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考证》求取 ⇩

开宝二年赵赞任马步军都虞侯3

开宝六年四月行《开宝通礼》4

平江南得县一百八4

遣辛仲甫使契丹还设宴崇政殿5

大中祥符七年天下口数5

诏录柴氏从孙一人班行6

籍陕西河北等路民为乡弓手强壮6

契丹遣使来报撤兵7

元祐三年天下主客户数7

绍圣四年客丁数8

孝宗赐戚方刘源官兵《武经龟鉴》等8

本纪部分8

平蜀得州四十六8

沿江诸军务置副都统一员9

罢福建路卖钞盐9

李焘上《续资治通鉴长编》9

《乾道新历》行于乾道四年八月10

乾道四年四月赈济饶信二州建宁府等10

蒋芾以母丧去位在乾道四年七月10

魏掞之于乾道四年十二月召赴行在入对11

殿前指挥使王琪11

乾道五年四月羊滋机察淮海“盗贼”11

降三百万缗钱充籴本12

严监司郡守选条件12

乾道五年三月罢铸钱司13

乾道六年十月下旬范成大全节还13

立皇第三子恭王惇为皇太子13

两淮丁钱勿输始自乾道七年七月14

乾道三年罢太医局14

起居郎莫济不书张说录黄14

乾道八年三月赐礼部进士黄定等15

诏鬻八路官田不确15

淮南安抚司复分东西路时在淳熙元年16

皇太子免尹临安在乾道九年五月16

左迪功郎朱熹16

王之奇知扬州兼淮南安抚使16

沈复卿同知枢密院事17

赐礼部进士詹骙等及第出身事在淳熙二年三月17

辛弃疾未杀赖文政17

加太上帝后尊号在淳熙二年十一月18

阴云不见18

公举监司郡守有条件19

减四川虚额钱19

朱熹辞命与祠19

禁奢侈严于有官20

补赈济官罢鬻爵20

龚茂良罢相时间21

诏宰臣择监司郡守之条件21

孝宗幸太学听讲经21

赐姚颖等及第在淳熙五年三月22

诏举台官22

诏戒重价折税22

光州复置中渡榷场官23

召史浩曾觌入待23

诏前宰执侍从言事23

赈高邮军通泰二州饥民24

重修淳熙敕令格式24

宋政府出湖南桩积米五万石振粜24

江浙淮西湖北早伤25

宜章临武奉敕置学年月26

五月丁酉都城疫26

擢黄由等及第26

支义仓米赈济于三月止26

迎太上皇太上皇后宴凌虚阁26

以荒歉罢雪宴27

免镇江武锋军三年招军27

擢卫泾等及第28

李焘再上《续资治通鉴长编》28

废昭州金坑28

蒋继周论温处州流民丁籍29

举偏裨将校29

加太上帝后尊号30

王淮等上《孝宗会要》30

减汀州盐价岁四万九千缗30

擢王容等及第31

擢余复等及第31

中丞何澹以忧罢31

皇子嘉王过重华宫31

诏两浙诸州耕荒田32

诏释杖以下囚32

庆元元年二月己卯章颖罢兵部侍郎32

诏修武备33

右正言李德秀33

新除湖南转运判官李祥33

皇子埈34

京镗等上《孝宗淳熙宽恤诏令》34

大理司直邵裦34

雨土35

毋举宰执子弟亲党35

庆元四年三月己丑蠲绍兴临安赋税35

遣曾炎使金贺正旦35

太宙太祖夹室柱生芝36

皇子坦生36

降德音37

吴曦建节37

置宽恤局37

遣朱致和使金贺正旦38

皇子增薨谥冲美38

太上皇后李氏崩于丁亥38

吴旰使金告哀38

宁宗下诏自责39

宁宗避殿减膳39

内出钱十六万三千余缗39

修正史《宝训》40

以四川二广之制命提刑以五月按部理囚40

遣林桷使金贺正旦40

以旱祷于天地宗庙社稷40

临安府野蚕成茧41

金遣完颜使瑭来宋贺瑞庆节41

遣李景和贺金主正旦41

庚辰大阅42

讲官依读官例开陈经义42

已卯日赵?为右千牛卫将军42

遣鲁矗使金贺正旦42

蠲临安府逋负酒钱六万缗43

教阅民兵弓弩手43

祀天地于圜丘43

上桩积钱米数于尚书省枢密院44

遣张孝曾使金贺正旦44

金遣完颜吕等来宋贺瑞庆节44

诏便宜发廪即日以闻44

封伯祤为安定郡王45

壬寅禁州县挟私籍没民产45

镇江都统戚珙45

资政殿学士程松46

韩侂胄平章军国事46

苏师旦建节46

诏举将帅边守47

韩侂胄兼国用使47

赃赏钱47

遣邓友龙贺金主正旦47

开禧二年五月己丑吴兴郡王柄追封沂王48

雅州蛮四月庚申焚碉门寨48

王大节溃军于蔡州48

邓友龙罢在开禧二年六月甲辰49

丘崈分守沿淮要害49

苏师旦夺三官事在开禧二年六月49

七月斩郭倬于镇江府50

吴曦僭位地方50

开禧三年三月编管吴磷子孙于二广50

开禧三年四月诛吴曦传首诣行*51

四川宣抚使司参赞军事杨巨源51

不言李好义之败事51

开禧三年十一月戊寅陈自强夺官52

郭倬梅州安置52

蔡连除名53

安定郡王伯祝53

以韩侂胄函首揭榜晓谕两淮荆襄四川53

丘崈为江淮制置大使53

金主璟卒54

嘉定元年十一月四川初行当五大钱54

钱象祖罢日54

民兵之汰汝庐濠三州55

谕浙西民种麦豆55

复祷雨于天地宗庙社稷55

太子更名在甲申55

补京湖厢禁军在丁亥56

蠲成都府等民间逋负56

诏恤淮东残破州县56

许俊刘元鼎等败在四月57

往两淮路议收浮盐57

成都路提刑李台57

四川制置大使司58

李孝义谥忠壮58

丁丑日在乙亥日之前58

禁江北民行铜钱59

蠲横增税59

遣董居谊贺金主生辰59

蠲荆湖诸州逋负60

失载二月记事60

置博士教谕各一人60

禁州县沮坏义渠61

己亥祷雨61

释阙雨州县杖以下囚61

命六部各类赦书宽恤事61

诏江东监司62

嘉定十年四月以久雨释杖以下囚62

嗣濮王伯俦62

均州守臣应谏之62

吴政张威进三官事在十月63

沈释63

己未日以度牒千给四川军费63

遣殿前司军防捍江西64

乙末日追雷云三官64

金兵犯和州之玉碛64

忠义总辖李先65

嗣濮王伯熛薨65

癸亥丁煜以书约夏夹攻金65

金知齐州王赟以城降66

辛巳日倒置66

《玉牒》成66

皇太子询薨于嘉定十三年七月谥号在八月67

兴元副都统陈力67

丁巳程信等攻巩州城不克67

丙寅史浩改谥68

李全为京东路镇抚使68

以雪寒释杖以下囚68

镇江副都统翟兴宗68

师嵒为嗣秀王69

程珌等人官职69

鄂王岳飞谥忠穆寻改忠武69

真德秀除职予祠在丙辰70

魏了翁真德秀落职在乙酉70

己卯改湖州为安吉州70

乙酉日杨谷杨石升少师71

大理寺直张珩71

具狱官姓名以闻71

甲辰诏户绝者许立嗣72

戊戌上皇太后谥曰恭圣仁烈皇后72

失书《御制缉熙》72

雪诏史弥远73

史宅之为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说书73

史弥远薨74

十一月辛丑诏戒贪吏74

改元端平事在绍定六年十一月乙巳74

端平元年四月丁亥下诏命官贬窜物故者许令归葬74

五月乙巳薛极薨75

赵范节制沿边军马兼沿江制置使75

六月己巳崔与之召命75

辛丑荧惑入填76

八月壬子赵范依旧京西湖北安抚制置使76

荧惑入斗76

八月庚午真德秀上《大学衍义》76

蒙古使者来宋时日77

遣邹成之等报谢蒙古77

升子思十哲之间77

赐进土吴叔告以下四百六十人78

端平二年九月,安南国陈日煚上表进贡78

陈文蔚著尚书解注78

丙申雨雹78

馆学陈防边方略79

十二月甲辰诏改明年为嘉熙二年79

李鸣复罢在甲申79

荧惑犯太微垣上将星80

诏建内小学80

蒙古犯合肥浮光80

朱杨充蒙古国押伴在丁亥81

七月甲申赵汝愚追封福王81

诏侍从台谏举才81

周说次82

辛酉诏史嵩之兼督光蕲等州军马82

赐进士周坦等四百二十三人82

李鸣复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82

钱时特补迪功郎83

监察御史曹蹙奏言83

诏改元淳祐84

癸丑荧惑太白会于鬼84

伏诛董尧臣配柳玫举84

彗星犯王良西南第二星84

游侣范钟迁除不在同日85

高定子兼权参知政事85

右武卫中郎将王烈85

福州延祥获芦两寨86

邹应龙薨86

诏寿春将士补转官资在乙亥86

史弥忠薨87

游侣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87

李性传执政进拜加官87

填星犯太微垣上相星87

杜范薨日88

加李曾伯奎章阁直学士88

诏制司副司帅司总所漕司军司共造战船88

淮安县主簿周子容89

范钟转官89

孟珙薨在丁巳89

前彭州通判宇文景讷90

程九方自北方来归90

诏补转推赏泗州将士在甲戌90

赵与慧与执政恩例91

应?谢方叔权参知政事91

诏军民从便耕种91

贾似道知江陵府91

诏夺李义山二等92

淳祐八年七月赵与慧提领户部财用92

淳祐十年十月赵葵拜封93

孟启改赐名93

郑清之上《玉牒》等93

庚辰游侣薨94

谢方叔吴潜为左右丞相并兼枢密使94

己亥旌表林符等94

《淳祐条法事类》四百三十卷94

乙丑玉山寇平95

四月殿试95

九月壬午诏明年改元宝祐95

复彭大雅原秩96

自明年始大祀海神96

学士院降诏建安郡王孜为皇子96

蔡抗施退翁并兼资善堂直讲97

诏发丰储仓米振温台处三郡97

《御制资善记》赐皇子在甲申97

陈垓湖州居住97

庚子刘伯正薨98

诏旌陈克良98

贾似道同知枢密院事在甲寅98

癸酉诏鞫王惟忠99

思州守臣田应寅99

罢江湾浮盐局99

诏余晦赴阙99

九月乙卯平获蒲寇100

为国祈祥在癸亥100

谢方权等进祐编《吏部七司黩降条令》100

丁酉斩王惟忠于都市100

行手实法101

拟宗子名101

丁卯应?薨101

陈显伯皮龙荣兼翊善赞读102

吴渊转荆湖制置大使102

戊午雨雹102

吴渊进宫三等103

孔子五十四孙元龙103

赐进士文天祥等103

丙午程芾罢104

与伯104

七月甲午董槐提举洞霄宫104

辛巳浙江堤成104

举行淳祐成法105

贾似道为两淮安抚大使105

程元风上《理宗实录》105

太白昼见106

台臣迁卿少106

张磻薨于庚申106

赐安南国金器币等107

李曾伯为湖南安抚大使107

辛丑程元凤罢107

赵葵授醴泉观使兼侍读108

推赏解襄樊之围将士多舛误108

夏贵进宫三等108

元造浮梁于涪州之兰市109

诏改元开庆109

贾似道为两淮宜抚大使109

京湖制置司参谋官王登110

己酉出内库缗钱110

马光祖除授110

发平粜仓米二万九千九百石111

太白犯权火星111

赵葵为沿海节制大使111

丙寅贾似道兼节制江西二广人马112

赵葵为江东宣抚大使112

丁大全落职112

己酉雷113

吕文德为京西湖北安抚大使113

夏贵总统诸将113

失书宾州113

赵葵除授114

辛亥扬州火114

行谏议大夫沈炎114

戴庆炣薨在己卯115

诏立皇太子赐名连叙误115

贾似道兼太子少师115

赵与?谥号116

吕文德超授116

范文虎主管侍卫步军司时间116

诏程元凤为特进116

安南国贡象三117

周国公主下嫁117

江万里提举洞霄宫时间117

周国公主进封周汉国公主时间118

收复涟水三城周118

诏蠲四川醝酤榷利三年118

林公遇赠一官118

直华文阁赵汝谋119

吴潛丁大全党人永不复用119

诏补何基徐几迪功郎120

贾似道等进《徽宗长编》120

诏贾似道以下宫两转120

命安吉嘉兴平江常州江阴镇江六郡置公田庄121

皇太子宫詹事辅导121

管景谟121

何梦然知建宁府122

京城大火122

癸巳谢奕昌进封魏国公122

马天骥杨栋罢职予祠122

彗星退子参123

行关子铜钱法123

陈瓒是陈文龙族叔123

江浙福建大水127

平江绍兴府湖秀州受水灾最甚127

志表部分 Ⅰ127

辛卯夜安吉县洪水作128

三月丙寅雷128

二月戊戌大雪雨雹128

大雨雪128

乾德元年六月澶濮曹绛等州有蝗129

乾德二年六月河北关西诸州蝗129

太平兴国七年五月大名府等蝗129

开封府咸平尉氏县蝻虫生130

淳化三年六月庚申有蝗自东北来130

大中祥符二年六月雄州虫食苗130

大中祥符九年七月开封府河东淮南京东西河北路京兆府蝗灾131

陕西江淮等路蝗蝻死131

赵州蝗非是132

庆历四年京师飞蝗蔽天132

皇祐五年不独建康府蝗旱132

大中祥符元年五月壬午泰山王母池水变紫色133

江浙飞蝗为害133

蝗虫南飞133

大中祥符三年九月陈尧叟继献解州盐池134

玉清昭应宫凡三千六百一十楹134

大雨震电太平兴国寺火灾135

益州火焚民舍三千余区135

燔东神门135

三司灾焚屋千八十楹136

开宝寺火死吏卒四十人136

行在越州大火137

临安府大火延烧万余家137

临安大火延烧几万家137

镇江府等地火138

绍兴七年二月太平州火吕应中李致虚死138

夔州大火139

京师三次地震时间139

镇江府大火在辛卯139

景德元年四月邢州地震140

瓦亭寨地震140

失书雄霸二州地大震140

大中祥符四年七月镇眉昌等州地震141

契丹界自应州以北地震141

宝元元年正月除并代忻三州压死民家去年秋税141

皇祐二年闰十一月秀州地震142

孟州许州地震142

登州每当地震海底有声如雷142

余以加减气积差二十二万七千四百八十九143

总数为九十六万七千四百四十三户143

乾德元年平湖南得州十四144

平蜀得县二百四十144

北宋天下分路经过145

皇祐五年置京畿路至和二年罢146

治平三年天下户数147

大观三年天下户数147

命吕夷简杨崇勋夏守赞江德明阎文应负责修葺文德殿等148

雍熙元年改乾元门148

开宝四年改名东华西华门149

太祖乾德四年曰日华月华门150

失载勤政殿改名一事150

淳化含光殿叙述疏误150

开宝滋福殿变迁151

崇政殿太平兴国八年四月改今名151

失书明良之额事152

麓云半山152

东池后结栋山下曰挥云厅152

研池153

濑玉轩153

西京之名始于梁晋153

皇城门述多误154

苍龙金虎拱宸三门沿革154

五凤楼宋初建名154

太东县隶拱州时间155

易平庐为镇海军无涉于北海军155

临邑移治耿镇155

长清徙治刺榆店156

乾德元年登州都督降为上州156

昌邑废置156

邹平县移治之所157

袭庆府沿革157

兴仁军升府时间157

单州建隆二年升为团练157

濮州雍熙四年降团练158

拱州升降废置158

曹州定陶置发运务158

金州沿革159

随州升崇义军159

太平兴国三年京西分南北路159

元祐元年复平利县160

房州雍熙三年升保康军160

开宝元年省丰利入郧乡县160

乾德二年富水县并入京山161

平氏县开宝五年废入泌阳县161

光化军沿革161

偃师县省废复置161

郑州沿革162

省颍阳入登封之时间162

滑州沿革163

治平三年废灵河县为镇入白马163

元丰三年复置汜水县163

王屋县庆历四年复旧164

景祐二年蔡州升淮康军164

顺昌府沿革164

政和五年汝州赐军额165

汝阴县栘治165

建隆元年改长垣县165

雍熙三年复置罗山县166

龙兴县为镇入鲁山时间166

河北路分并166

河北东路州府军数167

升开德府167

端拱元年省临黄入观城县167

卫南县168

冶平元年徙无棣县治保顺军168

熙宁五年省饶安县为镇入清池168

博州移治李武渡西168

棣州升防御之时间169

恩州徙州北永宁镇169

周显德二年降定远军隶沧州169

政和五年废清州为县170

将陵县庆历七年自德州来隶170

东光自沧州来隶170

阜城淳化元年自冀州来隶170

信安军改名时间171

无极县景德二年自祁州来隶171

明道二年复通利军171

河北西路州府军数171

废九门石邑隶稾城获鹿县172

卫县升降废置172

乾德元年怀州升防御173

获嘉自怀州隶卫州之时间173

祁州瑞拱二年以真定府鼓城来属173

庆源军升府174

熙宁六年隆平废为镇隶临城县174

永宁军废置174

太平兴国七年阳曲徙州治175

平晋军175

置唐兴寨时间175

太平兴国六年改易州迭城县为威虏军175

隆德升军升府时间176

黎城熙宁五年废隶潞城涉二县176

襄陵县徒治176

元丰二年赵城复为县177

代州升降177

辽州军事177

咸平二年建静乐军177

慈州文成郡178

楼烦县沿革178

府州建炎元年改保成军179

宁化置军179

元祐二年以葭芦寨建为晋宁军179

欠平兴国二年建威胜军180

太平兴国二年铜?是武乡二县隶威胜军180

熙宁二年度宇化县180

绵上县太平兴国六年自大通监来隶181

平定军沿革181

湖城县度置181

荣河废置182

硖石县废置182

同州废置沿革182

虢州改名183

乾德三年于冯翊朝城二县境置牧马监183

建隆元年华州复为节度183

乾德二年奉先隶同州184

乾德五年置感义军于耀州184

太平兴国元年改义川为宜川县184

庆阳升府时间185

乾德四年庆州为军事185

天圣元年改保安军子城为德靖寨185

收绥州复废为城时间185

元丰二年度金村寨186

安化县沿革186

环州沿革186

司竹监187

凤州沿革187

庆历五年置达隆堡187

好畤县沿革187

凤州开宝监188

小庐新寨188

立马耳朵二城堡188

德顺军所辖诸寨189

镇戎军沿革189

庆历五年置园林堡189

荔子寨190

通渭县为寨之时间190

皇祐四年以谓州地置古渭寨190

熙宁七年置阔精堡190

置遮羊堡191

建兰州为帅府191

元丰四年置东关堡191

兰州192

大观二年湟州加乡德军节度192

西宁州沿革192

润州旧号镇海军193

建炎元年临安府带本路安抚使193

太平兴国三年改衣锦军为顾化军193

湖州沿革194

新登县改新城之时间194

南新场升县之时间194

平江府沿革195

太平兴国四年以武康县隶湖州195

置义安县195

武胜军节度改保宁军节度196

建隆二年改奉国军节度196

失书江阴县沿革196

天台县沿革197

龙游县沿革197

开化县升降197

宣和三年青溪县改淳化县197

太平兴国元年淮南路分东西两路198

泰兴废置沿革198

开宝九年以盐城县隶楚州198

楚州太平兴国四年降团练199

盐城监废为仓199

沂泗州临淮地入淮阴199

开宝三年以朐山县东海监建东海县199

涟水县沿革200

高邮军升承州时间200

海陵监移治200

利丰监废置200

建炎四年废天长军为县201

招信县沿革201

庐州201

广济罗田县废置202

宿松县废置202

太湖县废复202

改光山军为宁淮军203

光山县改复203

江南东西路沿革203

宣和元年以歙州改徽州203

熙宁六年十一月永丰镇为县204

开宝八年改平南军204

太平兴国二年置太平州以当涂为治所204

隆兴元年升洪州为隆兴府205

以广德县郎步镇置建平县205

太平兴国二年芜湖与繁昌县复隶太平州205

广德县沿革205

太平兴国四年置新建县206

江州升定江军之时间206

太平兴国八年以赣县险江镇置兴国县206

吉水县废置207

绍兴元年泉江县改龙泉县207

建万安县时间在熙宁二年207

开宝八年以筠州万载县隶袁州208

抚州沿革208

开宝元年复立宜黄县208

新昌建县之时间209

鄂州通山大冶二县隶兴国军209

公安县沿革209

德安府沿革209

建隆四年降朗州为团练州210

熙宁六年以玉沙县为镇隶监利县210

乾德二年析武陵县地置桃源县211

绍兴三十一年龙阳复县211

乾德中沅江隶岳州211

淳化五年升王朝场为县212

归州隶夔州之时间212

兴山县212

沅州212

渠阳县213

贯保寨213

荆门军213

武昌县升寿昌军213

潭州唐武安军节度214

常丰县废隶214

衡州衡山214

营道县沿革215

废大历县隶宁远县215

益阳县绍兴五年由鼎州还隶潭州215

宁远县沿革216

大观二年升邵州为望郡216

景德元年蓝山自郴州来隶216

福州沿革216

崇宁元年以永泰犯哲宗陵名改永福217

罗源沿革217

怀安置县年代217

松溪改县218

升建宁府时间218

崇安场升县218

乾德二年改平海军节度219

析晋江置惠安县在淳化五年219

漳州沿革220

邵武县建军时间220

黄土等三银场220

绍兴元年嘉祥复龙游221

嘉祐四年以益州为成都府221

太平兴国元年改通义县为眉山县221

庆历七年废通望县入汉源县222

附树州222

比川州比地州222

邛陈州异名多222

牒琮州名223

比蓬州名223

来锋州名223

林烧州223

笼羊州224

祸眉州名224

卑卢州名224

诺祚州224

夔州路225

乾德四年青城自蜀州来隶225

百颇州名225

改永安军时间225

陵州升团练时间226

宣和二年石泉降为军使226

梓州沿革226

东关县227

小溪县沿革227

昌州沿革227

浪川州228

乾德五年开边归顺二县隶?道县228

播浪州名228

乾德元年叙州升为上州228

哥陵州名229

泸川军节度名称异229

萨州229

置安夷寨时间229

景祐二年省大竹县为镇入流江230

隣山郡异名230

废和义县时间230

西水奉国沿革231

升普安军节度231

乾德三年以西县直隶京师231

隆庆府升府时间232

剑门县沿革232

难江县废置233

熙宁二年省七盘县力镰入恩阳县233

通江县沿革233

蓬山县为镇时间234

绍兴五年复龙州234

上津丰阳二县隶金州时间234

绍兴十四年改岷州为西和州235

羲州235

熙宁七年南川省入南平军235

广州辖县之沿革236

熙宁七年隆化自涪州来隶236

建乐源县时间236

浛光县自广州隶连州时间237

广州沿革237

番禺县废置237

太平兴国元年义宁县改信安县238

循州宣和二年为博罗郡238

兴宁县移治长乐时间在天禧二年238

长乐县沿革238

横冲等三锡场239

宣和六年割海阳三乡置揭阳县239

宣和三年南雄州赐郡名保昌240

真阳县240

四会县废置240

惠州沿革240

容州沿革241

开宝五年度入广州新会六年复置凡十四字为衍文241

开宝五年以常林等五县入隶普宁242

开宝七年废顺州242

邕州沿革242

景祐三年废乐昌入武缘县243

金场慎乃243

万丞州名243

思浪州名243

景祐四年象州升防御244

来宾县沿革244

勒州244

武笼州名244

元丰三年龙平县复隶昭州245

省戎城入苍梧县时间245

开宝五年废宁风等三县245

废南仪州为县隶藤州时间245

开宝五年度峦州二县入永定县246

淳化元年以柳州洛曹隶宜州246

河池沿革246

石龙县沿革247

信宜县沿革247

茂名沿革247

开宝四年废徐闻遂溪二县入雷州248

白州废置248

琼山县开宝四年于儋废县地复置248

熙宁六年万安州为军249

嘉祐六年宰相蔡京奏言狭河事非是249

广济河导河水250

大河决荡251

满淀251

纵五十里或六十里252

保定军非保安军252

权工部侍郎韩肖胄253

明道元年八月刘平知成德军253

起治平讫政和凡五十三年253

同判太常寺吕公绰254

嘉祐七年谏官杨畋论水灾繇郊庙未顺254

理宗在位四十年255

混淆明堂活动时间255

是皆变礼折中之大者也256

知制浩钱公辅议仁宗配享明堂256

英宗诏台谏讲读官详定明堂257

祀真宗于明堂以配五帝257

元丰三年六月太常礼院言明堂258

孝宗在位二十七年259

秘书丞董温259

五岳册使一品卤簿及控册黄麾仗各依方所260

乾德元年飨太庙260

名山洞府多在僻远扰民罢建道场260

役兵单训261

庆历元年三月遣使祭河渎及灵津庙261

太官令牢宰人以鸾刀割牲未后二刻行礼261

景祐四年二月有司上高禖仪262

南京鸿庆宫神御殿火262

崇宁三年张康国言建火德真殿263

封禅坛应如《郊祀录》圜丘之制263

真宗宴近臣及泰山父老于殿门264

真宗习仪子崇政殿264

京东转运副使马元方264

祀汾阴之时日265

亳州官吏父老诣阙请谒太清官265

改圣祖殿为鸿庆殿266

文武官契丹使陪列266

大中祥符元年九月癸亥奉天书于朝元殿267

龙图阁直学士陈彭年修崇奉天尊仪注267

大中祥符二年七月先儒为伯或赠官268

真宗诣玉清昭应宫太初殿奉表奏告268

失书天禧元年四字268

乾德元年四月太祖幸武成王庙269

太常礼院定州县释奠器数269

乾德元年六月议历代功臣升降事270

兵部尚书张昭等请立宗庙270

四年十二月前失书大观或政和年号271

开宝元年十一月和岘请牙盘食271

每岁四时所荐京都新物二十六品272

开宝四年行饮福宴272

太祖建隆二年正月丙申朔大朝会273

乾德四年太祖于文明殿受朝贺273

宋敏求等人详宅正旦御殿仪注273

宣事合人引太尉以下升殿274

殿上承旨索扇274

脱漏侍中承旨称制可退一句275

朝会次序275

混合礼部与兼权太常博士陈祥道奏言276

礼部侍郎王赏276

文武京朝官277

都使277

垂拱殿常朝职名277

次防御使团练刺史278

文德殿常钥两班不及三四十人278

诸司使以下系鞋279

承受臣僚处理刑章钱谷事务279

宗室使相至刺史使相至刺史分别为一班280

所贵正衙内殿朝仪并举280

建隆三年八月朔窦仪待制边光范侯对281

右谏议大夫编修合门仪制宋敏求281

太宰王?282

有司上《酺宴班位图》283

皇帝只日御延和殿垂帘283

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宣徽使以客礼展拜284

知畿县见知开封府284

宗正少卿郭玘284

开宝元年八月设周帝塑像285

周郑王朔后即谥曰恭帝285

柴贵孙子柴肃286

柴守礼孙柴若讷286

直集贤院祖无择286

宴近臣于大明殿287

太宗大宴崇德殿不作乐287

太平兴国二年五月未有再宴契丹使于崇德殿之事288

太家赐钱像宴于长春殿288

宴近臣于长春殿289

翰林学士承旨陶谷289

诏自今宰相枢密使节度使带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者290

景祐四年三月赵良规冯元吴育奏集议大事291

容有“内制”非“两制”291

张昭为卤簿使292

诸道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知州292

太家灵驾发引293

天书从葬永定陵乃在乾兴元年九月十二日293

嘉祐八年定陵役卒数294

甘昭吉刘保倌等人请谥于南郊294

治平四年正月十二日英宗大敛295

治平四年七月十六日读谥册于福宁殿295

元符三年七月二日启菆295

光宗小祥大祥时日296

庆历元年吴育奏296

雍熙元年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李穆卒296

攻李重进扬州城下役夫死于矢石者给绢等297

右司员外郎崔厦297

和岘以王朴窦俨律为新度定律吕298

翰林学士承旨李肪等重定士庶丧葬制度298

燕肃李照宋祁同按试王朴律准299

三王之兴299

开宝元年和岘上言300

妄增“未几岘复言”五字300

雅乐工王继昌奏301

殿中侍御史艾仲孺302

鼓吹导引警夜六周之曲302

大中祥符元年九月真宗亲习封禅仪于崇德殿303

判太常礼院孙奭言郊庙二舞失序303

勾当御药院邓保信监视群工304

李照言编钟镈钟304

宝元元年七月韩琦言定钟律事304

御史中丞晏殊305

三献305

胡瑷赴大乐局定钟磐制度在皇祐二年十一月306

王尧臣等奉诏与太常参议阮逸之法306

皇祐三年二月诏徐宿等七州军采磬石307

仁宗又观新作晋鼓三牲鼎鸾刀307

内出明堂乐章迎神送神曲隶于太常308

脱漏“自庆历至嘉祐凡八祀”之句308

元丰三年八月刘几请如景祐故事修制大乐308

开封府县民309

太常博士杨杰审定音律309

观乐章者310

兼领内侍言310

金扣器具310

年中互建十二月311

天圣初宋兴六十有三载311

诸科六举年六十312

仁宗下建学诏时范仲淹未罢参知政事312

绍兴五年九月汪应辰御试第一312

三司事权313

置提举官管勾官314

武臣钤辖比防团长吏314

安抚都监路分都监之职田315

在州监当等职田不得过幕职官315

景祐元年政府稍宽役法316

权三司使事王尧臣316

每千钱用铜三斤十四两317

庆历五年三月范祥以父丧去317

庆历元年诏三司议通淮南盐318

天圣八年更增岁课缗钱九万319

东南盐第优其估319

度支副使杨偕陈三说十二害320

就乡间习武艺320

失书“所在取左符勘毕”句321

马四尺六寸至四尺一寸321

升朝官合门祗候以上畜马二匹322

经籍刻板始于后唐长兴二年325

志表部分 Ⅱ325

唐人自为书几三万卷误325

太乎兴团初于左升龙门东北创立三馆书院326

近臣主动赴秘阁观书327

玉宸殿聚书万余卷328

书戍归太清则三馆将何有329

宋志序妄删三馆之名330

《崇文总目》原书径易名为《秘书总目》非是332

以补全校正文籍为名332

北宋九朝书籍卷数332

孝宗淳熙五年编成《中兴馆阁书目》卷数333

王安石《易解》333

《乾生归一图》334

苏轼《易传》334

《易解》与《口义》实为一书334

朱震《易图》335

晁以道《太极传》《外传》《因说》335

李觏撰《易论》335

郭雍撰《传家易说》336

张根《易解》336

《易学启蒙传》二卷336

林至《易裨传》二卷《外篇》一卷336

《禹贡论图》四卷337

吕祖谦《书说》十卷337

《无逸说命解》三卷337

林少额拙斋《书集解》五十八卷338

赵汝谈《书说》三卷338

王安石《新诗经义》338

李樗《毛诗详解》339

麓?《广川诗考》339

黄度《诗序》339

游酢《中庸解义》340

吕太临撰《礼记解》340

白石《诗传》二十卷340

司马光撰《中庸大学广义》341

李如圭著《集释古礼》《释宫》《纲目》341

陈傅良《周礼说》三卷341

朱熹撰《大学章句》等卷数342

张淳《释误》三卷342

张九成著《中庸说》《大学说》342

刘彝撰《周礼中义》343

《周礼丘乘说》343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343

段安节《乐府杂录》344

《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344

沈括《春秋机括》344

王当撰《春秋列国诸臣传》六十三卷344

《春秋新传》十一卷345

叶梦得撰《春秋漱》等345

崔子方撰《春秋经解》《本例例要》345

胡铨《春秋集善》346

沈长卿撰《春秋比事》346

吕本中撰《春秋集解》346

张九成《孝经解》347

范淳夫撰《古文孝经解》347

王令撰《论语》347

王芳撰《口义》348

苏轼《论语解》348

张九成《论语解》348

喻樗《玉泉论语学》348

朱熹《论语集义》三十四卷349

朱熹撰《论语或问》349

胡宏撰《论语指南》349

陆德明《经典释文》重出350

范镇苏洵姚辟等人撰《六家谥法》350

贺琛《谥法》350

《周越书苑》351

许归与编《墨薮》351

王安石《字说》351

郑樵《石鼓文考》352

郑樵《论梵书》352

王楚编撰《宣和博古图》352

《龙龛手镜》353

黄伯思《法帖刊误》353

李阳冰撰《翰林禁经》353

《四朝国史》353

吕夷简等人编撰《三朝闰史》一百五十卷354

王圭等人修撰《两朝国史》354

韦保衡撰《唐武宗实录》355

《唐建中实录》355

噬《五代汉高祖实录》356

赵鼎范冲撰《神宗实录考异》356

《神宗朱墨史》二百卷356

汪藻程俱汤思退李焘等人撰《徽宗实录》357

钱若水等人上《太宗实录》357

龚颖《运历图》358

吕祖谦《大事记》358

汪伯彦《建炎日历》五卷358

《汲冢周书》重复358

赵晔《吴越春秋》359

寓峻《小史》一百二十卷359

常?《华阳国志》359

龚颖《运历图》重出360

杜延业《晋春秋略》重复360

孙甫《唐史论断》360

《景龙文馆记》360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四卷361

郑处晦撰《明皇杂录》361

李汝纳状录《吴湘事迹》361

林虐《神宗宝训》362

洪迈郑湜撰《会稽和买事宜录》362

李激《三朝训鉴图》重复362

张舜民《使辽录》二卷363

龚颐正撰《宰辅年表》一卷363

《国朝撮要》重复363

《执政拜罢录》十卷363

《狄梁公家传》三卷364

司马光《百官公卿表》一百四十二卷364

徐筠《汉宫考》六卷364

刘?《国朝传记》误作两书365

李涪《刊误》重复365

《唐年小录》八卷365

凌准《合志》三卷366

《韩琦家传》作者韩忠彦366

《浸铜要略》366

栋郡袁涛序《大和野史》367

《野史甘露记》367

范质撰《晋朝陷蕃记》四卷367

乐史撰《杨贵妃外传》二卷368

赵普《龙飞日历》368

乐史撰《绿珠传》一卷368

阎自若纂《唐末汛闻录》368

曹彬曾孙曹偃撰《曹彬别传》369

康延泽撰《平蜀录》369

《乖崖语录》四卷369

潘延之撰《丁谓谈录》三卷370

陈昉撰《契丹须知》一卷370

赵志忠撰《阴山杂录》《契丹实录》370

《王旦遗事》四卷371

强至撰《韩琦遗事》371

《交趾事迹》十卷371

《韩琦别录》四卷372

《胡瑗言行录》二卷372

冯炳《皇祐平蛮记》一卷372

王曙《戴斗奉使录》二卷372

《范纯仁言行录》二十卷373

洪适《宋登科记》三十二卷373

汪藻《裔夷谋夏录》373

《燕北杂录》作者374

《王安石日录》八十卷374

《开元礼类释》374

刘温叟等人撰《开宝通礼》375

贾昌朝等人编撰《太常新礼》375

《吉凶书仪》作者376

韩琦《参用古今家祭式》一卷376

李迪等详定《一司一务编敕》377

张方平等修定《嘉祐驿令》三卷377

许遵编定《在京诸司库务条式》377

丁湃等详定《景德农田编敕》378

柴成务等重详定《咸平编敕》十三卷378

许?李范修撰《重删定淳化编敕》378

《群牧司编敕》379

陈彭年等详定《大中祥符编敕》四十三卷379

张稚圭等编修《大宗正司条》六卷380

沈立等上《新修审官西院敕》十卷380

吕夷简等人详定《天圣编敕》十三卷381

《敕令式》三卷381

《武学敕令格式》382

《吏部四迭敕令格式》382

《政和重修敕令格式》五百四十八卷382

《诸州县学敕令格式》并一时《指挥》383

《高丽入?接送馆伴条例》383

《两浙福建铬敕令格式》时限383

《兄丰司农敕令式》十五卷384

李承之董唐臣《盐法》384

《熙宁贡举敕》十一卷384

《绍兴重修吏部软令格式》一百八十八卷385

张守等修《绍兴重修敕令格式》一百二十二卷385

《田氏书目》六卷386

赵明诚《金石录》重出386

《晁氏读书志》二十卷387

《中兴馆阁书目》387

辛怡显《云南录》误作两书著录387

范旻《邕管杂记 》388

胡峤《陷辽记》误作两书著录388

李上文《豫章西山记》388

《合肥志》作者388

《黄州图经》389

董宗说黄敷忠撰《盱江志》389

陈谦撰《雁山行记》389

《都梁志》作者390

《信安志》作者390

陈耆卿撰《赤城志》391

范成大《桂海虞街志》391

范成大《虞街志》误作两书著录391

陈舜俞《庐山记》五卷392

《海潮图论》一卷作者392

孙巽撰《夏国枢要》二卷392

左文质撰《吴兴纪统》393

曾贲《括苍志》393

陈百朋撰《括苍续志》393

《南朝宫苑记》二卷393

程九万黄宜撰《历阳志》393

陈申之撰《相台志》十二卷394

税安礼撰《指掌图》394

杜光庭撰《青城山记》一卷394

林桷撰《姑孰志》395

《建安志》《续志》作者395

《契丹疆宇图》395

张文规撰《吴兴杂录》七卷395

《春陵图志》作者396

刘宗任?编纂《襄阳志》396

《衡州图经》三卷作者396

《吴陵志》397

朱瑞章撰《南康志》397

方嵩卿许开撰《南安志》397

《清湘志》六卷作者397

吴莘撰《楚州图经》398

郑少魏姚一谦《广陵志》十二卷398

褚孝锡等人撰《长沙志》五十二卷398

《嘉禾志》五卷399

戴溪撰《清源志》七卷399

沈作宾赵不迹著《会稽志》二十卷399

司马彪《九州春秋》重复著录400

赵晔《吴越春秋》重复著录400

蒋文恽撰《闽中实录》十卷400

常璩《华阳国志》401

《后蜀孟氏记事》十卷401

陆游撰《南唐书》十五卷401

《南唐近事集》二卷401

《江表志》三卷402

刘恕《十国纪年》重复著录402

《湖南故事》十卷402

郑君述《江南余载》403

韩熙载《格言》重复403

《温公集注太玄经》403

聱隅芋《献欷琐微论》十卷404

游酢《杂解》重出404

范祖禹《帝学》十卷404

范祖禺《帝学》重出404

《道德经小解》405

孙景修《古今家戒》405

《道德经疏节解上下》各二卷405

唐光启隐名《无能子》三卷406

《老子解》406

司马光撰《老子德道经论著》406

程大昌《易老通言》重出407

《华严法界?门》一卷宗密注重出407

《三十家注老子》八卷407

陆修静《老子道德经杂说》重复408

张伯端撰《悟真篇》一卷408

丁谓李维等编《降圣记》五十卷408

《西升记》作者409

皇甫土安《太上保真养生论》一卷409

李绰《辇下岁时记》误作两书著录409

孙光宪《蚕书》410

蔡襄撰《荔枝故事》410

戴凯之《竹谱》410

《谱笱》作者411

《牡丹谱》一卷作者411

丘光庭《兼明书》凡三出411

《两同书》作者411

《石林过庭录》412

《宋景文笔录》三卷412

顾野主撰《瑞应图》413

吕氏撰《汲世论》二卷413

李商隐《杂纂》误作两书著录413

《事始》作者414

何光远撰《鉴诫录》三卷414

周文规撰《开颜集》三卷414

《物类相惑志》重出415

王洙主子撰《王洙谈录》415

李隐撰《潇湘录》415

《阙史》参寥子述重出415

费衮《梁溪漫志》十卷416

《睽车志》五卷416

《吉凶影响录》十卷416

王谠《唐语林》417

《牧竖闲淡》作者417

《野人闲话》作者417

《洞微志》十卷418

孙光宪《北梦琐言》三十卷418

《邢阁雅言》作者418

上官融《文会谈丛》419

陈子兼撰《北窗记异》一卷419

朱胜非缄《绀珠集》419

扬惟等人撰《乾象新书》三十卷420

李全东方明撰《珞琭子疏》五卷420

东方朔撰《灵棋经》420

丘浚《霸国环周立成历》重复421

《大衍历经》重出421

僧令岑撰《秘宝翠羽歌》421

林开撰《五命》一卷421

王孝通《缉古算经》重出422

陈皞注《孙子》422

张预《百将传》十卷422

《三朝经武圣略》作者423

王韶《熙河阵法》三卷423

《兵论》十卷重出423

李嗣真《画后品》重出424

黄休复纂《益州名画录》三卷424

唐积《歙砚图谱》一卷424

刘道成纂《宋朝画评》425

米芾《画史》425

郭着虚《图画见闻志》六卷重出425

叶子《偏金叶子格》一卷425

王钦若等人修《册府元龟》一千卷426

许冠《书林事类》一百卷426

李昉扈蒙等人撰《太早御览》一千卷426

马永易《异号录》427

晏珠《类要》六十五卷427

杨咨撰《歌诗押韵》428

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重出428

叶廷圭《海录碎事》三十三卷428

陈天麟《前汉六帖》重出429

《书叙指南》作者429

《史韵》四十九卷429

范镇《国史对韵》十二卷429

俞观能撰《孝悌类鉴》七卷430

杨筠撰《鲁史分门属类赋》三卷430

皇甫谧撰《黄帝三部针灸经》430

王惟德撰《铜人针灸图》431

《孙氏传家秘宝方》十卷431

林士元《庆历善救方》431

《小儿药证真诀》三卷432

《和剂局方》十卷432

刘方明徐寿卿撰集《幼幼新书》433

《王氏博济方》五卷433

《三因极一方》六卷433

《百一选方》三十卷434

《本事方》434

史载之《指南方》二卷434

李迅作《集効方》一卷435

沈括编《灵苑方》二十卷435

《膏盲灸法》二卷435

王怀隐王祐等撰《太平圣惠方》一百卷435

《伤寒要旨》二卷436

李柽撰《小儿保生方》三卷436

扬衡撰《汤氏婴孩妙诀》436

周紫芝撰《楚辞赘说》四卷437

刘彝《正俗方》437

陈真撰《奉亲养老书》437

朱子作《楚辞辩证》二卷438

元结《元子》重出438

卢肇《海潮赋》重出438

《李华集》二十卷重出438

丘光庭《海潮论》重出439

徐铉《质论》重出439

《曾致尧文集》十卷439

晁补之《鸡肋集》重出440

《李清臣文集》440

《清江三孔集》441

《李新集》四十卷重出441

《扈载集》十卷441

《李煜集》重出441

《徐铉集》三十卷442

杨九龄《桂堂编事》重出442

潘佑《荣阳集》442

《廖正图诗》重出443

《丁谓集》443

《胡旦集》443

宋庠《湜中集》重复443

陈尧佐《愚丘集》444

《孙何集》444

杨亿《刀笔录》444

《刘中山刀笔集》《荣遇集》445

《种放集》445

陈充《民土编》445

《吕文靖试卷》兰卷446

梅尧臣《外集》十卷446

《苏舜钦集》446

晏珠《二府集》二十五卷446

王令《广陵集》447

《尹洙集》447

《刘集辉》十卷447

《江休复集》448

《王回集》二十卷448

《欧阳修集》一百五十二卷448

《王安石集》449

《杨绘集》四十卷449

《范蜀公集》449

《赵瞻集》三十卷450

《鲜于侁集》三卷450

《李清臣集》重出450

苏辙编录《儋耳手泽》450

苏轼《前后集》451

苏辙《栾城集》451

《陈师道集》451

曾肇《内制集》五十卷《外制集》三十卷452

《张商英集》十三卷重出452

《吕惠卿集》五十卷重出452

《李?集》453

韩维《南阳集》453

《陈罐集》453

《傅尧俞集》454

《李存集》四十卷重出454

石愗《桔林集》454

《马存集》455

葛胜仲《丹阳集》八十四卷455

《李若水集》十二卷455

胡铨《澹庵集》455

《程俱集》456

《李纲文集》一百二十卷456

韩驹《陵阳集》五十卷456

吕大临《玉溪集》《别集》457

刘一止《苕溪集》457

《石林建康集》十卷457

《田昼集》457

《李易安集》458

朱松《韦斋小集》458

《静泰堂集》458

陆游《剑南续稿》459

《刘安节文集》459

《刘安上文集》459

《苏元老文集》459

周邦彦《清真居士集》460

《武夷集》460

胡寅《斐然集》460

项安世《丙辰悔稿》461

周南《山房集》二十卷461

《王庠文集》误作两书著录461

《郑刚中文集》三十卷461

《惠崇集》462

杨万里《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462

祝充《韩文音义》凡三出462

游恭《短兵集》重复463

王贞范《洞天集》重出463

皮日休《文薮》重出463

殷墦《丹阳集》重复464

蔡省风《瑶池集》重出464

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一千卷464

宋敏求《宝刻丛章》重复464

徐徽撰《滁阳庆历集》465

王谏《唐史名贤论断》重复著录465

程鹏《唐史属辞》重出465

乐史《登科记解题》重出466

蒋之奇撰《广州十贤赞》重出466

无名子撰《西清诗话》三卷466

蔡确以观文殿学士知陈州467

宝元二年十一月王鬷宋庠拜宰辅467

刘攽《诗话》三卷467

林希自同知谏院事罢知毫州468

崇宁元年五月陆佃知亳州468

许将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468

蔡卞出知河南府469

大观元年四月邓洵武罢知随州469

大观元年九月梁子美知郓州469

大观四年七月薛昂知江宁府470

右光禄大夫郑居中470

太中大夫邓洵仁470

政和七年十一月候蒙知州471

王安中知燕山府471

宇文虚中知青州471

观夹殿大学土耿南仲472

颜岐以资政殿学士提举鸿庆宫472

翟汝文罢参知政事473

周望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街州居住473

赵鼎罢为观文殿大学士两浙东路安抚大使知绍兴府474

绍兴十年四月韩肖胄罢枢府职474

徐俯罢签书枢密院事在绍兴四年五月474

孙近提举洞霄宫475

杨愿除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475

绍兴十八年八月汪勃罢签书476

绍兴三十一年七月周麟之罢枢府476

汪澈罢参政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477

钱端礼早于虞允文罢参政477

淳熙元年八月己未张说罢为太尉478

沈夏罢同知枢密院事478

范成大罢参知政事478

费士寅充利州东路安抚使479

卫泾罢参政与在外宫观479

谢深甫授观文殿大学士依前少保判建康府479

列传部分483

昭宪杜太后生五子483

太子宾客李至为工部尚书483

太宗尹皇后葬安陵484

明德皇后李氏太平兴国二年七月入宫484

李贤妃开宝初封陇西县君484

章穆郭皇后淳化二年归襄邸485

景德元年刘氏人为美人485

章献明肃刘皇后享年六十四486

陈壬元份妇486

遗制杨淑妃为皇太妃487

沈氏嘉祐七年十二月进贵妃487

金庭教主冲净元师488

景祐元年十—月册皇后曹氏488

慈圣光献曹皇后享年六十二488

高皇后生四子489

庆历八年十月美人张氏进贵妃489

钦成朱皇后生二子五女490

陈皇后享年三十六490

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武氏进贤妃491

崇宁二年二月刘氏尊为太后491

王皇后葬永裕陵492

大观四年郑氏立为皇后492

崇宁三年九月王氏进封平昌郡君492

韦氏累迁修容493

韦渊封平乐郡王494

刘皇后由才人八迁至贵妃494

安妃刘氏享年三十三495

绍兴三十年八月追封郭氏为淑国夫人495

光宗绍熙五年十月夏皇后谥成恭495

宝庆三年正月杨皇后加尊号寿明496

庆元二年十月谢皇后加号惠慈496

庆元二年三月杨氏封平乐郡夫人497

庆元二年十月韩氏行册皇后礼497

荆王元俨宫中称为二十太保497

章献皇太后制朝事498

赵不璺于开禧三年迁宁远军承宣使498

吴王颢仕履499

赵頵改封高密郡王499

赵孝永大观三年追封广陵郡王500

凤翔尹荆州徐州牧赵似500

宣和元年赵杞进封景王500

宣和七年和王赵才式改定武军节度使501

政和三年赵榛授检校太保501

赵师撰彝《宝司撮要》501

流通官钱502

赵师?五尹临安502

失书广姚兴庙503

赵善俊仕履503

赵曾倓签书昭信军节度判官厅公事504

赵善俊易知泉州失载504

预借民二年后税504

赵彦倓升临安府台州通判505

溃卒谋据城外千秋观为乱505

赵彦棣任职失书506

折继宣责授右监门卫将军506

折可适败西夏兵于蒲桃山东507

折可适转战至马岭507

折可适积官至成州防御使507

李士绍是士彬从兄508

赵赞乾德六年任汾州路部署508

王凯为麟府路缘边都巡检使509

李继昌卒于天禧三年三月510

天禧三年秋七月曹璨改节度河阳510

鞋斜谷和牯胎川510

西州非西川511

太祖开宝三年征岭表511

宋太宗嘉奖崔彦进等512

李筠赠钱五十万于李?512

李仲容知密汝许三州513

刘烨请策免宰相时实为谏官兼胁职513

李昭遘为三门白波发运使514

苏易简以知制浩落职未几复为知制诰515

“军奔将无所归乱也”属饰说之词515

太平兴国四年赵光义征服河东516

康定元年枢密副使杜衍荐雷简夫516

王德用为武定节度使517

王德用改判定州兼三路都部署517

王德用乞不易阵图518

唐司徒裴度518

夏竦妻杨氏与弟杨倡疏其阴事519

夏竦加资政殿大学士519

景德元年丁氏谓兼郓齐濮安抚使519

陈尧叟端拱二年三月登进土第一名520

大明宫宫之正南门曰丹凤门520

不能妄删“对北”两字521

宋祁上疏论三冗三费521

陈执中复殿中丞当在通判抚州后522

陈执中仕履有误522

陈执中封英国公后判亳州523

庆历五年二月知潭州刘沆兼安抚使523

庆历元年十月冯伸己迁合使524

梁适改开封府推官524

蔡齐荐陆参范仲淹等524

蔡齐履历失书多处525

蔡延庆是蔡齐子525

宗正史薛浩526

陈彭年他日见向敏中526

录陈彭年子孙甥姪527

程琳兼河北安抚使在七月527

谅祚未兵围庆阳527

夏守恩为真定府定州略都部署529

韩琦范仲淹为经略副使529

西夏寇渭州时间530

右侍禁郭逵入保州城招安530

权知开封府吴有531

李淑撰《皇帝玉牒》《皇子籍》等531

程戡代还迁著作佐郎533

程戡迁都官外郎533

程戡迁刑部郎中534

程戡四迁给事中非是534

程戡除尚书礼部侍郎535

陈执中撰《复古要道》受章圣后赞535

庆历五年朝廷方用兵事边误536

辞连宰相昌夷简者误536

知并州郑戬寻改知郓州537

郑戬奏岁减三十余万537

得胜寨主姚贵杀监押崔绚叛538

夏守赞夏竦陈执中并以两府旧臣为陕西帅臣538

知陵州楚应机538

谓滕宗谅继王尧臣请之误539

招讨司以边兵四五十万约诸路入界540

田况上疏在出为陕西宣抚副使前误540

庆历四年四月田况上疏言事541

田况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充真定府定坝州路安抚使542

宜史馆苏绅防便宜八事542

蒙光月蒙顶蒙只乃一人543

苏绅阴疏王德用时未入翰林543

八月霜露暴至不见《五行志》和《仁宗纪》544

冯元与数门生诵说《孝经》545

崇政殿说书赵师民陈十五事545

柳植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545

尹洙任邵武军判官546

尹洙贬监郢州洒税546

尹洙贬通判濠州547

尹洙享年四十六547

元吴不敢深入关中者以沙州唃厮啰等族不附548

榷场博易青盐548

叶清臣著《升平举要》十篇549

龙图阁直学士叶洧臣549

开封府判官谢绛549

左正言杨察550

梁固以父遗荫赐同进士出身550

梁固未迁著作佐郎551

梁固大中祥符二年六月赐进土及第551

李士衡未尝为西川转运使552

郭劝但书官不记差遣盖疏略552

宝元元年王鬷为参知政事552

徒淮南转运使段少连为陕西转运使553

州将恝置553

杨偕进献《龙虎八阵图》554

段少连知泾州命未至而卒554

枢密副使范仲淹荐许元555

许元擢江淮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判官556

张亢非张元556

河东转运副使文彦博奏罢之557

建新麟州于岚州合河津黄河东岸裴家山558

内御岢岚保德火山及岚石府州沿河一带558

徐的计得钱一百万缗559

诏与知州部署钤辖等议559

不应云徐的再宿会蛮酋出降事560

带近职者560

判大理寺杜曾雷泽人561

小吏敢诈为文符姚仲孙何悉心之有561

监察御史章频受诏鞫邛州牙校讼盐井事562

李宥自吴徒营丘562

吏欲以计中李京562

天策先锋563

张盅之落职知号州前未除户部副使563

郑戬揭发滕宗谅前在泾州枉费公用钱564

范祥未知庆州564

使富人输三之一565

秘书丞田京565

钱惟演贬判河南府566

殿中侍御史庞籍上言566

自朝官至员外郎郎中少卿监567

刘湜奏言当在为殿后前567

杨亿从弟杨伟568

左正言知制浩张师德568

真宗东巡毫州升集庆军569

李迪请罢莱芜冶赋而迁右司谏569

张景高弁赞李迪有辅材569

仁宗为皇太子时李迪除太子少传570

李迪知海州非青州570

杜衍加龙图阁直学士571

范仲淹欲以兵自从杜衍不果争571

晏殊擢欧阳修为谏官572

庞籍又更四阵法572

孙抗言章得象当是韩琦等去后572

吕夷简使临湟573

吕夷简再调盐城监573

失书检校太师574

吕夷简以城洛阳为子囊城郢之计误574

仁宗书“怀忠碑”赐吕夷简575

吕夷简被仁宗延和殿召见事在庆历三年三月575

富弼加礼侍不受事迹颠倒576

两地臣僚576

包拯知端州禁取端砚以遗枚贵577

范仲淹论十事之次序577

郭承祐被谏官御史论列罢宣徽使578

钱晦言天子大朝会579

杨怀敏不应十一月又妄言宗真死579

张方平籍贯睢阳580

张方平假起居舍人知制浩使契丹580

张方平仕历多脱误581

张方平为奏免横斌四十万贯匹582

张方平还端明龙图二职582

张方平罢参知政事原因583

赵概加直集贤院知滁州583

欧阳修为镇南掌书记枚武成节判583

欧阳修劝帝延问执政584

秘书丞知谏院蔡襄584

主素赐进士出身后朱官至屯田员外郎585

王素宦历有疏误585

治平初西夏入侵平凉586

王素赈济汉中饥民586

王素为其定府路安抚使587

宣州司理参军亲靖为将作监丞587

余靖因母忧未赴知英州任上588

余靖级劾出知吉州588

余靖居韶州589

余靖曼尚书左丞589

彭思永仕历590

彭思永独奏不确590

彭思永为都官员外郎591

彭思永以天章阁待制充陕西都转运使592

神宗践祚彭恩永召为御史中丞592

刘述为屯田员外郎593

周美筑堡虞儿594

吴中复知潭州594

左武卫大将军石普卒595

石普两平蜀“盗”大小数百战595

天禧三年六月李允则知镇州595

禁兵番号曰制胜596

斩黄德和后赠刘平等官始撤兵盖甚疎略596

王圭退而西夏留军大掠三日597

景泰换武秩乃在知宁州后598

教练使张岊598

深栢坞599

郭谘千步方田法沮罢原因599

康德舆知代州600

蔡抗充颍川郡王院伴读600

蔡抗除起居舍人600

秦州质院质诸羌数百十人601

邓洵武卒于宣和三年601

王陶以枢密直学士出知东州602

蹇周辅享年七十六602

王陶履历舛误603

傅求登进士第释褐以大理评事知仙源县603

傅求仕履多失载604

傅求请大泉当三604

傅求献策请变法605

傅求迁谏议大夫606

傅求遣裨将单骑走苏恩606

沈括更造浑天仪607

傅求迁枢密直学士定州略都总管607

吕夏卿出守而卒在神宗朝608

膝元发察惰吏缮甲兵608

民“王颍”非“王颖”609

熙宁二年王安石始变法609

是岁八月滕元发议上下番事610

滕元发遗訾虎萧士元护迁610

张掞罢里正弗用611

李师中履历611

张掞以天平节度推官知掖县612

请兴筑宥州废垒612

内殿承制种世衡613

种世衡为文越境祭野利兄弟非事实613

范百禄提点淮南东路刑狱知唐州614

范百禄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614

范百禄复为翰林学士兼侍读615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熙宁二年五月奏上615

苏颂出举进士两次616

苏颂迁大理寺丞617

苏颂著述617

王存同判太常礼院618

赵瞻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夏县618

英宗遣内侍王昭明四人使陕西619

赵瞻奉使契丹619

吴居厚再除户部尚书620

吴居厚任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620

吴居厚享年七十七621

吴居厚仕履621

宗泽薨日622

张慤籍贯622

崇宁二年二月河决内黄不实623

招抚使张所623

“盗贼”马皋、林聚624

南霸塘非南霸桥624

曹成以众十万余守蓬岭625

王贵自彬、桂阳监招降者625

岳飞平李宗亮、张式在绍兴三年626

脱漏潮州627

岳飞履历有误628

金副统军粘罕索创伤而死629

进封鄂国公629

河东山寨韦诠630

将官李觐630

嘉泰四年追封岳飞为鄂王631

岳云是岳飞长子非养子631

嘉泰四年岳珂进呈《吁天辩诬集》等632

刘錡卒于绍兴三十二年二月丁未632

吴阶卒于绍兴九年六月己巳633

郭浩卒于绍兴十五年十一月丙辰633

杨政卒于绍兴二十七年二月庚子633

王德卒于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庚辰634

壬彦卒于绍兴九年十月丙寅634

杨再兴卒于绍兴十年七月634

牛皋卒于绍兴十七年三月丁卯635

张俊卒于绍兴二十四年七月癸丑635

刘光世卒于绍兴十二年十一月辛丑636

解元卒于绍兴十二年十一月乙未636

张宗颜卒于绍兴九年八月636

王渊卒于建炎三年夏四月637

知延安府王庶为龙图阁待制节制陕西六路军马637

曲端之死因638

靖康初吕祉上封事638

吕祉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639

绍兴三年吕社除徽猷阁充参议官639

吕祉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640

绍兴四年六月吕祉等上《东南防守利便》640

张浚两次荐朱倬641

朱倬辟秦祸食祠官之禄十余年641

朱倬仕历642

朱倬提拔后进642

朱弁借右武大夫643

董孝祥等问行归报宋高宗643

朱弁转官643

张邵被金拘之燕山园福寺644

建炎二年三月诏求直言644

张邵奉使645

张邵被徙中京645

洪适改左宣教郎646

洪适提举浙西常平茶盐646

洪适兼权礼部尚书646

金同签书宣徽院事高副先647

洪适九子647

洪遵加资政殿大学士647

秦桧薨于绍兴二十五年十月648

李邴济州钜野县人648

高宗即位李邴复右文殿修撰649

李邴拜尚中左丞649

李邴引赦复端明殿学士649

李邴编类《平江勤王及奏请本末》650

崇宁二年张守登进士第650

绍兴二十年二月常同卒于海盐县651

宣教郎常同651

富直柔诏授校书郎651

张致远绍兴二年十二月主管台州崇道观652

权吏部侍郎张致远652

宝谟阁待制张致远653

绍兴二年秦桧荐陈渊充枢密院计议官653

陈渊监潭州南岳庙653

魏矼以引嫌移建州654

魏矼卒于衢州654

潘良贵为左正言655

秘书少监潘良贵守起居郎655

吕本中二次直秘阁主管崇道观656

吕木中卒于绍兴十五年七月甲寅656

向子諲贯里656

提举淮西香盐公事范冲657

两浙转运使向子諲657

陈规卒于绍兴十一年正月658

绍兴二十二年三月庚戌向子諲卒于临江军658

九庙神主由亲事官李宝负之以行659

季陵卒于绍兴五年九月甲戌659

卢知原以旧职提举江州太平观660

卢法原卒于绍兴五年二月660

陈桷仕历失载多处660

绍兴十七年十月陈桷奉祠661

绍兴二十四年六月丙午陈桷卒于广州661

宣和末李璆罢中书舍人662

李璆卒于绍兴二十一年五月戊申662

王衣两任集英殿修撰662

陕西京东淮南诸路令坚壁清野663

卫肤敏未拜礼部侍郎而卒663

绍兴二年正月辛亥刘珏卒子梧州664

丁进李胜合兵为盗光蕲寿三州间664

秘书省著作郎沈晦665

胡舜陟绍兴十三年六月癸丑死于静江狱665

胡舜陟充淮西训练使665

沈晦知舒州666

沈晦卒于绍兴十九年六月壬戌666

刘一止落职与宫观因坐秦桧党666

刘一止直显谟阁知常州667

刘一止落职祠七年后复职致仕667

刘宁止为左司谏668

建炎三年六月刘宁止直龙图阁668

刘一止卒年八十二668

刘宁止卒于绍兴十四年三月丙申669

胡交修除集英殿修撰669

知台州胡交修669

綦崇礼为政和八年进士出身670

《神宗实录》有朱墨本670

綦崇礼卒于绍兴十二年九月丙申671

章谊于崇宁五年登进土第671

章谊卒子绍兴八年七月壬戌672

章谊奉使浙东672

章谊迁尚书兵部侍郎672

建炎三年七月韩肖胄迁左司673

韩肖胄卒于绍兴二十年八月甲子673

陈公辅政和二年登进士第673

建炎元年陈公辅为吏部员外郎674

陈公辅卒于绍兴十二年十月癸亥674

张?卒于绍兴八年六月后674

胡松年籍贯675

胡松年卒于绍兴十六年十月甲寅675

曹勋提举万寿观675

李植非李稹676

李植籍贯676

李祯知镇江在隆兴元年八月677

明州观察使韩公裔677

何铸卒于绍兴十七年十一月乙亥678

何铸主管台州崇道观678

王次翁历城县人679

兵部员外郎王次翁679

王次翁提举临安府洞霄宫679

左大中大夫范同卒于绍兴十八年闰八月壬戌680

杨愿籍贯山阳680

杨愿为越州观察推官681

杨愿授修职郎仍学録681

绍兴元年十一月杨愿迁计议官681

杨愿卒于绍兴二十二年十一月戊午682

楼炤为兵部员外郎682

楼炤为右司员外郎682

楼炤卒于绍兴三十年三月癸未683

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勾龙如渊卒于绍兴二十四年七月683

薛弼栘病请致仕683

薛弼卒于绍兴二十年十二月684

薛弼知广州684

罗汝檝卒于绍兴二十八年六月癸丑685

萧振权工部侍郎兼侍讲685

萧振卒于绍兴二十七年六月戊戌685

益王府教授张阐686

张阐未任职衙州通判686

绍兴三十二年张阐进宗正少卿686

靖康元年张焘迁秘书省正字687

张阐居家逾月而病687

建炎初张焘起通判常州688

绍兴二年张焘迁司封员外郎688

张焘转左中大夫689

张焘除吏部尚书侍读如故689

失书建炎绍兴年号689

李弥逊著杂文六卷690

李弥大是李弥逊之兄690

绍兴二年叶顒登进士第691

叶义问建炎二年登进士第691

李弥大崇宁二年登进士第691

金向南宋索岁币三十万692

魏杞任相原因693

周葵擢进士甲科调广德军司刑曹事694

周葵未任殿中侍御史694

周葵知婺州加敷文阁待制695

误置周葵答语695

钱端礼虞允文执政696

枢密王纶荐施师点馆职未上696

施师点著《讲筵故事》等697

秦熺果中前列非是697

萧燧改左宣教郎698

萧燧仕履缺误698

萧燧权知枢密院事699

孝宗御书《二十八将传论》699

淳熙九年正月萧燧以龙图阁待制兼枢密都承旨699

程大昌另著述《书谱》《文集》等700

绍熙元年程大昌加宝文阁直学士700

范成大兼实录院检讨官时论二浙丁钱701

隆兴二年十二月范成大迁秘书正字701

范成大为平江府吴县人702

赵师?漕淮东702

淳熙元年范成大知成都府703

张说命寝703

范成大除权礼部尚书704

范成大赈饥民苗额十七万斛704

范成大仕履705

范成大著述甚富705

陈良翰登进士第后以左迪功郎主会稽县簿705

陈良翰除左正言706

陈良翰权太常少卿侍立官给事中706

陈良翰提举兴国宫707

节度使成闵冒请真俸707

李焘除兵部员外郎兼礼部员外郎708

绍兴五年李焘著《反正议》十四篇708

乾道六年四月首命秘书少监李焘兼实录院检讨官708

乾道七年十一月李屋赐制科出身709

淳熙三年三月李焘除权礼部侍郎赐金紫710

总赋吕游问710

李焘擢秘书监权同修国史权实录院同修撰710

淳熙三年冬李焘论两学释奠711

李焘父子同典史事在淳熙四年七月711

李垕降一官罢著作郎奉祠归蜀712

鼎澧辰沅靖五州置营田刀弩手712

淳熙十年李焘上《长编》712

淳熙十年李焘同修国史713

倏条上古今日食是月者二十四713

李焘着述714

李?《宋史》无传715

尤袤享年六十八716

分宜县负郡债十万缗718

谢谔迁太学博士719

谢谔著述至多719

绍兴二十一年周必大第进士720

留正绍兴三十年登进士第720

步帅王仲720

赵汝愚除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721

赵汝愚卒日721

赵崇宪直宝谟阁主管明道宫722

淳熙二年罗点第进士722

詹体仁为湖州归安丞723

詹体仁除左曹郎湖广总领奏言速讨逃卒723

思陵724

詹体仁徙屋苕霄724

郑丙移知绍兴府725

靖康初梁汝嘉知常州武进县726

“乾道元年”以下有甚长脱文726

梁汝嘉兼江淮荆浙闽广经制使727

梁汝嘉兼浙东沿海制置使727

梁汝嘉卒于绍兴二十四年十月728

陆游荫补未必在年十二728

绍兴二十八年陆游任宁德主簿729

陆游为大理司直729

隆兴元年陆游通判镇江府729

陆游奉祠与赈民事无涉730

陆游除礼部郎中在光宗即位前731

诏陆游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731

陆游得年八十六又一说732

绍兴十五年史浩登进土第733

陈谦为孝宗陈中兴五事733

徐谊忧愤呕泄卧734

陈谦迁提刑平辰州猺蒲阙口734

陈谦在成都府路提点刑狱任上多政绩734

刘光祖迁秘书郎谏议大夫735

刘光祖撰《涪陵县学记》735

刘光祖改荆襄制置使736

刘光祖着述736

李壁二次除正字737

越五年李壁除端明殿学土知遂宁府737

李壁著述738

淳熙十四年宇文绍节登进士第738

王大猷奏补将仕郎起家右迪功郎739

汪大猷未赴知昆山县739

汪大猷迁大宗丞充参议官740

汪大猷暂权给事中740

蕃商与华人斗非所伤听赎741

不载汪大酞致仕不合书法741

汪大猷转左朝议大夫左中奉大夫741

汪大酞著述742

李祥为郎仓部检详枢密院诸房文字742

稼轩无从蔡伯坚受学之事743

稼轩与耿京之纠众起兵事在金主亮南侵之时744

执缚张安国745

稼轩添差通判建康府746

乾道元年稼轩奏进《美芹十论》747

误将《美芹十论》时事并为一谈748

盗连起湖湘辛弃疾悉讨平之非是749

绍熙三年春辛弃疾赴福建提点刑狱任750

王蔺劾辛弃疾时在淳熙八年750

辛弃疾迁太府卿非迁大理少卿751

庆元四年辛弃疾复职名751

辛弃疾试兵部侍郎两次上章辞免方遂所请752

辛弃疾坐缪举降官和因遭论而与宫观乃两回事752

吴交如当不至死无棺敛753

吏部郎中刘爚请节内外冗费以收楮币754

嘉泰二年洪咨夔第进士754

陈居仁以荫起家右迪功郎铅山尉755

陈居仁仕宦多误述755

陈居仁使还转中大夫除起居郎756

嘉定十年刘汉弼第进士756

端平二年吕沆第进士757

枢密参政汪勃757

二劾皆寝758

郡丞郑准758

嘱郡丞郑准返之758

杜果嘉熙二年擢军器监759

诏以杜果安抚兼庐州推759

权刑部尚书后杜呆累疏请老759

陈咸削发于后璈760

杜果卒后进龙图阁学士760

嘉定十年郑清之第进士761

嘉定十六年董槐第进土761

绍兴三十年曾三复登进土第762

嘉定元年黄畴若迁殿中侍御史762

黄畴若议节省事763

拘桩韩饨胄万亩庄等763

黄畴若为民代输布估钱763

黄畴若撰《讲学》十卷764

淳祐七年汪立信登进士第764

冷应澂绍定二年登进士第765

嘉定元年范钟登进士第765

嘉定十六年游似登进士第766

绍定二年程元凤登进士第766

郑性之名字767

郑性之履历767

郑性之宝祐三年六月卒768

嘉定元年李鸣复登进士第769

别之杰中进土第时间误769

淮西告警770

陈?改淮西制置司干办公事770

陈?仕履失载770

淮西帅曾试中771

陈?除直宝谟阁等职771

陈?进江西安抚使772

陈?躬往邵武山772

破潭飞磜772

陈?仕履舛误773

淳祐元年六月陈?加徽猷阁学土773

淳祐五年陈?除兵部尚书773

陈?凡七上章辞观文殿学土等职774

陈?享年八十二775

嘉定十三年王野登进士第775

嘉定元年吴泳登进士第775

徐鹿卿被劾主管云台观776

学租多在溪洞776

景定五年谢枋得忤贾似道777

右太中大夫邵晔777

龙图阁学士张逸778

张逸权知开封府778

吴遵路迁开封府推官779

吴遵路出知崇州非常州779

程颢直言触独冲宗而知扶沟县779

程颢责监汝州酒税780

治平熙宁间大臣荐程颐780

程颐赴阙除宣德郎秘书省校书郎781

邵令进时迁衡漳781

邵雍学术渊源782

朱松绍兴八年三月迁著作佐郎782

张栻召为吏部员外郎783

张栻特转承事郎进直宝文阁783

朱松祠满再任命下而卒783

张栻受小人攻击而去职784

镇江节度推官阮逸785

陈旸撰《乐书》二百卷785

陈祥道字祐之786

建炎二年喻樗登进士第786

程大昌二次选为恭王府赞读787

程大昌二徙江东运副787

程大昌兼崇政院说书788

破坑桐塘二堰捍江护田民居地四千顷788

程大昌兼权中书舍人788

林光朝历著作郎兼礼部郎官789

淳熙改元林光朝易使广东789

林光朝不奉诏改授权工部侍郎790

林光朝未任袁州司户参军790

龚茂良未荐陈傅良改太学录790

陈傅良奉祠三年后察宫交疏791

陈傅良兼中书舍人791

杨泰之两易什邡792

杨泰之著《克斋集》等三百五卷792

蔡幼学除大学录未行792

王绘年老不愿行793

胡安国提举临安府洞霄宫793

误记陈亮第一次下狱794

程迥势不得“授经学”于喻樗795

真德秀差充御试编排官795

理宗即位真德秀除中书舍人兼侍读796

真德秀坐魏了翁事落职796

真德秀除权户部尚书797

淳熙十一年徐得之登进士第797

李心传累举不第闭户著书797

李心传赐同进士出身798

李心传任四川制置副使司参议官799

李心传重川蜀而不薄东南之士800

嘉熙四年七月李心传上《论致旱之由在政事多失疏》800

样舸蛮酋龙汉?入贡801

淳化中苏易简任参知政事802

钱熙撰《刑措论》802

真宗待黄夷简优厚803

光禄寺主簿苏舜钦上疏803

《东溪集》二十卷804

黄鉴字仲卿804

杨蟠籍贯建安805

嘉祐元年三月苏洵与二子轼辙至开封805

《苏洵传》较欧阳修等所记多出赐银求官一节806

苏洵著《嘉?谥法》《皇祐谥录》807

章望之文集808

李清照母是王珪女非王拱辰孙女808

崇宁元年刘诜为讲议司检讨官809

刘?栘知真定府在收复燕山推赏后810

户部侍郎叶梦得为翰林学士810

陈瓘等窃刘?尸瘗于蔬圃811

枢密使韩政811

宣和三年曾悟登进士第812

朱庭杰事迹812

林冲之诏赠中奉大夫812

林震崇宁二年岂进士第813

大书九篆字《宋匝者东阳滕茂实墓》813

魏行可赠右朝奉郎814

魏行可籍贯瓯宁814

绍兴三十一年范旺立祠赐号814

马俊绍兴三年赠官四年立祠815

范致虚提举中太一宫兼侍读815

宿州司户参军权司法潘偊816

韩世忠以刘晏一百为疑兵于浦山之阳816

咸淳四年陈文龙为状元817

嘉定元年蹇彝登进士第817

向子湮命孟彦卿赵民彦领兵征讨叛卒817

台宫李可818

德祐元年五月张珏加检校少保四川制置副使知重庆府818

昝万寿以嘉定及三龟九顶紫云城降元819

靖康元年十月金人陷真定819

林空斋与林同为一人820

曾孝序与蔡京议事820

曾孝序谥威820

大观三年孙逢登进土等821

王子清犯围澚821

高应松任参知政事821

文天祥开府南剑林琦佐其幕822

嘉定四年省元周端朝823

郭义重823

张峣为“南山三友”之一823

保庆皇太后崩前杨景宗出为兖州部署824

徐复以学《易》为事凡数年824

汝州部署杨景宗求为郡825

权御史中丞贾昌朝825

李昭亮从轻骑数十人入保州不确826

欧阳修捕冯博文入狱826

郑兴裔曾祖郑绅太827

乾道十三年郑兴裔未知扬州827

绍熙二年郑兴裔召领内祠828

止印日内藏库有创新828

内侍副都知王守忠828

曾布亨年七十三829

嘉泰二年十二月韩侂胄拜太师829

陈洪进卒于太宗雍熙三年829

误武卒之年为建卒之年830

使者时赞830

吕端吕祐之官衔831

王著吕文仲官衔831

高丽遣使金昱831

遣韩彦恭使宋832

误“盐州”作“阎州”832

王治卒侄诵立832

吏部侍郎朱仁绍833

王诵从第询立833

王徽为诵之子833

遣金良鉴使宋时间833

高丽遣使崔思谅834

王运卒子昱立834

高丽都纲徐德荣诣明州834

高丽国境835

交州进奉使杜惟庆835

?河836

向通汉兄子光泽836

伪宰相区丕续836

1994《《宋史》考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顾吉辰著 1994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