148
中国戏剧传统和毛泽东的戏剧改革思想—毛泽东制定的戏剧改革方针及其执行中的曲折——毛泽东时期戏剧改革和创作的实绩——“革命样板戏”与十年动乱中的戏剧凋零——毛泽东后时期戏剧的复苏和繁荣——历史教训的沉思第十章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162
毛泽东对古典文学的总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毛泽东提倡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去研究古典文学—毛泽东十分重视古典文学的多种社会功能——毛泽东注意知人论世,并重视材料翔实的考证——毛泽东对古典文学也重视“古为今用”第十一章毛泽东与新中国文学的十180
毛泽东关于文艺的几个批示及其他——“文化大革命”带给中国文学的灾难——“革命样板戏”和其他文艺创作——毛泽东的是非功过与“文化大革命”第十二章毛泽东与新中国的作家194
毛泽东与许多新中国作家有亲密友谊——毛泽东善于站在革命的立场去热忱帮助作家——涉及“敌我矛盾”,毛泽东对作家也不恂情第十三章新中国文学中的毛泽东形象204
新中国文学中领袖形象刻画从被禁止到逐步开放——毛泽东形象从神到人的历史变化——毛泽东形象刻画中的形似与神似结束语211
1994《在巨人的光环下 毛泽东和新中国文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炯著 199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开国巨擘铸中华 毛泽东与新中国
- 1999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毛泽东和国际友人
- 1994
-
-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人民共和国史 (上册)
- 1989年02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人民共和国史 下
- 198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历史巨人毛泽东
-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人民共和国史
- 1990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人民共和国史
- 199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东方巨人毛泽东
- 1996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历史巨人-毛泽东
- 1993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 巨人的情怀 毛泽东与中国作家
- 1995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在巨人和圣地之间 毛泽东与北京大学
- 199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巨人的性格 毛泽东的书信
- 1992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毛泽东和中国文学
- 1994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