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列传 明朝典制》求取 ⇩

目录1

前言1

卷一 皇帝制度1

一、皇权的加强与皇位的继承1

(一)皇权的加强1

(二)皇位的继承4

二、皇子、公主的册封21

(一)诸皇子的分封21

(二)诸王权力的削夺与藩禁29

(三)宗室人口的繁衍、宗禄与祸乱34

(四)公主的册封与下嫁40

三、后宫之制42

(一)太皇太后、皇太后与皇后43

(二)妃嫔44

(三)宫官女职之制45

四、宫室之制47

(一)两京制的形成与确立47

(二)两京宫室的规制与营建49

(三)陵寝54

(四)宝玺与宝、印57

五、侍奉衙门62

(一)宗人府62

(二)詹事府65

(三)宦官机构67

卷二 礼仪制度77

一、朝会之制78

(一)即位礼仪78

(二)大朝与常朝80

(三)册封、册立礼仪84

二、舆服之制91

(一)五辂辇舆与舆车91

(二)伞盖鞍辔之制99

三、仪卫之制106

(一)皇帝仪卫107

(二)皇后仪卫110

(三)皇太子、亲王仪卫110

(四)百官仪卫112

四、朝觐与相见之制112

(一)朝觐、引见与陛辞112

(二)品官相见礼113

(三)庶人相见礼114

五、祭祀之典115

(一)神位、祭器与祭品115

(二)祭祀类别与祭期117

(三)习仪与斋戒119

(一)帝王丧礼120

六、丧葬之制120

(二)品官丧礼121

(三)士庶丧礼121

卷三 中央行政官制122

一、从中书省到内阁122

(一)中书省的建立122

(二)中书省的废除与内阁的创立126

二、内阁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38

(一)内阁制度的建立138

(二)内阁制度的发展141

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179

(一)六部的形成179

(二)六部的设置与职权180

(三)吏户兵三部的地位与作用191

(三)冕服之制199

四、京卿202

(一)京卿的设置与职权202

(二)通政使司212

五、翰林院及钦天监、太医院、行人司217

(一)翰林院218

(二)钦天监223

(三)太医院226

(四)行人司229

(一)国学232

一、学校教育232

卷四、学校、科举和铨选制度232

(二)府、州、县学与宗学、社学、武学235

二、科举之制237

(一)科举之制的承袭与确立238

(二)科举之制的改革241

(三)武举的建立与实施244

(四)科举之制的特点与弊端246

三、铨选制度254

(一)官吏的铨选254

(二)铨选的类别与形式256

(三)官吏回避之制258

(四)官吏的考核与奖惩261

(五)铨选制度的特点与弊端262

卷五 监察制度268

一、从御史台到都察院268

(一)御史台的废除与都察院的建立268

(二)都察院的设置与职权269

(三)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与职权274

(四)都察院系统各监察机关之关系275

二、六科给事中277

(一)六科给事中的设立与职掌277

(二)六科给事中与监察御史职权之异同282

(一)职官监察283

三、监察制度的内容与形式283

(二)行政监察288

(三)司法监察290

四、监察制度的作用与局限292

(一)监察制度的作用292

(二)监察制度的局限性298

卷六 刑法制度306

一、刑律的制定306

(一)《大明律令》与《大明律诰》306

(二)《问刑条例》312

(三)《会典》313

(一)司法机构与司法权限314

二、司法权与司法程序314

(二)审判程序与形式316

(三)提问审判与处决320

三、锦衣卫、东西厂322

(一)廷杖322

(二)锦衣卫与镇抚司324

(三)东厂、西厂、内行厂329

(四)厂卫权势之低昂333

卷七 户籍、赋税、徭役与工商制度335

一、户籍、黄册与鱼鳞图册335

(一)户籍与黄册335

(二)鱼鳞图册338

(一)官民田赋税率341

二、赋税制度341

(二)赋税的本色与折色343

三、徭役制度345

(一)均工夫346

(二)里甲与均徭346

(三)驿递、民壮与马役351

四、一条鞭法356

(一)中叶以后的赋役改革356

(二)一条鞭法的内容与其特点361

五、官手工业与匠役制度365

(一)官手工业365

(二)匠役366

六、盐法、茶法、商税与商役368

(一)盐法368

(二)茶法370

(三)商税373

(四)商役378

卷八 军事制度383

一、五军都督府383

(一)行枢密院与五军都督府的建立383

(二)五军都督府的职权385

(三)五军都督府的地位388

(一)京营的建立与加强391

二、京营391

(二)十团营394

(三)十二团营与东西两官厅395

(四)三大营的恢复与军力的衰败397

三、卫所与都(行)指挥使司405

(一)卫所405

(二)都(行)指挥使司407

(三)卫所、都(行)指挥使司的废弛409

四、军与兵411

(一)军与兵的异同411

(二)军源与军费412

(三)军士的训练与调遣418

(四)军功与军纪422

(五)军器429

(六)军士的逃亡与勾军、清军432

五、马政与驿传438

(一)马政438

(二)驿传443

卷九 督抚制度448

一、巡抚之制448

(一)巡抚之名的缘起与定制448

(二)巡抚的职权451

(三)巡抚与巡按之异同455

(一)总督的设置与总督制度的建立457

二、总督457

(二)总督的职权462

三、督抚制度的地位作用与局限466

(一)督抚制度的作用466

(二)督抚制度的局限468

卷十 地方官制472

一、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472

(一)都指挥使司472

(二)承宣布政使司472

(三)提刑按察使司475

(四)诸道的设置与性质475

(五)都、布、按三司的关系与地位变化477

二、府州县478

(一)府478

(二)州481

(三)县482

(四)土府、土州、土县482

三、乡里组织484

(一)乡里组织的建立和设置484

(二)职掌485

附:明朝皇帝、后妃与子女487

后记503

1996《明帝列传 明朝典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德信著 1996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