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论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年》

目录1

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苏秉琦1

论渭河上游史前文化 谢端琚12

略谈裴李岗文化的埋葬制度 郑乃武29

渭河流域前仰韶文化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关系 吴加安40

略论仰韶文化彩陶的起源 吴耀利49

新开流墓地试析 朱延平56

山东史前考古的几个新课题 高广仁63

海岱文化刍议——关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的研究 韩榕72

良渚文化石器的考察 佟柱臣83

中原龙山文化葬制研究 高炜90

中国史前玉器类型初析 任式楠106

海岱系古玉略说 邵望平131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骨制生产工具 王仁湘142

不同文化之间特征品交叉现象释例 刘观民162

宁夏海原菜园村新石器时代墓地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与体质类型 韩康信170

探索夏文化三十年 赵芝荃182

二里头遗址与我国早期青铜文明 郑光190

夏商周时期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西北部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及其相互关系 王巍196

关于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的分期问题 杨锡璋224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早期阶段——商代、西周都城形态的考察 卢连成231

南邠碾子坡先周墓葬和西周墓葬——周人早期葬俗探讨之一 胡谦盈243

朱开沟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乌恩256

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商周时期至汉代居民的人种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潘其风267

试论甲骨刻辞中的“卜”及其相关问题 郭振录279

论殷墟卜辞中的“上示”与“下示”——兼论相关的集合庙主 曹定云289

天黾铜器群初探 曹淑琴殷玮璋298

略说殷周时代的异类同铭铜器 王世民311

西周金文中的大封小封和赐田里 刘雨315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张亚初323

《曾伯?簠》铭中的“金道锡行”及相关问题 陈公柔331

战国青铜矛 李健民339

临猗程村M1065号车马坑中车的结构实测与仿制 张岱海张彦煌349

汉宣帝杜陵陵寝建筑制度研究 刘庆柱李毓芳361

汉代南方牛耕和火耕水耨 黄展岳371

略论汉代的玉壁 卢兆荫379

于阗汉佉二体钱的年代 孟凡人390

新疆发现的竖穴洞室墓 陈戈401

中国古代玻璃与日本吉野里的玻璃管饰 安家瑶415

曹魏邺城的平面复原研究 徐光冀422

南北朝墓的壁画和拼镶砖画 杨泓429

隋唐洛阳城近年考古新收获 王岩438

隋唐宋明扬州城的复原与研究 蒋忠义445

我国古墓葬中发现的孝悌图象 段鹏琦463

8—14世纪中国古外销陶瓷 李德金474

灵武窑西夏瓷的装饰艺术 马文宽曹国鉴481

元大都御史台址考 徐苹芳490

现代自然科学技术与考古学 仇士华蔡莲珍495

1993《中国考古学论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1993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